(共36张PPT)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目录
学习目标
01
课前预习
02
易错点拨
03
实验探究
04
素养提升
06
课堂演练
05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活动建议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作用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
课前预习
1. 血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离体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静置会分层,图1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③是____________,中间的一薄层白色物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知识点1 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细胞
①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如图2所示,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血浆的90%是____,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____________,细胞排出的____________,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相关的____________。
3. 血细胞包括图3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水
营养成分
代谢废物
血浆蛋白
①
血小板
②
红细胞
③
白细胞
4.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
5.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红细胞呈___________________。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____________,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___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如果检验出红细胞偏少或血红蛋白偏低时可判定此人患有____________。
知识点2 血液的作用
运载血细胞
代谢废物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盘状
血红蛋白
结合
分离
运输氧
贫血
6.白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比红细胞________,但数量少。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它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有了____________。
7.血小板是最_________的血细胞,没有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血液不仅具有___________作用,而且还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
细胞核
大
包围
吞噬
炎症
小
细胞核
不规则
加速凝血
止血
运输
防御
保护
易错点拨
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病菌消失后其数量会恢复正常水平。
易错点1 白细胞增多是身体防御的一种表现白
【例1】小王同学发烧到医院检查,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过高,医生会告诉他( )
A. 你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 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一些消炎药
C. 你血糖低,要喝点葡萄糖水
D. 你贫血了,应该多吃些含铁的食物
B
解析:营养不良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取不充足,与白细胞数目无关,选项A错误;当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选项B正确;血糖低是指血液中的糖分低,与白细胞数目无关,选项C错误;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数目会减少,白细胞数目没有变化,选项D错误。
贫血一般是指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不是说血量少于正常值。一般贫血都是因为缺铁或缺蛋白质造成的,可以通过多吃木耳、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和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治疗。少血指的是我们的循环血量中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身体出现失血造成的。
易错点2 贫血与少血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例2】很多人认为贫血一般多见于女性及中老年人群。其实,青少年也是贫血人群中的一大部分,只是由于贫血症状比较隐蔽,多表现为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的原因是( )
A. 血量减少
B. 血细胞数目过少
C. 血小板减少
D. 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D
解析:贫血不是血量少,选项A错误;血细胞不等同于红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选项B错误。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是伤口不容易止血和凝血,选项C错误;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选项D正确。
实验探究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材料】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将人血的____________涂片,放在____________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永久
低
(2)对照教材P52图“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一个视野中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_,个体最大、有细胞核并被染成深色的是____________,形状不规则的是____________,在显微镜视野看不到的是____________。
形态
数量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100
更小
【例】右图是李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根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李明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____________倍。若想
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李明同学应选择放
大倍数____________(填“更大”或
“更小”)的镜头。
(2)李明同学逆时针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徐徐上升至视野内出现物像。
(3)图中②是______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图中①是____________,当某人血液中①数量明显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时,说明他可能有炎症。
粗准焦螺旋
红细胞
白细胞
增多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血液成分中,能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气的是( )
①血浆 ②红细胞 ③白细胞 ④血小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知识点1 血液的组成
A
2. 下列哪项不是血浆的组成成分 ( )
A. 水
B. 蛋白质
C. 无机盐
D. 血细胞
D
3. 如下图所示,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D
B
B
4. 亲子鉴定常通过血液提取DNA,血液中的DNA主要来自( )
A. 血浆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血小板
5. 右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含有血红蛋白,呈红色,有细胞核
B. ②数量最少,个体最大,有细胞核
C. ③形状不规则,过多则出血不易凝血
D. 若要将③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则需要
转动转换器
6. 以下不属于血浆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运输代谢废物
B. 运输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C. 运载各种血细胞
D. 与氧结合,运输氧
知识点2 血液的作用
D
7. 血细胞中被喻为“勤劳的搬运工”“忙碌的修补匠”“英勇的战士”的依次是( )
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 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
C. 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D. 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C
8. 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的血细胞是
(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9. 下列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 红细胞能运输氧
C. 白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形成 D. 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B
D
10.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是鉴定贫血的唯一标准
B. 血红蛋白与氧既容易结合又容易分离
C.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力强且容易分离
D. 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力强且不易分离
B
二、非选择题
11. (读图理解)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血液是由[①]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组成,其中②③合称为____________。
(2)图乙中,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如果一个人血液中④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_________________。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⑤
白细胞
血流不止
(3)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__,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________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4)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患____________症。
结合
分离
运输氧
贫血
12. (资料分析)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家住汉口的胡女士一人独居,生活也比较节俭。为了省钱,她总是一次做两天的饭菜,比较少吃肉类。近几个月来,胡女士总是感觉浑身没劲。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胡女士患上了贫血的疾病。
资料二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资料三 2021年8月29日,某地人民医院接待了一位不断咳嗽,低烧有痰的患者,经抽血化验,在显微镜下其血细胞分布如下图,医生判断其患有支气管炎。
(1)资料一中,胡女士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_,其病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________________的量过少。医生建议胡女士平时饮食应多吃含______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2)根据资料二,身体有炎症时,体内数目明显增多的是____________,其功能是当病菌侵入人体时,它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____________。
贫血
血红蛋白
铁和蛋白质
白细胞
吞噬
(3)资料三中,患者的血液中数量比正常人偏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填序号),这种细胞与其他两种细胞相比,体积____________,有细胞核;图中①的数量最多,其生理意义是有____________的作用;图中④是____________,其功能是止血和凝血。
(4)除血细胞外,血液中的另一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
②
最大
运输氧
血小板
③
血浆
素养提升
离体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血液凝固是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血管内循环流动的血液不会凝固,这是因为血管内膜光滑完整,血流速度较快,而不存在凝血因子与血管壁接触而激活凝血系统的条件,血小板也不容易在血管壁黏附和凝集。血液中还存在一些生
理性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肝素等。
当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流出血管时,就会凝固成块。这是因为血浆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首先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又把凝血酶原催化为凝血酶,最后导致血浆中原有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了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成后,可以网住血细胞,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后,凝血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做血清。
问:血浆和血清的成分有什么区别呢?
示范答案: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网住血细胞形成凝血块,所以周围析出的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