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4节电磁波谱
挑战学霸
一、单选题
1. 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气(H2O)、二氧化碳(CO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
A.2.5~3.5um B.4~4.5um C.5~7um D.8~13um
2. 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其透视方向是由光的强度决定.当室外比室内明亮时,单向透视玻璃与普通镜子相似,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物,但室内可以看清室外的景物.而当室外比室内昏暗时,室外可看到室内的景物,且室内也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其清晰程度取决于室外照度的强弱.根据以上信息和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反射玻璃可以有效的阻止过强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B.热反射玻璃应该具有保温隔热作用
C.热反射玻璃和普通玻璃一样,能有效的减弱噪声
D.热反射玻璃的单向透视性不遵从光路可逆性
3.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4. 下列关于磁场、电场及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赫兹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C.不同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的波长。
D.普朗克认为光本身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上的油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B.紫外线可杀菌消毒是因为它有较强的热效应
C.红光和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红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
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
6. 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广播
B.红外线探测器能探测出物体的红外辐射
C.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健康有益
D.因为射线穿透能力不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
7. 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c=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快 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8. 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 )
A.白炽灯 B.移动电话 C.雷达 D.无线电广播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
B.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得出了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
C.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
D.电磁波谱按照波长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1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刻,该波传播到x轴上的质点B处,质点A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在t=0.3s时,质点A恰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
A.该波的周期为0.3s
B.该波的波速等于10m/s
C.t=0.6s时,质点B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
D.该简谐横波遇到宽为0.8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二、多选题
11.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
B.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C.微波的反射性强
D.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
12.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
B.当电视机离电视发射塔较近时,用室内天线也可收到信号,这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机场安检时借助X射线能看到箱内物品,紫外线的波长比伦琴射线长,其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C.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14.下面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发出的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B.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C.高温物体辐射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D.红外线比可见光更容易引起固体物质分子共振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B.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 “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比医院胸透中的X射线波长长
三、解答题
16.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故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 m,求出相应的频率范围.
17.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频率为2.5×1013Hz的红外线,传到3m远的电视遥控接收装置,需要多长时间?在这个距离中有多少个波长?(已知红外线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4节电磁波谱(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A D D A D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C BD BC BD AD
三、解答题
16.3×1013~1.5×1015 Hz
17.①1×10-8s;②2.5×105个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