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说新语

文档属性

名称 25、世说新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04 15: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呢?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介绍刘义庆介绍《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儿女(今)儿子、女儿(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理解词句,翻译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讲解诗文。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一会儿,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选择一个寒雪日?
答: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兄子胡儿
兄女(无奕女)寒雪日家里谢太傅、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思考: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融洽、欢快、轻松3、“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含义:子女、侄子女、外甥等,泛指家中年轻一代专指子女今义: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答: 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5、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答:把雪比作柳絮较好,因为盐是晶状物体,况且当时下的是大雪,盐是很小并不能形象地表达出当时的情景;柳絮在有风吹的时候,就像雪一样,四处飘散。还有柳絮是春天才会见到的,无奕女的比喻,事实上是在暗示春天就要来临,有深刻的意蕴。http://www.xkbw.com 11总结文章最后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出作者对她的欣赏。柳
絮{飞扬之态神轻盈之雅形文化内蕴韵读懂这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6、 找一些和咏雪有关的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雪花飞舞 瑞雪丰年 漫天雪花 雪花飘飘 鹅毛大雪
白雪皑皑 山披银装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白雪晶莹 课文翻译内容理解课堂练习约定过去的离开回头看拉放开放弃牺牲诚实,守信随意、随便 回头看约定⒉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您跟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
谦词有③④⑥⑦⑨①②⑤⑧③④⑦⑥⑨①②⑤⑧ ⒋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例句中“不”通“否”,音 fǒu
“女”通“汝”“见”通“现”“说”通“悦” 理解词句,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客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称谓有什么不同?
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
在本质上、身份上有所不同。思考君:
尊君:
家君: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谦词,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入门不顾”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情感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的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的小朋友,我们不应对他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门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客人既已知错就改就应该原谅他。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仪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分明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聪颖明理的性格特征。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人要恪守诚信,要以礼待人,要知过必改。你 从中悟出了什么? 一个人,天资聪颖固然有幸,但一个人的成长,后天的教育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与孩子有关

《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
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主要描写了元方,侧重表现了
元方的懂礼识仪,聪明刚正。以“诚信”为话题,仿照下面的表述,学说一句话。(任选一例)①诚信是砍倒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仍敢于承认的勇气。
②诚信使人们彼此信任。
③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④诚信是什么?老农说,诚信是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里结出丰硕的果实,是汁水滋润禾苗结出的盈穗在风中奏出的交响曲。
⑤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 ①诚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签后仍不出卖同志的信念;诚信是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照顾牺牲战友父母的执著。
②诚信使人们彼此认同共渡难关;
诚信使全人类紧紧团结在一起。
③诚信是一篇童话,纯真有趣,意味悠远;
诚信是一首长诗,优美而隽永。
④教师说,诚信是推倒了墙变成的桥,是师生间真切的情感纽带,是皎皎白玉兰般纯洁的师生情;工人说,诚信是国家把工厂交给了我们,是我们辛勤劳作下生产的质高价优的产品;学生说,诚信是祖国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我们担起历史大任时对祖国母亲自信的一笑。
⑤清正廉明、奉公执法是公仆的诚信;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是朋友的诚信;不说谎话,不欺骗人是孩子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