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1 12: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
挑战学霸
一、单选题
1. 2020年11月27日0时41分,华龙一号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华龙一号发电机利用的是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其裂变方程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裂变后粒子的总核子数减少 B.X原子核中含有85个中子
C.裂变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 D.裂变过程后新核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小
2. 天然放射现象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的,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以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有力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不再具有放射性
D.、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
B.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而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对应太阳高层大气中含有的元素
C.在核反应过程的前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守恒,质量可能减小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高速电子流
4. 关于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威耳逊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可显示出射线运动的径迹
②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粗而直的是射线
③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
④威耳逊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原因是电离,所以无法由径迹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
C.与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
D.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
6. 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和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皮肤健康
C.电磁波的频率最大的为射线,常在遥控装置中应用
D.紫外线和射线都可以使感光底片感光
7. 下列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9.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粒子散射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10.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因月球的昼夜温差特别大,长达近半个月的黑夜会使月表温度降到零下一百多度,“嫦娥四号”除了太阳能板之外,还带了一块“核电池”。核电池利用Pu衰变为到U时释放的能量,可在月夜期间提供不小于2.5W的电功率,还能提供大量热能用于舱内温度控制。已知Pu的质量为mPu,U的质量为mU,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u衰变为U的核反应方程为Pu→U+He
B.Pu衰变为强U,中子数减少4
C.Pu衰变为强U释放的能量为(mPu-mU)c2
D.Pu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大小和衰变快慢会受到阳光、温度、电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核电站中利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
B.轻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C.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值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12.某种元素的原子核符号为,则( )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
B.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核子数为A
C.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Z
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A-Z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中子时产生的
B.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一般高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比低频扼流圈要小
C.普朗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提出了量子化的思想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15.已知介子、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u d
带电量 +e -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u和组成
B.由d和组成
C.由u和组成
D.由d和组成
三、解答题
16.镭(Ra)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放射性元素,已知能自发放出粒子而变成新核Rn,已知的质量,Rn的质量,粒子的质量.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镭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衰变后两粒子运动平面与磁场垂直(涉及比值时,质量可取整数)求:
(1)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形状;
(2)粒子与Rn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
(3)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4)粒子的动能
17.若质子速度范围只能在纸面内且与MN方向所成角度。求:粒子向左、向右、向上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及所对应的初速度方向。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A D C C A A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D AB BD BC AD
三、解答题
16.(1)见解析 (2) (3)7.452MeV (4)7.320MeV
17.当质子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时,向上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当质子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时,向左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当质子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时,向右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