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同步练习
知识梳理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1835-1910)
(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誉为“ 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百万英镑》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之一。
作品简介: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2.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東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虛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课文主题:
这段选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汤姆不安于现状、 喜欢冒险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探索、积极乐观热心善良的“顽童”形象, 赞扬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当水鸟站在她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B.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C.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咽下去。
D.大家都说小平长得像他爸爸。
2.下列词语与“贫富”“贵贱”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巨大 渺小 B.高低 厚薄 C.遥远 嘶哑
3.与其他三句表达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C.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D.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思量 度量 测量 量力而行 B.单车 孤单 单于 单刀赴会
C.模拟 模型 模样 模棱两可 D.记载 连载 转载 三年五载
5.下列词语不是近义词的是( )组。
A.荒唐—荒诞 B.疲乏—疲惫 C.悲伤—悲痛 D.绝望—如愿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到了星期二的huáng hūn( ),圣彼得斯堡镇仍然lǒng zhào( )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chéng xīn chéng yì( )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xiāo xi( )。
7.词语巧搭配。
( )的训斥 ( )的教诲
( )的威严 ( )的惩罚
( )的祈祷 ( )的阴影
8.照样子,写词语。
①三年五载(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
②口若悬河(含比喻):________、________
③—日三秋(含夸张):________、________
④兔死狐悲(含拟人):________、________
⑤龙腾虎跃(含动物):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那天晚上,汤姆和哈克作好准备去冒一次险。他俩在客栈周围转悠到9点后才开始行动。
一个在老远处注视着小巷子,另外一个看客栈的门。巷子里没人来往,进出客栈的人,没有那个西班牙人的影子。晚上好像不太黑。汤姆回家前和哈克约定,如果夜色不错,哈克就出来学猫叫,汤姆听到后就溜出去用钥匙开门。可是那晚天色明亮,哈克12点左右结束望风,到空糖桶睡觉去了。
星期二,两个孩子遭了同样的歹运,星期三也是如此。到星期四晚上,天气有起色。①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年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
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④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起色——( ) 蹑手蹑脚——( )
10.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自然段中,“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描写,联系这几个自然段来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文中画“ ”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 )
B.句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 ( )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克的惊慌,也表现他对汤姆的关心。( )
D.句④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汤姆和哈克的胆小和懦弱。 ( )
13.根据选段的内容,给选段拟定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捣蛋鬼的日记(节选)
【意大利】万巴
昨天,我带了一瓶红墨水到学校去。红墨水是从爸爸写字桌上拿的,这件事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总是说我是非常倒霉的,现在我再说下去。我拿红墨水到学校里去的那天,正是贝蒂的妈妈想起来在贝蒂脖子上套上个长长的浆洗过的大翻领的那天,她把大翻领套在她儿子脖子上的那一天,正巧也是我把红墨水拿到学校去的那一天。
不知怎么搞的,我起了个念头,想在贝蒂的翻领上写点什么。翻领又大又白,而且浆洗得发亮。我用笔蘸上红墨水,在他的翻领上悄悄地写上了几句诗,他却一点都没感觉到。
诗是这样的:
不许说话不许动!
要是“肌肉”看见了,
都得挨油煎!
一会儿,“肌肉”老师叫贝蒂到黑板上去写生词,大家念着贝蒂那条雪白的翻领上用红墨水写的漂亮诗句,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
开始,“肌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贝蒂也摸不着头脑,这情景就像上一次不知道裤子为什么粘上了胶一样。后来“肌肉”读了翻领上的诗句,立刻变得像老虎那么凶。
校长马上来了,像往常一样,他开始了调查。
这时,我已经把红墨水藏到了课桌里,但校长要检查坐在贝蒂后面的每个人的铅笔盒。结果他发现了我的笔尖蘸有红墨水。
(选自《捣蛋鬼的日记》北京出版社)
14.像“哄堂大笑”这样形容笑的词语你能写出多少?试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个故事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选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捣蛋鬼日记》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是( )
A.严肃庄重 B.轻松活泼 C.含蓄委婉
17.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果这样的同学就在你的身边,你会从哪方面来劝导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9.小练笔。
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注意要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D
6.黄昏 笼罩 诚心诚意 消息
7.大人 牧师 法官 老师 公开 凄惨
8.四分五裂 十全十美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字千金 度日如年 百花争艳 莺歌燕舞 狐假虎威 兔死狗烹
9.转机 轻手轻脚
10.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11.环境 一是交代了时间,渲染了紧张可怕的气氛;二是为结尾的“大雨倾盆”埋下伏笔。
12.A.√
B.√
C.√
D.×
13.夜探客栈
14.示例:捧腹大笑、笑逐颜开、笑容可掬、回眸一笑、前仰后合
15.这个故事主要描写了“我”的一次恶作剧,在贝蒂的大翻领上写诗。
16.B
17.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调皮捣蛋而又天真有趣的孩子。
18.从不要给老师起外号,不要对同学搞恶作剧。
19.汤姆·索亚是个有点儿虚荣的孩子。当他和贝奇从洞中逃出,回到小镇以后,他给小镇上的人们讲了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大肆渲染了一番。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