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07: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非供能
供能
① :人体主要能源物质
② :人体储存能源的物质
③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④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⑤ :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
⑥ :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缺乏症
:夜盲症、皮肤粗糙
:神经炎、脚气病
:坏血病、牙龈出血
:佝偻病、骨质疏松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
食物的消化
无机盐、维生素、水
直接被机体吸收利用
蛋白质、糖类、脂肪
被分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消化酶的作用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
口腔

食道

大肠
小肠
消化腺
消化道
肛门
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为什么吃了青菜不会变绿巨人?
吃了鸡翅不会长翅膀?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digestion)。
消化的概念
食物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
口腔
将馒头块放在口中咀嚼,在咀嚼的过程中会产生唾液,通过舌的搅拌,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细细品尝,会感到馒头越嚼越甜。这是为什么呢?
1、提出问题
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一、提出问题
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二、作出假设
分解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 的作用。
淀粉
三、设计实验
(提示:淀粉遇碘液变蓝)
淀粉糊
淀粉糊
分别滴加碘液
10分钟后
A
A
B
B
A
B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A 淀粉糊+ 2mL唾液 37℃
B 淀粉糊+ 2mL清水 37℃
不变蓝
变蓝
淀粉被消化分解
淀粉不能被消化分解
观察现象
四、完成实验
分组实验,注意设置对照
+2mL唾液
+2mL清水
37℃水浴加热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六、得出结论
口腔中除了唾液腺外,还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馒头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馒头越嚼越甜。这是为什么呢?
口腔(唾液腺)
(无甜味)
(有甜味)
一、实验目的
说明牙齿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
二、材料用具
馒头、唾液、试管、试管架、解剖针、烧杯、37℃温水、刀片等。
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馒头块
馒头渣
分别滴加碘液
37 ℃水浴加热
A
B
A
B
A
B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A 馒头块+ 2mL唾液 37℃
B 馒头渣+ 2mL唾液 37℃
部分变蓝
未变蓝
部分淀粉未被消化分解
淀粉被消化分解
四、实验现象
三、方法步骤
+唾液
+唾液
10分钟后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五、思考讨论
2、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如果两只试管的颜色都变蓝了,原因是什么?
馒头体积的大小
牙齿的咀嚼能促进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
可能是馒头碎屑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
牙齿的咀嚼,能把食物由 变成 , 了食物与唾液接触的面积,使反应更快。
舌的 ,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大块
小块
增大
搅拌
六、得出结论
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动、胃肠的蠕动等,其过程中只有物理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性消化
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如: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大分子物质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
如果口腔不洁,食物碎屑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就会破坏牙釉质,导致龋齿。
做好清洁,爱护牙齿
情感提升
我学到了...
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消化的方式有 。
吃东西时要 。
牙齿有病会影响 ,加重肠胃负担,引起 。
预防 ,促进口腔健康。
细嚼慢咽
咀嚼
消化不良
龋齿
课堂练习
1、细嚼馒头有甜味,那是因为( )
A、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
B、淀粉有甜味
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
D、牙齿的咀嚼
2、口腔内的唾液里含有的消化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麦芽糖酶 D.各种消化酶
3.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