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0 08: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等高线地形图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出陡坡、缓坡、山顶、山谷、山脊和鞍部
判断:甲处是 ;乙处是 ;丁处是 ;
  A处是___ B处是___C处是___山顶陡坡缓坡C鞍部AB山谷山脊10千米0等高线地图的应用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EF间修建公路: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2 河流出现在山谷地区,因此山谷又有“河谷”之称a b两条河流哪个流速较快,为什么?b水库坝址的选择:
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1)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2)设色原则(一般来说,而不是绝对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深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地方。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的识别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高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平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山地: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丘陵: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盆地:-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300m-300mAB地形剖面图:
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