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31 20: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3)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下面两幅图片为我们展现了哪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电视剧《天龙八部》中的小和尚虚竹,在剧中先是成为逍遥派掌门人,后来又成为西夏国的驸马,他要迎娶西夏公主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兴庆 B. 上京 C. 咸阳 D. 杭州
下列选项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符合的是(  )
A. B.
C. D.
一位同学说:“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请问这个同学所说的议和情况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宋、辽 B. 宋、夏 C. 宋、金 D. 辽、夏
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为此,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据材料可知,“澶渊之盟”后(  )
A. 辽国无力进犯北宋 B. 宋辽之间进行互市
C. 北宋向辽屈膝称臣 D. 宋辽维持相对和平
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A. 宋向元昊称臣 B. 宋给西夏岁币 C. 北宋撤回军队 D. 西夏给宋岁币
北宋与西夏议和后,边境贸易兴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材料反映的是宋夏和议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实质 D. 影响
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海外贸易的兴盛
C. 民族矛盾的缓和
D. 民族文化的交融
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
B. 北宋向西夏称臣
C. 和议阻碍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 北宋主动提出议和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自从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党项族占领宁夏一带后,他们重用所有的人才。他们得到中原土地,役使中原百姓,称中原位号,仿中原官属,用中原人才,读中原书籍,用中原车服,行中原法令,契丹、党项两个民族的作为,都和中原一样。以上材料表明(  )
A. 契丹族变成了汉族 B. 民族之间一直和睦相处
C.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文化 D. 岳飞执金取得重大胜利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宋朝是一个繁华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
[契丹崛起]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 从材料一中找出契丹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澶渊之盟】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2)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
[宋夏和约]
材料四: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3)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盟约的内容?当时西夏在位的皇帝是谁?
[比较鉴别]
(4) 试比较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因而题干图片展现的这一少数民族是契丹。契丹族隋唐时期生活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
故选:A。
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答案】A
【解析】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所以虚竹要迎娶西夏公主应该去的城市是兴庆。
故选:A。
本题以电视剧《天龙八部》为切入点,考查西夏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西夏的建立民族及其都城所在地。
3.【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北宋时期与它并立的政权有辽和西夏,辽在北宋的北方,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方向,符合这一分布特点的只有A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图片的解读。
注意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掌握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可知,这是澶渊之盟的内容。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D。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积极吸取中原文化。所以作为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宋给西夏岁币。
故选:B。
本题以历史情景“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为切入点,考查宋夏议和的相关知识。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的时期,期间关系错综复杂,要注意理顺史实间的关系。
7.【答案】D
【解析】据材料“北宋与西夏议和后,边境贸易兴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可知,这反映的是北宋与西夏议和后所还来的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宋夏和议的影响。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与西夏议和的有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北宋与西夏议和后,边境贸易兴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北宋与西夏议和的有关知识。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分析与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9.【答案】A
【解析】宋夏和约中,西夏向北宋称臣,故B项错误;和议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宋夏战争中由西夏首先提出议和,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0.【答案】C
【解析】根据“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交往,这种态势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商业往来,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无关,A排除;商业间的往来没有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D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辽、西夏和北宋并立。题干关键信息“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自从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党项族占领宁夏一带后,他们重用所有的人才。他们得到中原土地,役使中原百姓,称中原位号,仿中原官属,用中原人才,读中原书籍,用中原车服,行中原法令,契丹、党项两个民族的作为,都和中原一样”可知,契丹、党项两个民族大力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宋、辽、西夏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辽、西夏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12.【答案】【小题1】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官制,任用汉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小题2】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澧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小题3】宋夏和约。元昊。
【小题4】都是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而达成的和约;都是北宋送给少数民族岁币;都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都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四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澶渊之盟、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澶渊之盟、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