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0 09:2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38分,每小题2分)
1.指出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A.炽热zhì????????????菜畦qí????????????讪笑shàn????????宰割gē
B.地壳qiào??????????荒谬miù???????????宝藏zàng????????混合hǔn
C.白皙xī??????????????下颏kē?????????????殷红yān????????????脖颈gěng
D.挨打āi????????????????雇佣yòng??????????兽穴xué??????????啄食zhuó
?
2.指出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A.喉咙hóu lóng?????????脊梁jí?liáng??????????脑髓nǎo suǐ
??????B.澎湃péng pài?????????磅礴páng bó?????????叱咤chì?zhà
??????C.踌躇chóu chú????????祈祷qǐ?dǎo?????????????????哽咽gěn gyè
?
3.指出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帖??????????字帖???????????军帖????请帖
??????B.和?????????暖和???????????温和????风和日丽
??????C.曲?????????曲折???????????曲调????九曲连环
??????D.强??????????强迫???????????坚强????倔强
?
4.指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博学睿智????牵联不断???????????小心翼翼?????????????抑扬顿错
??????B.人声鼎沸???????鲜为人知?????????????荒草凄凄???????????声情并茂
??????C.一泄千里????知人之名???????????一拍既合?????????????来势凶凶
??????D.奇趣横生???????鞠躬尽瘁?????????????风悲日曛???????????目光炯炯
?
5.指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鉴赏????贮立????懒惰????耍赖
??????B.包袱????延绵????气慨????山巅
??????C.揣摩????斑斓????聪慧????面庞
??????D.默契????畴划????摄制????污秽
?
6.指出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锲而不舍???????????????锲:qiè???????????????刻
??????B.义愤填膺?????????????膺:yīng??????????胸
C.沥尽心血????????????沥:lì???????????????滴
??????D.兀兀穷年????????????兀:wù????????????一年一年
?
7.指出对加点词的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
????希望①总是有的,我希望②你们别灰心,再拼一次。
??????A.①为动词????B.②为动词
?
8.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形势紧张。
(2)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
??????(3)我怀着难以(????)的思念之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4)黄河,你用你那英雄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A.叠起????勾通??遏止????气魄
??????B.叠起????沟通??遏制????气魄
??????C.迭起????勾通??遏止????体魄
??????D.迭起????沟通??遏制????体魄
?
9.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以为邓稼先(????)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是中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A.或者????或者????都
B.倘若????倘若????都
C.如果????如果????也
D.虽然????虽然????也
?
10.指出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B.嫌疑犯突然被杀,案件越发扑朔迷离。
C.“神六”的成功返回,让全世界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另眼相看。
D.当他还在因这次成功忘乎所以的时候,别人早就踏上了新的征途。
?
11.指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A.经过努力,这次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李明很喜欢集邮,他无时无刻不忘收集邮票。
D.一篇篇短小精美的文章,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
?
12.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被人们称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A.交响乐队在他的指挥下演奏。
??????B.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
??????C.交响乐队被他指挥着演奏。
??????D.他指挥着的交响乐队在演奏。
?
13.指出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史事。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乐府民歌,诗中木兰的形象深受人们的爱戴。
??????C.都德是法国作家,他的小说《最后一课》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普军侵占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书也叫《旧事重提》,书中收集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其中的《风筝》。
?
14.下列搭配不当的是
????A.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
????B.福楼拜——法国——《包法利夫人》
????C.莫泊桑——英国——《羊脂球》
????D.普希金——俄国——《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15.对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权
????B.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属于
????C.愿为市鞍马??????????????????????????????市:买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接受。
?
16.指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
????B.不能称前时之闻???????????????????????称chèn
????C.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夫fū
????D.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杼zhù
?
17.指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贤:贤于材人远矣
??????????????如此其贤,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B.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旦辞爷娘去
????C.之: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
D.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18.诗句中常有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的,指出下面诗句不属于这种情况的一句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C.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19.指出翻译错误的一项???
??????A.泯然众人矣
???????????译文:完全如同常人了。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诗中的道理都有可以看的。?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典当学官吗????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吴下阿蒙了。
?
二、20.按原文填空(8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4)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
三.阅读理解(共54分)
(一)(10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4)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5)。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官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
(1)蹊:践踏。???
(2)策:通“册”。???
????(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4)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5)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曷不听其所为????????????曷:疑问代词??为什么
????B.父怒,挞之????????????????挞:责骂
????C.冕小儿,恬若不见。??恬:满不在乎,坦然
????D.窃入学舍???????????????????窃:偷偷地
?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B.?或以钱币乞之
???????????冕小儿,恬若不见。?????????????????????????或牵牛来责蹊田
??????C.?太丘舍去?????????????????????????????????????????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窃入学舍??????????????????????????????????????????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
23.句中加点的字与“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中的“异”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其家甚智其子?????????????????????????????????B.即书诗四句???
??????C.邑人奇之????????????????????????????????????????D.父利其然也
?
24.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王冕)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B.已而(王冕)复如初
??????C.(韩性)学遂为通儒???
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
25.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乡里的孩子都站在路上冲他微笑。
????B.听已,辄默记——听完就默记在心里。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官冠服随车后——自己穿着古代官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
(二)《最后一课》节选(共8分)
????(1)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绉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2)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3)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4)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5)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6)可怜的人!
??26.文段(2)中说“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这些情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以上几段文字中,“我”的心情前后是有变化的,请依次摘抄出表现心理变化的6个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文段(3)中,“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么一回事”指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邓稼先》节选(共9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9.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请用原文中的话写出他们的不同。??(2分)
奥本海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稼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作者把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31.文中列举邓稼先在文革中的两件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破折号的作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为学者的方面。
C.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D.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的火山。
?
(四)(共6分)
藏有亿万美元秘密的男孩
????1965年,我在西雅图维尤里奇当图书馆员时,一天,一个四年级老师来找我,说她有个学生总是最先完成功课,他需要干点别的,对他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可以来图书馆帮帮忙吗?”她问,”带他来吧。”我说。
????不一会,一个穿着牛仔裤和圆领衫,长着沙色头发的清瘦男孩进来了。
????我向他讲了杜威十进制分类藏书法。他很快明白了。然后,我让他看了一堆卡片,上面的书目都是逾期很久未归还的。但现在我怀疑这些书其实已经归还,只是夹错了卡片和放错了地方,需要查找核实一下。”这是否有点像侦探工作?”他问,我说是的。
??????他便劲头十足,像个真正的侦探似的干开了。
??????到他的老师宣布”休息时间已到”时,他已发现了3本夹错卡片的书,他还想继续把活干完为止。但老师说,他需要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最后,她说服了他。
????次日早晨,他很早便来了。”我想今天把夹错卡片的书全部找出来。”他说。到下午下班前,他问我,是否已经有资格当个真正的图书管理员了?我说这毫无疑问,他实在勤奋的可以。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张请柬,是请我去他家吃饭。在那愉快的晚宴结束前,他妈妈宣布,他们全家将搬到附近一个地区。她还说,她儿子最舍不得的就是维尤里奇图书馆。“今后,谁来找遗失的书呢?”
????到他搬家时,我很不情愿的同他分了手。这男孩乍看似乎很寻常,但他做事的专注和热情却使他显得与众不同。
????我很想念他。但几天后他突然来到我家,快活地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男孩子干活,妈妈又把我转回了维尤里奇了。”
????我当时就该想到,做事这样专心致志的孩子,是可以抵达自己的任何目标的。但我万没有料到的是,他会成为今天信息时代的奇才。他就是微型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今日世界富翁之一!
33.请从文中选出几个词语,表达比尔·盖茨“做事”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作者是如何评价男孩的?(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文中写男孩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共21分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几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36.给加点字注音。(4分)
尘嚣(????)?????????????飒飒(????)?????????????荫蔽(????)??????????????禁锢(???)
?
37.第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叙),再交代选择墓地的经过(插叙),共分两层:
????(a)(b)(c)(d)→(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共分三层:???
????(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忆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c)(d)→(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共分五层:
????(a)→(b)→(c)→(d)(e)(f)(g)→(h)
?
38.“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哪四项是必不可少的?(4分)
??????A.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B.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
C.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
??????D.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
??????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H.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声
??????I.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必不可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作者为什么说是“特殊的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38分)
??1. C??????????????????????????2. B??????????????????????3. D??????????????????????4. C??????????????????????5. C
6. D?????????????????????????7. A??????????????????????8. D??????????????????????9. C??????????????????????10. C
11. D????????????????????????12. B?????????????????????13. D????????????????????14. C????????????????????15. C
16. C????????????????????????17. D????????????????????18. C????????????????????19. B
?
二、(1)竹中窥落日???????????????(2)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4)此夜曲中闻折柳
????(5)散入春风满洛城??????(6)胡骑鸣啾啾
????(7)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共8分)
?
三、(共10分)
21. B????????????????????????22. B?????????????????????23. B?????????????????????24. C????????????????????25. A
?
四.《最后一课》(共8分)
??26.老师的衣着不同寻常;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教室后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
??27.平静??吃惊??诧异??万分难过??懊悔??舍不得
??28.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
《邓稼先》(共9分)
??29.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30.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美好品质。
31.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32.A
?
《藏有亿万美元秘密的男孩》(共6分)
??33.勤奋??做事专注??热情??专心致志
??34.做事这样专心致志的孩子,是可以抵达自己的任何目标的。
??35.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真实自然地表现了他做事的认真专注。
?
《世间最美的坟墓》(共21分)
36.略
??37.B
??38.希望死后在这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幸福。
??39.B D E I
??40.朴素
??41.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42.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