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栩栩如生地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艺人,爱民众,聚民心,兴金灭辽等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
A. 统一女真各部 B. 建立大金 C. 颁行女真文字 D. 澶渊之盟
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水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A. 匈奴 B. 女真 C. 契丹 D. 党项
如图为两宋时期某一阶段的政权关系示意图。该示意图所反映的政局最早形成于( )
A. 1115年
B. 960年
C. 1125年
D. 1127年
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
A. 辽朝 B. 北宋 C. 西夏 D. 南宋
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
A. 开封 B. 长安 C. 洛阳 D. 临安
电视剧《精忠岳飞》聚焦一代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在此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
A. 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B. 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 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D. 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宋金和议 B. 辽宋和议 C. 夏宋和议 D. 金灭辽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如下叙述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A. 金-北宋-南宋 B. 金-南宋-北宋 C. 辽-北宋-南宋 D. 辽-南宋-北宋
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不理朝政荒淫无度;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等人,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以上材料说明宋辽被灭的共同原因是( )
A. 人民起义不断 B. 统治者腐败无能
C. 军队战斗力弱 D. 金军强大的攻势
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术率1.5万多骑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
A. 宋军骁勇善战 B. 南宋向金称臣 C. 秦桧坚决抗金 D. 南宋战斗力弱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品读诗文,感知人物。
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材料二:他(岳飞)的部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金军很惧怕他们。……面对身披重甲的金军精锐骑兵,岳飞指挥步兵手持大刀冲杀,上砍骑兵,下砍马腿,获得大胜。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 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指的是北宋的灭亡,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一中“胡虏”“匈奴”指的是历史上哪一民族?
(2) 岳飞抗金过程中领导的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据材料二总结抗金获胜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判断,岳飞最终是否实现了收复中原的梦想?并从材料三中找出一句话证实你的判断。
(4) 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辽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所以D选项与阿骨打无关。
故选:D。
本题以《阿骨打传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知识点。
金灭辽及北宋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金灭辽及北宋的有关内容。
2.【答案】B
【解析】南宋时期,与南宋对峙的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所以南宋陆游在《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的“胡”指的是女真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南宋和金对峙的知识点。
本题以陆游的词《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诸侯》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宋和金对峙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答案】C
【解析】该示意图所反映的政局最早形成于1125年。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1125年,金灭辽后,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金的并立与和战.
本题主要通过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答案】B
【解析】960年汉族的赵匡胤建立北宋,1127年(12世纪)金灭北宋。故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北宋。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的灭亡,知道1127年(12世纪)金灭北宋。
本题考查北宋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据“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可知,该王朝是南宋,其都城位于临安。1127年南宋建立,定都临安。
故选:D。
本题以临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南宋的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北宋与辽爆发澶州之战,北宋打退辽军,选项D错误;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1140年在郾城岳飞大败金军;宋高宗和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由此分析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解析】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宋金和议后出现的情况。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双方战争不断,岳飞坚持抗金,岳飞班师后,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A。
本题以“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为依托,考查宋金和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解析】题目诗句即反映了南宋建立后,统治者苟安南方,不思收复北方的失地。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形式形成。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
9.【答案】C
【解析】1114年,女真族在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朝。1120年,金与宋缔盟,共同灭辽。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之后宋大将宗泽等拥护康工在应天府称皇帝,这就是南宋的开始,所以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辽、北宋、南宋。
故选:C。
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叙述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金灭北宋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以《全球通史》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民族政权的并立。
10.【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宋辽被灭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腐败无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发展: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故选:B。
本题考查金灭辽及北宋,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1.【答案】A
【解析】由“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可知,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的原因是宋军骁勇善战。A符合题意,BC与材料无关,D违背材料意思。
故选:A。
本题考查岳飞的抗金斗争。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南宋初年,他率军取得郾城大捷,收复大片失地。
本题以岳飞的抗金斗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答案】B
【解析】1005年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和平的局面。所以,宋辽的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都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故选:B。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的相关知识,掌握两者各自的内容及影响。
把握宋辽的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的内容及影响,分析和概况和议的共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小题1】1127年;女真族。
【小题2】郾城大捷;原因:岳家军军纪严明;岳飞指挥得当;岳家军作战勇敢。
【小题3】没有;直把杭州作汴州。
【小题4】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人们的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岳飞的抗金斗争。理解掌握北宋的灭亡、岳飞的抗金斗争、南宋建立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以北宋的灭亡、岳飞的抗金斗争、南宋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