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学段:_七年级_____ 学科:__历史____
章节名称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该单元以“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主题展开。本课讲述的是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史实。 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唐朝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着重点在学习,体现了唐文化的向心力。方向是日本主动学习中国。随行的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的访问学习,使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与新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新罗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方面,但唐朝也引进了新罗的物产与音乐等成就。鉴真应日本僧人之邀,随遣唐使回访日本,着重点在传播,体现了唐文化的传播力,方向是中国主动帮助日本。学习和传播两个层面显示出唐朝文化在当时东方世界占有领先地位。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事例,体现了唐文化的学习力,它与遣唐使、鉴直东渡、唐与新罗交往一起构成了唐朝时期中印、中日、中朝,乃至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动画面,最终体现了唐文化的生命力。本节课,我就是以唐文化的生命力为主题展开。
学习重点 中日文化交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 玄奘西行、分析唐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来看:学生通过影视剧、历史故事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影视作品缺乏史学的严谨性,而且碎片化的历史印象,无法构建系统的历史认识。 所以我以“唐文化的生命力”为教学立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 从学生的特征来看,七年级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学习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归纳概括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情况。 (2)通过图片展示、教师讲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历史贡献,研读相关史料,使学生认识唐朝对外交流活跃的原因。 (3)通过材料分析和图片欣赏,使学生感知并学习鉴真、玄奘的精神品质,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教材有关本课的内容,完成导学案。
学习策略 通过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采用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学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学法,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全球抗疫,共渡难关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任,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向武汉高校捐赠了口罩等物资,并且在应急物资箱上贴着唐朝时吸引鉴真东渡日本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观看课件图片,听老师讲解。 以社会热点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共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本节课我以唐朝文化的生命力展开,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着重点在学习,方向是日本主动学中国。 用课件展示遣唐使的相关介绍以及图片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挖掘有关遣唐使特点的历史信息。 提供大量有关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的图片资料。 唐与新罗的关系 4.用对比的方式呈现了新罗向中国学习文化以及同时新罗物产源源不断引入中国。 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讲解有关于遣唐使的故事。 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找出日本遣唐使来华的目的、影响。 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课本第20页说说唐朝与新罗交往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阿倍仲麻吕的故事,明晰遣唐使这一历史概念。培养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 通过研读史料图片,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行程难度之大与遣唐使源源不断做对比,让学生体会唐文化的向心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唐朝文化对新罗文化的影响。同时,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二、鉴真东渡 ——唐文化的传播力 1.提出三大学习任务,并发放任务卡。 展示鉴真东渡目的、艰难经历等相关史实。 3.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归纳鉴真东渡不仅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了中国的医药、书法、文学、建筑、绘画等艺术。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完成三大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材料,结合自主学习成果深入分析鉴真东渡的情况。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的能力。通过“说出鉴真身上体现的伟大精神,以及对我们启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的可贵精神。 使学生更加深刻感悟到鉴真为传佛法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化向上的人生观,提升家国情怀。 使学生明确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贡献,让学生体会唐文化的传播力。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三、玄奘西行——唐文化的学习力。 1.思考: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2.展示玄奘西行的动态路线,并让学生带入角色, 3.展示有关评价《大唐西域记》的文献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回答后,教师点评。 学生带入角色,分享感受。 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大唐西域记》 利用学生已有认知与史实的冲突,引导学生分清历史与小说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用唯物史观看历史。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西行之路困难重重,感受玄奘不畏艰险,矢志不渝的精神。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带入角色,从而更好的理解鉴真不畏困难的精神和他鉴定的信念。 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玄奘西行对加强中印文化交流,以及加深对中外交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影响。
达标 检测 (A层)1.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D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A层)2.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B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A层)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C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B层)4.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C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