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5 矩形 教案(3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5 矩形 教案(3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15: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题 矩 形(1)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矩形的定义,掌握矩形的性质,弄清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2、利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推理能力,自主合作的精神和体会逻辑推理价值。
重点 探求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 利用矩形性质定理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教 学 过 程
情境导入 展示教材P58“观察”(多媒体显示): 问:这是什么图形?它与我们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引入课题:矩形。
自学指导 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P58~P60内容: 1、什么是矩形?与我们前面所学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 2、矩形有怎样的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分析) 完成学法P35“课前预习”。
合作交流 讲述: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 (注意与平行四边形比较) 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对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 对角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且相互平分。 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图形。 注意:数学语言的表达。 应用: 教材P59 例1 (性质简单应用)。 补例:学法P35 例2 (性质综合应用) 练习: 教材P60“练习”T1、T2(学生板演)。
小结归纳 1、定义。 2、性质(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3、与平行四边形区别和联系。 4、数学思想(类比)。
作业布置 必做:教材习题2.5A组P63 T1; B组T5。 选做:学法P35~P36 “课堂探究”“课堂达标”。
板书设计
反思回顾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题 矩 形(2)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推导矩形判定定理的过程,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 2、利用矩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的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 探求并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 利用矩形判定定理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教 学 过 程
问题导入 展示教材P58“动脑筋”(多媒体显示): 问: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三个角呢?这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引入课题:矩形。
自学指导 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P61~P62内容: 1、用角怎样判定矩形?用对角线怎样判定矩形? 2、如果用边去判定矩形,你认为怎样判定? 完成学法P38“课前预习”。
合作交流 讲述: 1、用角判定: 出发点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出发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用对角线判定: 出发点四边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出发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注意:证明的出发点。 应用: 补例:学法P38 例1 (用角判定矩形)。 补例:学法P38 例2 (用对角线判定矩形)。 练习: 教材P63“练习”T1、T2(学生板演)。
小结归纳 1、矩形判定定理。 2、注意出发点的不同。 3、数学思想(转化化归)。
作业布置 必做:教材习题2.5A组P63 T2、T3;P64 T4。 选做:学法P38~P39 “课堂探究”“课堂达标”。
板书设计
反思回顾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题 矩形(3)(综合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矩形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运用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综合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矩形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难点 运用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综合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引入课题:矩形。 1、什么是矩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矩形的性质定理? 3、怎样判定矩形?
自学指导 思考问题,回答交流(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1、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性质定理理解。(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3、判定方法理解。(角、对角线)(出发点)
合作交流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边:对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且相互平分。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图形。 3、判定:用角判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用对角线判定(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应用: 教材P62 例2 (性质判定综合应用)。 学法P39 补例:课堂达标T6(综合应用) 注意:判定时一定注意出发点的问题。 练习: 学法P38“课堂探究”例1、变式1、变式2。
1、矩形的性质定理。 2、矩形的判定定理。 3、思路的分析和整理 4、数学语言的规范。
作业布置 必做:教材习题2.5 B组T6、T7。 选做:学法P39 ~P40“课后提升”。
板书设计
反思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