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训练试题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训练试题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1 07: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单选题
1.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2.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受伤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受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保护了私有财产 B.加强了罗马城市管理
C.混淆了法律责任 D.完善了罗马法内容
3.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4.《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
A.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 D.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
5.如图为雅典庇西特拉图(前600~前527年)统治时期输水管道所用的陶管。这些陶管内径相同、规格相近、维护方便,且上方都留有椭圆形开口,以便快速清污和疏堵。这些陶管的出现
A.表明了城市职能分工的细化 B.体现了雅典水利技术的完善
C.适应了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6.“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其解读准确的是
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 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 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
7.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8.《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典型代表。“正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是四合院典型的安排方式:北面为正房,东西为厢房,南面为倒座,东西南北四面均为房子,中间为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这种以中轴线为中心,向南北方向延伸,并向东西方向对齐并列的庭院建筑布局和居住方式是其典型特征。这折射出中国古代民居
A.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乐制度 B.按方位、主次规划不同的功能区
C.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各具民族特色 D.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10.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
A.尊重自然生态 B.彰显多元一体 C.强调等级法度 D.注重坚固实用
11.明末到清嘉庆年间,江南松江府经过几次政区重组,县愈分愈小,愈分愈多,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基层治理的低效
C.百姓税负的沉重 D.城乡差距的缩小
12.兴隆洼遗址的氏族居住营地的周围有宽约2米、尚存深度1米左右的壕沟,这是氏族营地的界限,也是一种防御设施。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古居民最早的防御设施。据此关于村落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有定居、巢居、半穴居等功能
B.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C.有定居、繁衍、防卫、集体活动的功能
D.有定居、繁衍、仓廪、防卫的功能
1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市镇展开了研究。八 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有
A.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
B.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C.唐朝后期,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D.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14.在砖木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主流的明清时期,盛产杉木的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蒙古高原上的毡房用羊皮覆盖,骨架枝条节点用皮条绑扎;在遥远的新疆焉耆县,房屋常用博斯腾湖出产的芦苇扎院墙。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民居
A.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 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 D.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
1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安是两汉至隋唐时期建都最多的城市。西汉建立之初,刘邦本欲建都洛阳,娄敬言之日:“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觴(xi部队)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刘邦遂决定建都于长安。西汉以后,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及隋唐均在此定都。
——摘编自何冯恩《两汉至隋唐都城变迁研究》
材料二
元朝末年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大军攻克集庆,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
洪武年间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改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宣告“朕于春秋往来巡守”。洪武十一年(1378),再改北京为开封府,南京为京师,南京正式确立国都地位。但明太祖对定都南京并不满意。晚年时期,他感叹道:“本欲迁都。今朕年老,……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
永乐年间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召集群臣讨论迁都之事,群臣认为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永乐十九年(1421),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
——据万明《全球视野下的明代北京鼎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至隋唐时期多数政权建都于长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定都南京的利弊,并分析明朝迁都北京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都城选址的认识。
17.材料一: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涌现出大量的工商业市镇。江南市镇的发达,当然不是在明清时代突然出现的,从宋代开始,正式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益频繁,江南农村的草市及定期市逐渐演化为商业性的聚落。一些传统的城镇,随着商业化的影响,军事及行政功能渐趋退化,商业功能则日渐浮现。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城市化进程,可以通过人口流动的数字得到说明。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不间断地流向城市和工业。1751-1780年的 30年间,英国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为75000人…… 1821-1830年间为267000人。截至19世纪中叶, 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已经彻底改观。据统计,到1851年时,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 48%,而城市人口占52%。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形成的两个途径.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C
6.B
7.B
8.B
9.A
10.B
11.A
12.C
13.A
14.C
15.D
16.(1)原因:西安四周山环水抱,易于据险而守,军事地理位置优越;隋唐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当时的经济重心,关中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2)利弊:南京是朱元璋称帝前的政治中心,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南京地处江南,经济基础好;远离少数民族地区,不利于大一统的管理。
意义:推动北京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强北部边防,巩固明王朝统治;顺应了长期以来中国多民族交融的趋势,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促进南北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
(3)认识:都城的选址受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都城的选址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都城选址以服务于政治、军事需要为主。
17.(1)由农村草市及定期市演化而来;传统城镇军事及行政功能退化。
(2)现象: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流向城市和工业;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