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9.5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9.5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11: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行四边形等中心对称图形后对中心对称的再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猜想并通过推理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且能灵活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2、在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三 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猜想并通过推理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四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 直观感受
前面我们共同研究了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你能通过剪拼的方式,将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先直观感受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后面求证中位线定理作好铺垫)
操作猜想 引出概念
同桌合作剪拼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并总结出剪拼过程中经验:
1、平行四边形需要平行的对边,所以我们剪的这条边必须与三角形的一条边互相平行;
2、如何做到剪出的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剩下梯形的腰重合?说明我们需要沿着一边的中点剪;
3、剪开连接两边中点的线段,将Δ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到ΔCEF的位置,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说明:上述剪拼经验对于小部分同学来说是先思考得出后操作,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剪拼后的反思,但不论是哪种教师最后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反思,培养学生做事前要思考做事后要反思的好习惯)
引出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猜想定理 严谨证明
观察上图中线段DE与BC的关系?
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问题:命题的步骤是什么?
已知:如图,DE是ΔABC的中位线。
求证:DE║BC,DE=BC
证明:见课本(教师板书)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设计说明:先猜想后证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同时,教师的板书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四)理解定理 灵活应用
如图,任意画一个四边形,以四边的中点为顶点组成一个新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
变式应用:
(1)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等,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如何?
(2)请你参照(1)对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的关系给出一个条件,并说明此刻四边形EFGH的形状。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中点多,想中位线”的基本技巧,在变式训练中进一步理解应用中位线定理)
及时反馈 巩固新知
1、课本87页随堂练习1、2
在第2题中,如果D、E两点之间还有间隔,你有什么解决办法?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CD、AC、BD的中点 。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对四边形ABCD添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EGFH是菱形。
(六)课堂小结 自我反思
如图,ΔABC中,D、E、F分别是BC、AB、AC中点
(1)线段AD是ΔABC的 ,线段EF是ΔABC的 。你能说说中线和中位线的区别吗?
(2)说明AD与EF的关系;
(3)拓展:对ΔABC提出一个条件,使得AD与EF互相垂直,你还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用例题呈现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主要是为了避免一般课堂小结的空而无实际内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再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并且能够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