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陨石教学目标:1.能自学字词。2.习在默读中理解内容:尝试疑读、注读的方法。3.解有关陨石的知识,激发对天文科学的好奇。教学重点:了解陨石的样子、坠落的过程、坠落后的情况及其研究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陨石是一位不速之客,为什么是一本送上门的“天然史书”?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陨石的了解。初步了解1.默读第1节,找到介绍常州陨石的句子。出示:从“亭旁有块异乎寻常的石头”……“有规律地呈斜状分布”。2.想象它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条纹。3.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出示常州陨石的图片。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疑读、注读,做好读书笔记。3.集体交流:(1)为什么一会儿说这是一块“异乎寻常的石头”,一会儿又说这是一块“貌不惊人的石头”?(2)为什么要把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说成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朗读理解1.默读第2节,陨石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学生梳理:时间(1094年秋)、地点(常州宜兴县)、人们目击到的情况(伴着巨响从天空的东南划到西南——坠落下来溅起冲天火焰——陷在1米深的洞里还闪着亮光——挖出来是一块拳头般大的圆石)2.结合第3节内容,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3.再次品读第2节中描写陨石坠落的部分。4.完成“阅读新体验2”,说说陨石是怎样坠落的?5.这块铁陨石有什么研究价值呢?再读第3节有关内容。6.“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陨石是一位不速之客,是一本送上门的“天然史书”呢?7.完成“阅读新体验3”:用破折号(表示注释说明)写一句话。五、课外延伸1.阅读有关介绍天体运动的文章。2.参观上海科技馆的天象馆,观看模拟火山爆发的全过程,写成一则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陨石 异乎寻常 貌不惊人 不速之客 “天然史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