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08: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2.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0 4.8~5.5
某土壤浸出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 B.茶树 C.马铃薯 D.玉米
3.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4.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 防止挥发 B.氢氧化钠溶液 ——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C.浓硫酸 ——防止吸水 D.生石灰 —— 防止与氧气反应
5.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6.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化合物之间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过滤后的河水为纯净水
7.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 粉末、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9.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0.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二、简答题
13.家居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知识。
(1)不能用凉白开养鱼,原因是__________。
(2)自热米饭用生石灰和水做热源,原因是__________。
14.某同学做了如下图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________
(2)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水溶液显蓝色
①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E是红棕色固体,F与D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浅绿色,C在工业上常用来生产肥皂。(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B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E与足量的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8.怎样确定某种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小试管、小烧杯、6孔以上白色滴板(或代用品)、表面皿、pH试纸、试管架、试管刷。
除上述实验器材外,还应选择的仪器有(填字母)_____。
实验药品:2种家庭里常见的溶液、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你所选用家庭里常见的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和分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直至红色消失。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
20.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A.铁B.碳C.二氧化锰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2.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3.某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想对反应后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进行探究,为此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A
7.D
8.C
9.A
10.C
11.A
12.B
13. 凉开水中氧分子很少 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14. 气球胀大 大于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
15. Ca(OH)2+CO2CaCO3↓+H2O Mg(OH)2+2HClMgCl2+ 2H2O
16. CO2 酸 Fe+CuSO4=Cu+FeSO4 CaO+H2O=Ca(OH)2
17.(1) Na2CO3 HCl Fe2O3 Fe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NaOH+CO2=Na2CO3+H2O
18. 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E 食盐水 白醋 将pH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等于7(pH小于7) 该溶液是食盐水(该溶液是白醋)
19.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大
20. 氢氧化铜 D 不能,反应物还有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要改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1.CaCl2、HCl;33.3%
22.(1)Na2SO4、NaOH
(2)当pH值为7时,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0%=0.8g,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9%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3.(1)2;(2)6.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