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08: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2SO4 Ba(OH)2 KCl
B. Cu( NO3)2 NaCl KNO3
C. Na2CO3 KNO3 NH4Cl
D. MgSO4 NaNO3 KCl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2H2O2H2↑+O2↑
C. 3CO+Fe2O32Fe+3CO2
D. HCl+AgNO3===AgCl↓+HNO3
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 从外观即可把NH4NO3与KCl区别开
C.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 NH4Cl与熟石灰混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4.下列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熟石灰 氢氧化钙
B. 小苏打 碳酸氢钠
C. 烧碱 碳酸钠
D. 干冰 二氧化碳
5.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加速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
B. 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C. 硝酸钾(KNO3)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 肥皂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冶炼成纯铁
6.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后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
A. 氢气、氧化铜、稀盐酸
B. 锌粒、硝酸银溶液、氯化镁溶液
C. 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7.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B. 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
C. 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铅物质的排放
D. 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减缓能源危机
8.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 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C. 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
D. 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9.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要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B.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C.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
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废弃塑料
10.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钾
D. 过磷酸钙
11.很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12.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下列物质属于硫酸盐的是(  )
A. H2SO4
B. Na2S
C. K2SO4
D. SO2
13.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NaHCO3固体与稀HCl
B. SO3与KOH溶液
C. 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
D. Al(OH)3固体与稀HNO3
14.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  )
A. 碳酸氢铵
B. 氯化钾
C. 硫酸铵
D. 磷矿粉
1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B. 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 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 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7.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了出来,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 、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 ℃以上时(NH4)2CO3分解]。
(l)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等。
(2)滤液I中主要的阳离子是________等。
(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题中信息,加(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________(写化学式)。
(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项,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所以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够共存,错误;B项,在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而本题要求是无色的,错误;C项,碳酸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够共存,错误;D项,在氢离子存在的环境中,三种物质的各个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在A选项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在B选项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是分解反应。在C选项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但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D选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并在反应过程中相互交换成分。
3.【答案】D
【解析】A项,复合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NH4)2SO4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B项,NH4NO3与KCl均是白色固体,不能从外观区分;C项,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化肥。它们是碳、氢、氧、氮、磷、硫、铁、硼、锰、铜、锌、钼和氯等;D项,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4.【答案】C
【解析】A项,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正确;B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正确;C项,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其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错误;D项,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
5.【答案】C
【解析】A项,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搅拌要用玻璃棒,不能用温度计,错误;B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H后的不能和酸反应;合金的熔点通常比它的组成成分的低,错误;C项,硝酸钾同时含有氮、钾两种元素是复合肥;冰和水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是纯净物,正确;D项,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但是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但是最终得到的铁中会有碳,不是纯铁,错误。
6.【答案】C
【解析】A项,在该组中,氢气和稀盐酸不反应,错误;B项,在该组中,锌和氯化镁不反应,错误;C项,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正确;D项,在该组中,二氧化碳和氯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钾不反应,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A项,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则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正确;B项,使用热水器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中毒,错误;C项,含铅汽油的使用能造成含铅化合物的污染,故使用无铅汽油会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正确;D项,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之一是积极开发新能源,正确。
8.【答案】B
【解析】A项,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有白色沉淀产生,有明显现象,错误;B项,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正确;C项,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有明显现象,错误;D项,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有明显现象,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A项,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正确;B项,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正确;C项,由于多施化肥、农药,会造成对水土污染,错误;D项,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正确。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A项,尿素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项,碳酸氢铵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项,硫酸钾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D项,过磷酸钙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所以应选C项。
11.【答案】A
【解析】尿素中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所以应选A项。
12.【答案】C
【解析】A是硫酸;B是硫化钠不含硫酸根;C选项正确;D选项为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13.【答案】C
【解析】A项,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错误;B项,三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错误;C项,硫酸铜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应,正确;D项,氢氧化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错误。
14.【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据此结合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的晶体;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A
【解析】A项,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项,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项,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16.【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 (2)胶头滴管 (3)搅拌,加速溶解 (4)13.8% (5)偏小
【解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树碱样品小于10 g;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17.【答案】(1)HCl Ba(NO3)2 NaCl NaOH MgSO4
(2)MgSO4+Ba(NO3)2===Mg(NO3)2+BaSO4↓ MgSO4+2NaOH===Na2SO4+Mg(OH)2↓
【解析】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形成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白色沉淀;碳酸镁和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
18.【答案】(1)漏斗 (2)Fe2+ (3)调节pH (4)温度 (5)(NH4)2SO4 (6)FeCO3FeO+CO2↑
【解析】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