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定向训练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轴平板货车装有很多轮子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
2、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
A.中医传统的治疗器械——拔火罐 B.高原地区煮食物时使用高压锅
C.C919客机采用大量轻型复合型材料 D.拦河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
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
4、下列物理量中能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密度 B.质量 C.体积 D.压强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6、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7、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 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
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 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8、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9、下列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体温计 C.吸尘器 D.水库大坝
10、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甲,在一档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节目中,实验员正在亲身实践:当汽车被水浸没,该如何逃生(此操作危险,切勿模仿)。工作人员将汽车缓缓浸入水中,坐在车里的实验员尝试推开车门逃生他们用传感器测出了车门受到的外部水的压力,如图乙。如果某个时刻,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则车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我们从图乙中看到,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门打不开,而当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时,车门反而打开了,猜测此时车里______(选填“充满水”或“没有水”),解释此时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______。
2、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______受力面积,而______压强。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肩膀的受力面积______,肩膀受到的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玻璃管内水柱会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著名的 ___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的大小与 ___________、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时,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当他将手指移开时,乒乓球没有下落。该现象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
(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2)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3)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
2、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质量、底面积等各项指标参数如下表所示,若在烧瓶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烧瓶的压强p水;
(2)烧瓶中水的质量m水;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瓶。
质量m(千克) 0.10
底面积S(米2) 2.0×10-3
高h(米) 0.20
容积V(米3) 5.0×10-4
3、高压锅有很好的密封性,基本上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个排气孔,上面套有类似阀门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能把限压阀顶起来,部分蒸汽即从排气孔排除锅外。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是0.1kg,排气孔横截面积约为1.0×10﹣5m2,大气压强为1.0×105Pa.试求: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____( )____
(2)若压强每增加4×103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则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____( )____
(3)若锅盖上再增加一个相同大小的排气孔,在该排气孔上同样也配置一个质量相等的限压阀,则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将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5、为了净化空气,宝坻城区的环卫工人经常用洒水车向路面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满载时装水5t,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取为10N/kg,求:
(1)洒水车与水的总重;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详解】
A.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轮胎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错误;
C.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潜入深水中时,水对人体的压强很大,为了保护人体,所以要穿潜水服,故C正确;
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形成向上压强差,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拔火罐在使用时,由于燃烧消耗一部分氧气,火罐内部的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所以火罐被压在皮肤上,其原理是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在使用时利用限压阀增大锅内气体压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就会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C.相同体积的轻型复合型材料与其它材料比较,由于轻型复合型材料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适合做C919客机的制作材料,故C符合题意;
D.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保证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即大气压支持了水银柱使管内液面高出管外液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A符合题意;
B.质量是指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不是物质的特性,所以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B不符合题意;
C.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C不符合题意;
D.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由知道,三种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重力,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重力,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故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最大。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根据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可知,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橡皮膜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且第二次压强向上,第一次压强向下,故可得出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橡皮膜两次都向内凹可得出,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内部压强是始终存在的,与有没有橡皮膜没有关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A.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C.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和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因p甲=p乙,所以有
ρ甲gl甲=ρ乙gl乙
即
ρ甲l甲=ρ乙l乙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ρ乙;
A.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甲乙切去部分的质量质量差为
根据
ρ甲l甲=ρ乙l乙
故有
整理可得
根据
l甲<l乙
则
所以,可知被切去的质量
故A错误;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把
ρ甲l甲=ρ乙l乙
代入可得
l甲l甲剩余=l乙l乙剩余
根据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l甲剩余>l乙剩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厚度大于乙剩余的厚度,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
因
l甲<l乙,ρ甲l甲=ρ乙l乙
则有Δm甲<Δm乙,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
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
可得
因
ρ甲l甲=ρ乙l乙
可得
因l甲<l乙,故有,即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
B.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吸尘器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尘器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灰尘被“吸”入吸尘器中的,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大坝建的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980 充满水 见详解
【详解】
[1]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水的压强为
[2][3]轿车沉入水中时,水对车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打不开车门,是由于此时水对车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待水进入车厢后,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虽然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此时车里充满水,车内的压强增大了,这样车内外的压强差变小,水对车产生的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减小,于是就可以打开车门。
2、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详解】
[1][2]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所以剪刀、斧头的刃要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3][4]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肩膀受到的压强。
3、变小 上升
【详解】
[1][2]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上升。
4、马德堡半球 海拔高度 不变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将球里面的空气抽出后,球外面的大气压大于球里面的气压,球很难被拉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因此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小。
[3]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是不受实验器材而影响的,故用水和水银实验理论上结果相同。
5、增大 变小
【详解】
[1][2]在气体中,流速越大(小)的位置,压强越小(大)。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而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悬浮在漏斗中不会下落。
三、计算题
1、(1);(2);(3)
【解析】
【详解】
解:(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
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2)正方体甲的体积
正方体乙的体积
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的重力均为G,根据可知质量
则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
(3)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根据,我们可得压强
由,可得
得
答:(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2)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为8:27;
(3)截去的厚度为。
2、(1)1.96×103Pa;(2)0.5kg;(3)2940P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水对烧瓶的压强
p水=ρgh=1.0×103kg/m3×9.8N/kg×0.20m=1.96×103Pa
(2)烧瓶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1.0×103 kg/m3×5.0×10-4m3=0.5kg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水+m瓶)g=(0.5kg+0.1kg)×9.8N/kg=5.88N
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瓶==2940Pa
答:(1)水对烧瓶的压强是1.96×103Pa;
(2)烧瓶中水的质量是0.5kg;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2940Pa。
3、 2.0×105Pa 125℃ 不变
【解析】
【详解】
解:(1)由题意可得,限压阀在排气孔上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2)由题意可得,锅内气体压强的增加量为
水的沸点升高了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锅内温度最高可达
(3)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最大时,限压阀在单位面积受到的最大压力相同,增加一个相同限压阀,限压阀受到的最大压强并不会发生改变,对原来的限压阀无影响,故锅内气压不变,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变。
答:(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2.0×105Pa;
(2)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125℃;
(3)再增加一个相同的限压阀,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将不变。
4、58.8N; 2.94×103Pa
【解析】
【详解】
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9.8N/kg×0.3m=2.94×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2.94×103Pa×0.02m2=58.8N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58.8N,压强为2.94×103Pa。
5、(1);(2)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洒水车与水的总重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则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1)洒水车与水的总重;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