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2.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NaOH B.CaO C.Cu D.CaCO3
4.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6.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溶解食盐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气密性
8.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9.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 D.加入溶液中
10.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B.Na2SO4+BaCl2═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2Fe+3CO2
12.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13.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
A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阻NH4Cl和KC1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6.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H2SO4 + Ca(OH)2 __________ 2 H2SO4 +Cu(OH)2__________
3 H2SO4 + Fe(OH)3__________ 4 HCl + NaOH __________
5 H2SO4 + NaOH__________ 6 Fe2O3 +HCl __________
7 Fe2O3 + H2SO4__________ 8 CuO + HCl __________
9 CuO + H2SO4__________ 10 HCl + CaCO3 __________
17.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化合物的分类。下图实线方框内是化合物的类别,相邻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的一种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请在图中填空。 ___ ; ___ ; __ ; ___
(2)化学反应的分类。下图实线方框内是化学反应的类型,相邻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的一个有水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在图中填空。 ___ ; ___ ; ___ ; ___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
(3)可作补钙剂的是_____。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_____。
19.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海带中富含的_____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海水里还含有大量的氯化钠,通过晾晒海水、蒸发得到粗盐。粗盐中常含有 CaCl2、MgCl2、Na2 SO 4等可溶性杂质和其它不溶性杂质,需进行以下操作:
①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
②写出一个加入Na2CO3 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向过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④过滤后的滤液中除了有氯化钠,还含有什么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
(3)用上述操作中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工业上将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可得到火碱、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1的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650g 生理盐水与 17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
三、推断题
20.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BaCl2溶液与适量K2SO4溶液制备BaSO4。完成实验操作1后,同学们发现自己错把K2CO3溶液当成K2SO4溶液。为了不浪费药品,同学们讨论决定,借助其它试剂与固体A继续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其中试剂B中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整个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操作Ⅱ的名称为__,溶液b的溶质为__。
(4)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__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填“>”“=”或“<“)
21.A、B、C、D、E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E的用途___________(写一种)。
四、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写出A物质的俗称: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除尽CaCl2,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
【方案一】从反应物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
(1)小鹏同学按如图ABC进行实验,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认为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小爽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________。
(3)小静同学进一步思考后,设计了图D的改进装置进行实验:用注射器分别向烧瓶中加入________,通过传感器测得瓶中气压变化的曲线(如图E所示)
①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②800s时,曲线a表示的溶液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
③通过对比曲线a和曲线b________(填“不能”或“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
【方案二】从生成物角度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
(4)取少量的方案一C中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产生上述现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20℃时NaOH和Na2CO3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
NaOH Na2CO3
水 109 21.8
乙醇 17.3 <0.01
(5)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设计实验,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将CO2气体通入________中,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二者发生反应。
五、计算题
24.将40g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100g足量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Ca的相对原子质量:40),试回答:
(1)沉淀质量m= 。
(2)A点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硝酸溶解废旧CPU所得溶液中含有Cu2+和Ag+,用适当浓度的盐酸、氯化钠溶液、氨水和铁粉,按照如下方法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均不同)。
(1)加入过量Fe粉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试剂1和试剂3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3)若向66g物质1中加入100g试剂2后,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60.4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2.C3.D4.A5.A6.B7.C8.C9.C10.B11.C12.C13.B14.B15.B
16.
17. 酸 碱 NaHCO3(或NH4Cl,合理即可) CH4(或NH3,合理即可)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 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
18. ⑤ ③ ④ ② ①
19. 碘 玻璃棒 或; 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过滤之后取滤液加入酚酞,滤液变红说明滤液中有氢氧化钠; 小于 0.9%
20.(1)复分解反应
(2)BaCO3+2HCl=BaCl2+H2O+CO2↑
(3) 蒸发 BaCl2、HCl
(4)=
21. Fe 盐 灭火
22.(1) Na2CO3 纯碱
(2)
(3)没有
(4)增大
23.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也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塑料瓶变瘪 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酸 能 曲线b比曲线a的压强变得更小(或其他合理答案) 产生大量气泡 NaOH的乙醇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或变浑浊)
24.(1)15g
(2)NaCl、CaCl2
(3)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y=21.2g
z=23.4g
原混合物中NaC1的质量:40-21.2=18.8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1%
25.(1)
(2)氯化钠溶液、氨水
(3)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故物质1中铁的质量为:66g-60.4g=5.6g
解:设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x=12.7g
y=0.2g
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0%。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