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 语文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04 21: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单元能力测评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嗫嚅(rú) 凄凉(qī) 萧条(xiāo) 愤慨(kǎi)
B.狞笑(níng) 行贿(huì) 官衔(hán) 钦差(qīn)
C.爵位(jiáo) 忌惮(dàn) 俏皮(qiāo) 作揖(yì)
D.暴躁(zào) 糟蹋(tà) 鲁莽(rněng) 琐肩(xiāo)
答案:A导解:B项“衔”应读“xián";C项“爵”应读"jué”,“俏”应读“qiào",“揖”应读“yī”;D项“莽”应读"mǎng",“屑”应读“xiè"。
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 )
(2)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
(3)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
(4)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
答案:(1)南腔北调 (2)安分守己 (3)挑拨是非 (4)生吞活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是以反映都市生活为主,暴露旧中国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的阶级对立的现代名剧。
B.《放下你的鞭子》是反映抗战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鼓励人民抗战的街头短剧。
C.《钦差大臣》是反映十九世纪苏联官场腐败的讽刺喜剧。
D.《雷雨》与《日出》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答案:C导解:“苏联”应为“俄国”。注意结合历史知识思考。
4.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5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答案: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或者: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而演变成了京剧。 导解:此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概括能力。做此题时要抓住“徽剧与其他剧种”、“融合”、“演变”三个要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C.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D.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答案:C
6.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市长蠢得像一匹灰色的阉马。
B.法官叉开两手,差不多蹲在地上,嘴唇做出一种样子,好像要吹哨。
C.李石清魔鬼般地狞笑着。
D.这几句话像闷雷似的震动了所有的人。
答案:B导解:“好像要吹哨”只是一种情态描写。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7~12题。(16分)
账房穆仁智上,手提红灯,上面有“积善堂黄”四字。
穆 (唱)讨租讨租,
要账要账,
我有四件宝贝身边藏:
一支香来一支枪,
一个拐子一个筐,
见了东家就烧香,
见了佃户就放枪,
能拐就拐。
能诓就诓。
(白)今儿晚上,我们少东家叫我到佃户杨白劳家里去给他办一件事,一件心事,一件不叫人知道的事。少东家给我定下一计,叫杨白劳到我们少东家家里谈谈。(到门边打门)老杨,开门!
杨 谁啊
穆 我,穆仁智。
众 啊 (一惊,王大婶和喜儿急把面盆等物藏起)
穆 老杨,快开门啊!
(杨无法。只得开门。
(穆进来,众哑然。)
穆 (持灯照屋内一圈,喜儿躲在王大婶背后)老杨……(口气异乎寻常地和气)预备好过年的了吧
杨 咳,穆先生,还没动烟火呢。
穆 唔,老杨,麻烦你一下,我们少东家叫你去一趟,有事商量商量。
杨 啊!(惊)这,这,穆先生,我打不起租子,还不起账啊!
穆 哎,不是,这回少东家叫你去,一不打租,二不要账,有要事商量。今几年三十啦,少东家心里高兴,有话好说,有事好办。走一趟吧!
杨 (哀求地)我……穆先生……
穆 (指门)没有什么,走一趟。杨白劳只好走。
7.这段文字选自《白毛女》,它的剧种是_________。(2分)
答案:歌剧
8.试用简短语句概括这一段情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白劳父女正准备做年夜饭,穆仁智带走了杨白劳。
9.文中画线句及括号中的文字是什么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舞台说明。提示人物上下场,说明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10.选段中穆仁智的唱词,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狡诈、狠毒。
11.穆仁智的独白中有这样一句:“今儿晚上,我们少东家……去给他办一件事,一件心事,一件不叫人知道的事。”这里反复渲染“一件事"有何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造成悬念。
12.相信你一定看过电影《白毛女》吧!简要说说在旧社会农民怎样才有出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旧社会,软弱、忍让、逃避,都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只有拿起武器,投身革命,打倒地主阶级,才能过上好日子。导解:结合中国革命让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回答,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9题。(19分)
陈 毅 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 什么 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 不,齐先生对有门化学确实无知。
齐仰之 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陈毅 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 共产党人的化学 唷,这倒是一门新学问。
陈毅 不,说新也不新。从《共产党宣言》算起,这门化学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齐仰之 那么请问,所谓共产党人的化学,研究些什么
陈毅 社会。
齐仰之 社会
陈毅 正是,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化社会;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 这种化学,与我何干 不知亦不为耻!
陈毅 (激情地)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科学也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的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齐仰之 你们真的要办药厂
陈毅 人民非常需要。
齐仰之 希望我也……
陈毅 否则我怎会深夜来访
齐仰之 (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这……
陈毅 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齐仰之 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陈 毅 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齐仰之 (大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13.把符合陈毅性格特点的选项选出来( )(2分)
A.豪爽 直率 风趣 B.胸怀宽广
C.高瞻远瞩 D.勤奋刻苦
答案:ABC
14.把符合齐仰之性格特点的选项选出来( )(2分)
A.言谈风趣 B.政治观念淡薄
C.科学态度严肃 D.清高、固执
答案:CD
15.为文中以下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5分)
(1)不才( )
A.没有才能 B.没有才气
C.旧时谦辞 D.不是天才
(2)建树( )
A.树立起来 B.建设树立
C.建起大树 D.建立功绩
(3)老朽( )
A.衰老陈腐 B.旧时谦辞
C.老气腐朽 D.陈旧一套
(4)伊始( )
A.依靠 B.开始 C.最先 D.起码
(5)礼贤下士( )
A.敬重贤人,以敬礼对待道德高尚的人
B.敬重贤人,居有学问的人之下
C.敬重贤人,屈居有能力、有见识的人之下
D.敬重贤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的人
答案:(1)C (2)D (3)B (4)B (5)D
16.台词含蓄的意思,称为“潜台词”。有丰富的潜台词,才能耐人寻味。阅读剧本,必须理解潜台词,才能读出味来。试写出下边句子的潜台词。(4分)
(1)“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者不少酸性,有时太清高、太固执、甚至看不起别人。 (2)希望齐先生和共产党人的化学能够快速发生反应。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出自典故________,下文齐仰之的对话中与之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2分)
答案:三顾茅庐 枉驾
18.齐仰之为什么说“你们真的要办药厂”而不说“我们” 陈毅为什么回答“人民非常需要”而不说“我们” 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明不同的立场;表明不同身份和不同的思想基础。
19.给选文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夜访
(三)阅读《西安事变》节选,完成20~23题。(15分)
张学良 委员长,在抗日问题上,再不能徘徊犹豫了。否则,全国的抗日浪潮将会把你席卷而去!
端纳 蒋先生若能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大大的伟人。(说着高高地举起手比画着)要是不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的小小的人。(俯身用手在地上比画着)国家的存亡和你个人的安危,都在于今天的决策,希望委员长能慎重地考虑。
周恩来 宋先生,现在你应该谈谈,南京的形势和你们对于讨逆行动究竟持什么态度
宋子文 ①(一怔,看看宋美龄)这……
周恩来 不说清这些,蒋先生可能还寄望于他的几十万军队的威慑力量哩!
宋美龄 (支吾地)这……,现在是在西安,南京的……不去管他了。
周恩来 (一针见血地)如果二位不愿披露,恕我直言了。南京的亲日派们正指挥着蒋先生的几十万军队,打着“营救”的旗子,演着一出加害委员长的戏! ②(二宋大惊)
宋美龄 请问周先生。③您怎么知道南京有“戏”
周恩来 历史的机缘就是如此耐人寻味。蒋先生赖以自豪和用来和我们进行讨价还价的讨逆军,却恰恰在根据日本的旨意,企图取蒋先生而代之。
蒋介石 这……
周恩来 国家危亡在即,家丑就得外扬了。蒋先生,不要再以此威慑人们吧。这既吓不住人民,吓不倒张、杨两将军,更欺骗不了共产党,相反的,倒是给何应钦之流长了威风!
宋美龄 大令。
蒋介石 你们把我弄得名誉、地位、尊严……我还怎么发号施令
张学良 只要你抗日……
杨虎城 我们还是拥护您。
端纳  我们西洋人也赞成。
周恩来 这一点,宋先生很清楚,事变当天,证券市场价格曾暴跌四元停板……
宋子文 马上又回升稳定下来,这是美国朋友帮了忙。
周恩来 法币虽然有过紧现象,但在汇丰银行大力支持下,也很快地安定下来,这是英镑的作用。
端纳 您对于债券之类,还如此之熟悉行情!
周恩来 因为这些经济现象,可以告诉我们,出自自身利益,英美都会改变他们的政策的。蒋先生,此时此刻,该到抉择的时候了!(拿起帽子欲走)
蒋介石 (急切的起身)周先生,您不能走!我……我愿意按你们提出的八条,好好谈一谈。
20.句①舞台说明词中的“一怔”和省略号所提示的潜台词是 ( )(3分)
A.宋美龄不让我讲出来。
B.你周恩来难道了解南京的形势了吗 这下可难以讨价还价了。
C.让蒋介石知道可不得了。
D.我要是不谈,你会把我怎么样
答案:B
21.句②说明词中“二宋大惊”的原因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恩来真的知道南京情况了。
22.句③中的“戏”指的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南京的亲日派们企图取蒋介石而代之。
23.从文中看,蒋介石最终愿意“好好谈一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恩来揭示了南京的“戏”,他明白了利害。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个性就是特色,就是美,就是不同一般。因为个性,生活才生动充实,丰富多样;因为个性,世界才千差万别,美丽多彩。
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可以写人叙事,议论抒情,编述故事等。不少于600字。
答案:【写作指导】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这篇话题作文可以写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也可就“个性”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文】
如此个性
(语文课上,老师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倡发扬自己的
个性,说:“个性是每个人的天性,是最纯真的一面。”)
回家
儿子:妈!我回来了!(砰!门被关上了)
妈妈:(看到儿子满头大汗,洁白的运动鞋如今变成了黑鸭子)今儿又去打球啦 都快考试了,就知道玩儿,看看你的成绩,一塌糊涂!你怎么就不向A学习……人家是自学成才。
儿子:要是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学校不早就破产啦!
妈妈:(十分恼火)成绩要是上不去,以后不准打球!
儿子:妈,打球是我的爱好,您要尊重我的个性!
妈妈:个性 ……
晚饭
爸爸:(看儿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球赛,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关了)吃饭不要看电视,对消化不好。
儿子:没什么大不了的。爸,快开,不然精彩的镜头就错过啦!
爸爸:你的功课做完了没有 赶快吃,吃完饭赶紧复习功课。
儿子:您就让我看完这一场吧!
爸爸:(坚决地)不行!你学习能不能也这么上瘾 你看看A是怎么学习的。
儿子:(不耐烦)又来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和他们一样 我这样做才能显示我的与众不同,我就是我!我有我的个性。
爸爸:(纳闷地)个性 ……睡觉前 (爸爸妈妈来到儿子的房间,要和儿子谈谈。)
爸爸:儿子,你已经这么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我们想知道你心里的真实想法。
妈妈:(赶紧补充)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比如当科学……
儿子:(没等妈妈把话说完)你们俗不俗啊!
爸爸:难道你有更好的理想
儿子:对!我长大了以后,要当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侠客,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那多酷啊!
爸爸妈妈:(异口同声)什么 这就是你的个性 !
旁白:个性是智慧的源泉,是成功的基石,但个性并不是放纵、任性和为所欲为。
【点评】本文选材典型,立意深刻,发人深省。用剧本的形式写成,形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人物身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