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单元能力测评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蹂躏( ) 褴褛( )
蹒跚( ) 黯然( )
( )惑(gǔ) ( )然(shū)
怯( )(nuò) ( )听(1íng)
答案:lìn lǚ pán àn 蛊 倏 懦 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惨绝人寰 鸿篇巨制 孤注一掷 狼狈不堪
B.灭顶之灾 举世闻明 优柔寡断 唯命是从
C.震耳欲聋 仓皇逃窜 头晕目眩 毛骨耸然
D.令人发止 忐忑不安 岿然不动 惊慌失错
答案:A 导解:B项中的“明”应为“名”,C项中的“耸”应为“悚”,D项中的“止”应为“指”,“错”应为“措”。
3.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古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惨绝人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2)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3)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4)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报告文学兼有______和______的双重性特征。
(2)《南京大屠杀》是一篇______ (体裁),作者______。
(3)阿炳,原名华彦钧,无锡民间艺人,世界名曲____________的作者。
(4)《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 (国家) ______作家。
答案:(1)新闻文学 (2)报告文学温书林 (3)《二泉映月》 (4)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
5.(金华市中考)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4分)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②见我空阑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 ”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
(1)第①句中匦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予以订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画线的“直咬牙”语意过重,请换用一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败涂地(一塌糊涂、片甲不留等) (2)“在”应为“再”(3)直瞪眼(直跺脚)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 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答案: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 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7.(黄冈市中考·课改卷)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文后问题。(4分
2010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伫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
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了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1)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黄冈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请写出一位你所知道的黄冈籍名人及其主要成就(毕升除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毕升塑像将伫立中华世纪坛。(2)示例1:李四光,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对地质学研究有杰出贡献。示例2:李时珍,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撰写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示例3:董必武,我国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18分)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张丽钧
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
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 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 ”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初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中考来了。
中考又走了。
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很快,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金榜题名一样高兴。
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将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储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 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赢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地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会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这张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 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
(选文有改动)
8.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地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想被别人看到,也不想让程海察觉到“我”是在有意帮助他,怕伤害他的自尊心。
9.当发现程海仅花去他自己的60元钱时,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反思自己是不是无意中伤害了这个要强的孩子,为此感到内疚。②贫穷使一个孩子变得如此敏感、自闭,“我”为此既伤感又担忧。③程海未能体察到“我”的良苦用心,更未能理解“我”的深深期待。
10.文中三次写到了程海对“我”的感谢。请结合文意,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6分)
(1)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程海)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于“我”对他学习上的帮助,真心地接纳,发自内心地感谢。 (2)虽不情愿却又无法拒绝,为了不伤害“我”,只好委婉地接受。 (3)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心存感激。
1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缘起,又对交换饭卡起了铺垫和衬托(对比)的作用。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12.文章后三段的议论抒情部分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精彩语句。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5分)
读书卡片编号:618类别:散文 篇名:《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作者:张丽钧 来源:(此处不用作答) 内窖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得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摘录示例:而当你明白地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心得体会示例:接纳别人的帮助,领受他人的善心,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17题。(17分)
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
①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个庄严、肃穆、永久值得后代纪念的日子。
②1827年3月26日傍晚6点左右,暴风雨夹杂着几声滚滚闷雷,震撼、席卷了音乐京城维也纳。此时,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谱线上的最后一个休止符。据目击者说,在罕见的雷鸣电闪过后,贝多芬猛然张开了眼睛,举起了右手,望着紧握的拳头,表情十分严峻,好像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统帅,正在命令士兵冲向敌军阵地。
③据说,一个人的死法,往往是他一辈子如何活过来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顶峰和总结。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历程看做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那么,他临死的表现和气度,便是最后乐章的最后几个光辉和弦的长达十几个小节的激越轰鸣。
④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是为了引导后面更为壮丽乐句的崛起,总是充满了新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满了种种的深意和内涵。在凝固的一刹那,一切声音都已戛然而止,然而这正是整个乐曲中最令万千听众肃然起敬、发人深思、教人产生丰富遐想的绝妙地方。从那以后,整整一百六十年过去了。可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类心灵的深处回荡。
⑤在这个世界上,贝多芬是喧腾众口、有口皆_________(bēi)的德国人姓氏之一。这个姓氏所创造的音响世界,就是意味着教人挺起腰板站着生,就是意味着教人昂酋挺立去接受痛苦命运的严峻挑战: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⑥贝多芬音响世界的最大功能是教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气、倔犟和胆识;教精神跪倒的人用独立的头脑霍地站起来;教欠缺意志和自信力的空虚心灵奋发向上。
⑦有一位听众曾说,他热爱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他在里面听到了一种使人思索严肃问题的心理气氛和环境。——多精辟的一段自白啊!或许,迪斯科能让你身不由己,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过,那仅仅是情绪的短暂宣泄。而贝多芬作品则不同,它能在你的内心渐渐积淀出永恒的自信力,而且能升华为一种风雨不蚀的信仰,转变成谁也侵占不去的一座精神财富之山。
⑧似乎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演奏过了,也被世界说过了,那么,现在我们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⑨我们想,只要有道不穷的蓝天、白云、星星、月亮,有倾吐不完的人类命运,有研讨不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就会有永远可讲的贝多芬。别的毋庸赘言,仅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平静的定音鼓开始,然后是木管在D大调上作答,便足以令人恒听恒新。这并不奇怪!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正是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忧虑的结果。
⑩今天,我们每每演奏、欣赏贝多芬的乐曲,都可以被看成是对贝多芬之魂的纪念和崇敬。而一个民族纪念与自己相距一个多世纪、远隔万水千山的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伟人,正是对我民族之魂的刷新和纪念,也正是一种自信心的强有力表现。
让贝多芬所创造的音响世界的壮美,不断丰富、滋润和启迪我们的内心世界,给我们以思想的亮光和精神上的热量吧!
13.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2分)
(1)戛( )然而止 (2)有口皆( )(bēi)
答案:(1)jiá (2)碑
14.第⑤段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宋朝词人________《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李清照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5.将“孔子、莎士比亚、曹雪芹、老子”依次填人第⑨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填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老子 孔子 曹雪芹 莎士比亚 按照人物生活时间先后顺序和先中国后外国的顺序排列
16.第⑨段中说贝多芬的音乐“令人恒听恒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正是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忧虑的结果
17.作者所说的“贝多芬之魂”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贝多芬之魂”属于全人类 请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贝多芬之魂指其音乐充满新奇的创造力、想象力。给人以勇气和胆识,使人精神站立和奋发向上。第二问:①它对人类的作用。如: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类心灵的深处回荡。②它对人类的意义。如:已成为一座全人类精神财富之山。
(三)(宁波市中考·课改卷)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5分)
奠扎特的力量
马永恒(译)
①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纪念他。而在过去十年中,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
②为什么莫扎特的乐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巴赫、贝多芬或是肖邦呢 美国一位研究癫痫症的神经科医师约翰·休斯认为,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研究表明,80%的癫痫症患者因为病房内播放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其痉挛的强度减弱,频率降低,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一一白费蜡。
③约翰·休斯认为,其奥妙在于莫扎特乐曲中旋律重复的独特方式。莫扎特乐曲中的旋律每20~30秒重复一次,这恰好与我们的脑电波及人体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有着几乎一致的频率。于是,莫扎特乐曲中的节拍能够对癫痫病人大脑中不规则的电波起到纠正的效果。他接着解释说,癫痫病人在病情发作时是完全昏迷的。可见,莫扎特的乐曲对大脑有直接影响。
④莫扎特的乐曲可以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现象,是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在聆听莫扎特乐曲10分钟后,可以在智力测验中拿到更多的分数。同样,反复并持续听过莫扎特某一段交响曲的老鼠,在一个复杂的容器中找列出口的速度,要比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老鼠快得多。
⑤此外,莫扎特的乐曲也能够对孤僻症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麦乐佳顿的女儿是个孤僻症患者,医生对她采用了音乐疗法。她接受治疗时使用的耳机是经过改装过的,这种耳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震动头部骨骼的方式传导乐曲。莫扎特的乐曲会给患者的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这样,借助音乐的力量,改善了患者与别人交流的能力。麦乐佳顿起初对此种疗法抱有怀疑,但是现在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⑥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正在为一幅作品的创作而烦恼时,突然失去灵感,完全无法使用蓝绿两色。她也接受了音乐治疗,取得了很大疗效,蓝绿两色又一次回到了她的画板上。后来她说,莫扎特乐曲的效果实在太惊人了,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她感叹:“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
【相关链接】
莫扎特命运坎坷,但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有受到损害,只凭着坚定的信仰,像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曲安慰自己,安慰别人。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见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
(摘自傅雷《独一无二的莫扎特》)
18.文章第①段说:“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这里的“神奇疗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治疗癫痫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可以对孤僻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使艺术家找回失去的灵感。
1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其”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此种疗法’’在文中指_______。(2分)
答案: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音乐疗法
20.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1)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他作曲家的乐曲对治疗癫痫症效果不佳。(2)准确地说明了音乐疗法见效快,效果好。
21.文章第⑥段中,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说:“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加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艺术家失去灵感时,莫扎特温馨甘美的乐曲抚慰了她,让她很快找回了灵感。
三、作文(50分)
22.要想做一个好记者,不仅要热爱生活,还得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仔细观察你周围的生活,然后写一篇作文介绍你所熟悉的生活。
要求:①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内容不限;②自选文体,自拟题目;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写作指导】此题所给的取材范围相当广,实际上我们可以写我们熟悉的一个人或者熟悉的一个地方;可以介绍一个性格特点鲜明的人,或者一个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人,或者你居住、生活、学习的场所……不管写人还是写景都要抓住它们的特点。
【例文】
绿满校园
如果你一年四季都到我们学校——察哈尔路中学来参观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学校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它总是绿的。
春天,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杨树的新叶圆圆的,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桃。悬铃木树杈上那鼓圆了的芽苞,也慢慢地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淡紫色的小喇叭。花坛里,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仿佛无数只热情的小手,在向你招手致意。各种树儿都穿着绿装,披着融融春光,迎着悠悠春风,翩翩地舞出婆娑的倩影。
夏天,校园是一片浓绿。悬铃木伸出宽大的叶子,在校园上空撑开了一把巨伞,遮住了直射的阳光,整个校园,绿茵茵的。抬头向上看,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变成了一片青雾,微风一吹,青雾缭绕,令人神清气爽,飘然欲飞。
如果说春、夏的校园绿得新鲜、妩媚,那么秋、冬的校园则绿得深沉、苍劲。当秋风吹来时,虽然杨树叶落了,但树仍是绿的,它抖动着长长的枝条,似乎不愿脱去身上的绿装。悬铃木的阔叶尽管一片片地离开了树枝,但它们却没有枯黄,像一只只绿舟一样,在空中荡来荡去,直到静静地躺下,还要遮住遍地的枯草,为校园铺上一张绿毡。
当严冬来临,杨树、悬铃木树和小草都无可挽回地凋零之后,整个校园的绿色集中在那几株傲雪的松树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教室前面的那棵冬青树,伸展着绿得发亮的叶子,仿佛要把自己的绿色献给校园。一见到那北风吹不动、大雪盖不尽的松树,你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赞叹。也许有人会嫌这时的绿色太少了,不引人注目。但是,当你在冰雪中看到那松树苍翠的枝叶前,难道你就感受不到温暖,看不到希望吗 难道你不觉得,尽管冰封雪压,它那青春的血液照样在流动,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吗
我们的校园是绿的,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绿的。然而,最动人的绿却在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吮吸知识的泉水,在园丁的抚爱下,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四季如春,生机勃勃;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时时处处弥漫着绿的芬芳。
呵!好一个绿色的世界啊!
【点评】作者抓住校园一年四季的“绿”,既展示了校园的可爱,也表现了作者内心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当然,同是“绿”,各个季节又有不同的特点。春天是“嫩绿”,夏天是“浓绿”,而秋冬则绿得“深沉”、“苍劲”。这“绿”给校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拿“浓绿”来说,作者集中写了悬铃木“宽大”的叶子撑开的“巨伞”,整个校园“绿茵茵”的一片,还细致入微地写了“阳光透过茂密的叶子,变成了一片青雾”,使人“神清气爽,飘然欲飞”,可见,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浓绿青雾之中。即使到了“严冬”,杨树、悬铃木和小草都“无可挽回地凋零”了,校园的绿还可以集中体现在“那几株傲雪的松树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看到它们,就让人看到了“希望”,感到“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这就是“绿”的神奇力量所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