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31 22:56:3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体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知道中国在交通、通信方面的进步。
3.结合实际,感受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变化
知识结构
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视频导入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旧中国的难民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
自行车
手表
收音机
缝纫机
6、70年代“四大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90年代
“四大件”
21世纪新“四大件”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女式职业休闲装
女式职业装
时装表演
男式西服及其搭配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粮油定量供应,食品结构单一,有的甚至还没解决基本温饱
改革开放后:吃饱→吃好,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科学卫生。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等
改革开放后:地铁、出租车、私家车、动车、飞机、轮船等
休闲娱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交通条件很落后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
交通事业的发展 铁路
公路
民航
城市
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建密集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多层次的铁路网基本形成。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2月)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广覆盖的公路网建立起来。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2月)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港珠澳大桥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首都机场T3航站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信事业的发展 电信
互联网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5G技术领先全球
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2017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提升至96.3%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购物方式多样化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支付方式多样化








支付宝


微信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影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思考: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3)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迅速发展
4)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