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欧姆定律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1-20 16:14:55

文档简介

《欧姆定律》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用电路分析的思想将复杂电路转化为简单电路和基本电路。
3通过对方法的归纳,学生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思维发散与收敛训练中体会中考复习中的常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引入:利赫曼(1711~1753)是俄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得知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后也决心投入征服雷电的研究,他在自己家中建造一座“岗亭”,用其上的金属杆作“检雷器”,来测定云是否带电。他不放过每一次暴风雨,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连忙赶回家去,不幸在试验时,遭雷击殉难。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请你想一想,为什么雷电会使人致死?
为什么富兰克林在实验时没发生这样的悲剧?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那么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之间到底有什么数量的关系呢?
引出欧姆定律
第一步:展示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提设置:
(1)这是什么定律的内容?其表达式是什么?

I=U/R
(1)在阐述欧姆定律时,要注意“逻辑”关系。
例1.将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得到 R=U/I,关于此式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2)应用公式时,要注意:
ⅰ、单位要统一:U — V、R— Ω、I— A
例2、一根导体,在它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5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到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mA,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ⅱ、三量要注意“同段性”、“同时性”
例3、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Ω,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乙灯两端的电压?
对公式的理解:
a、b之间的电压是多少?
灯乙有什么现象?
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如果你是富兰克林,根据你知道的知识,你会怎样制作避雷针?原理是什么?
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
过渡衔接
(3)我们知道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谁能将它的实验原理图画出来,展示给我们大家进行分享?
第二步:在学生画出的原理图(如图1)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后,再次进行问题设置:
(1)这个电路图作为实验原理图我们还可以完成哪些实验?请同桌相互讨论后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将学生所讨论得出的实验名称展示在黑板上: 
实验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3: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4: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可能还会出现实验5:伏安法测用电器的电功率,对此要即使激励)
由于几个实验中都用到了滑动变阻器,几个实验都要进行了多次测量,但是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多次测量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学生易产生一些混淆,在此必须进行问题设置
问提设置:
(1)几个实验中哪些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分别控制了什么物理量?(实验1、2、4中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几个实验中都用到了滑动变阻器,它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相同吗?若不同,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实验1、4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2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实验3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值,得到多组数据,以便求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 ) 
(3)几个实验中都进行了多次测量,每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吗?若不同,他们各自目的是什么? (答:在实验2、3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录求规律,在实验4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第三步:实战演练:
(2010·台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伏,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欧,小柯应选择两电表的量程分别为( )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3A)、 电压表(0~3V)
D. 电流表(0~3A)、 电压表(0~15V)
(2010·广东)下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__ Ω。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中的电流是________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__Ω。
欢迎把你学习中的疑惑提出来分享,讨论!
板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目的是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缺陷与错误,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更加全面并使之系统化。对于中考,它更是良好教学成果的必要保证。所以复习在初三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复习课的内容往往因缺乏新鲜感而提不起学生兴趣,学生常说上复习课"没意思"。教师也认为复习课难上,有一个原因是觉得复习课主要是复习巩固,或训练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为此,常采用讲解式教学,使学生感到没新鲜感,大脑常处于抑制状态,上复习课"没意思"。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兴味索然,造成复习课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现状。起不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更不用说完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技能了。
那么如何让复习课活起来?方法有好多,其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让复习课活起来。构建科学复习课的新模式,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复习课不是单纯给学生纠正错题,也不是机械式的重复知识,更不是教师放松、学生考试的测验课。复习课应在认真分析学生知识缺陷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的例题,开展深刻的问题剖析,举一反三,使学生掌握系统科学概念、掌握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设兴趣情境,以"趣"引思 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科学问题, 改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或故事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积极思考,应用知识。
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几乎所有的电学计算和实验都要运用到欧姆定律,尤其是近几年中考.命题者在注重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了物理技能、物理方法和数理思想的考查,试题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下面,重点谈谈欧姆定律实验探究题.
重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新问题
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了解基本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从而提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是怎样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究竟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到最后处理实验数据和讨论交流,得出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U/R.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通过典型但难度不大的例题,一步步引导。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以及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短路等平时不大懂的现象。
课件20张PPT。欧姆定律复习利赫曼(1711~1753)是俄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得知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后也决心投入征服雷电的研究,他在自己家中建造一座“岗亭”,用其上的金属杆作“检雷器”,来测定云是否带电。他不放过每一次暴风雨,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连忙赶回家去,不幸在试验时,遭雷击殉难。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请你想一想,为什么雷电会使人致死?为什么富兰克林在实验时没发生这样的悲剧?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     。欧姆定律德国科学家欧姆 在1827年得出了如下结论:  (1)这是什么定律的内容?其表达式是什么?I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A); 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V);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 (Ω);欧姆定律表达式:注意:(1)在阐述欧姆定律时,要注意“逻辑”关系。(2)应用公式时,要注意:ⅰ、单位要统一:U — V、R— Ω、I— Aⅱ、三量要注意“同段性”、“同时性”(3)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条件控制:
a、保持__不变,改变__,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b、保持__不变,改变__,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某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表1、表2实验数据。比较表1数据,可得什么结论?比较表2数据,可得什么结论?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我们知道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谁能将它的实验原理图画出来,展示给我们大家进行分享?

AV此电路图作为实验原理图,我们还可以完成哪些实验?请同桌相互讨论后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实验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3: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4: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5:伏安法测用电器的电功率R  开动脑筋想一想!例1.将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得到 R=U/I,关于此式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但电阻值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等。
D例2、一根导体,在它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5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到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mA,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25020例3、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Ω,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乙灯两端的电压?例5. 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应该是6V。但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8V,要把这个电铃接在这个电源上,并使它正常工作,应怎么办?a、b之间的电压是多少?如果电源电压超出安全电压,灰太狼会有什么反应?乙例4.站在高压输电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的原因是( ).
A.鸟是绝缘体不会触电
B.鸟的耐压性强不会触电
C.高压线外层有绝缘层
D.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两爪间电压很小D利赫曼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如果你是富兰克林,根据你知道的知识,你会怎样制作避雷针?原理是什么?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2010·台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伏,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欧,小柯应选择两电表的量程分别为(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3A)、 电压表(0~3V)
D. 电流表(0~3A)、 电压表(0~15V) 中考题不过是浮云A(2010·广东)下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__ Ω。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中的电流是________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__Ω。
100.63.33请试着把欧姆定律的知识要点总结的易懂易记。如果没有变阻器,我将如何保护你,电流过大怎么办,仪器是否要珍惜?
也许考到某一题,应用欧姆的定律,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电路图设计!
简单的欧姆定律,其实很给力,电流电压同时成正比。
保持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同样滑动你。
选择题计算题,IUR的关系,有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