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看图识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非坦途,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走过一些弯路。社会主义建设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艰辛前行。
(1)看一看: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
(2)想一想:如何理解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发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与推广示意图
问题导引:从图中看,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读图指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示意图
(1953-1956年)
问题导引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城市有何特点
4.1958-1965年成就示意图和1966-1976年成就示意图
问题导引:观察两张地图,将1958-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5.读图并回答问题。图中方框处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在每一地名写出一个成就来。
长春: 沈阳: 鞍山: 武汉:
6.观察下边图片,回答问题。
(1)【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5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他们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请你分别写出他们的姓名及英雄事迹。
(2)【成就篇】下图是什么时期的成就?图三、图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感悟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取得这些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两条即可)
7.某班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几幅图,并就此展开讨论与学习。
(1)图一中所反映在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什么制度?
(2)观察图二,“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分析图三,凤阳县农民为什么能够喜获丰收?
(4)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图片归类。(填序号)
①反映三大改造的是:
②反映“一五”计划交通运输业成就的是: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铁人” “两弹一星”元勋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铁人”、“两弹一星”元勋分别是谁?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9.下图中的文件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10.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为我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写出图二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_________。写出图三获得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2)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图四是__________。图五是__________,图六是__________。
(3)写出图七、图八的两位战斗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些民族脊梁拥有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答案:(1)历史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2)理解: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的时期。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经历过严重的曲折,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但是经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建设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等。因此在曲折发展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重要经验,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解析:(1)根据图片材料“三面红旗”、“猪羊肥大赛黄牛”、“全民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期间空荡荡的工厂”、“1958年《人民日报》头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 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的时期。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经历过严重的曲折,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但是经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建设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等。因此在曲折发展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重要经验,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2.答案:变化: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第一小问变化,依据图示中20世纪50年代实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集体化生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答案:主要是对各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解析:结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示意图可知,对主要是对各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改造方法、形式、地位变化方面概括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城市有何特点。
4.答案:1958-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成就,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类:①钢铁: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②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原油和石油自给。③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从无到有。④交通方面: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⑤科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解析: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成就,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建设成就,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类:①钢铁: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②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原油和石油自给。③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从无到有。④交通方面: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⑤科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5.答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或第一机床厂(二选一)。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武汉:长江大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据此可知,在“长春”处填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在“沈阳”处填写“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在“鞍山”处填写“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在“武汉”处填写“长江大桥”。
6.答案:(1)抗美援朝。图一: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图二:邱少云,严守纪律,直至被大火烧死。
(2)两幅图片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1)“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英雄楷模和抗美援朝有关。“姓名及英雄事迹”,依据图一信息可知: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依据图二信息可知:邱少云,严守纪律,直至被大火烧死。(2)“成就”,依据图三和图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幅图片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角度说明。(3)“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
7.答案:(1)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2)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实行了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① 图二、图四;② 图五、图六
解析:(1)依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全国分批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人民。故问题一:图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问题一:依据图片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贫苦农民缺乏生产资金与农业技术,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国家把个体农业户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就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在安徽凤阳县最早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的积极性,取得了丰收。(4)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农业方面国家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业方面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用赎买的方式,实现了和平过渡。故图一图四反映三大改造。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我国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建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故 图五、图六反映了“一五”计划交通运输业成就。
8.答案:王进喜,邓稼先;艰苦奋斗精神。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人”是王进喜,“两弹一星”元勋是邓稼先。他们身上体现出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乐于奉献;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
9.答案:第一届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标志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答案:(1)图一钱学森、邓稼先;图二袁隆平;图三屠呦呦。
(2)图四是王进喜;图五是焦裕禄 图六是雷锋
(3)图七是邓世昌;图八是黄继光
(4)无私奉献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1)第一问:图一反映的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邓稼先、钱学森等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可以有效治疗疟疾,为人类健康作出突出贡献,从而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四反映的是王进喜,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五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六是雷锋。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七是邓世昌,他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八是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开辟出生命通道。(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民族脊梁有的是国家科研先锋,有的是创业年代英雄,有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他们共同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家无私奉献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