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1 09: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看图识史
作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市,上海通过和平赎买方针、公私合营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典范。
看一看
(1)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些公司、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
(2)任选一个公司或企业,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考察,梳理其发展历程,思考这些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2.看图识史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共十二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看一看:请将上述重要会议与主要内容连线。
(2)想一想:从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这一理论体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材料中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什么变化趋势?
(2)小明同学观察了材料后,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厦门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下图年代尺的信息,结合所学回答。
(1)请将图中1、2补充完整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那些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
B.“龙头”带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
(2)据图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推进过程在方位上的特点。
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与图一有怎样的联系?
(3)图片一这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7.我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中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说说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中颁布法律文件是什么?据图二可知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你认为人民公社这种做法正确吗?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还有什么?
(3)由图四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4)请你根据所给的五幅图,就党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8.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建设成就示意图
问题导引:改革开放以来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9.观察下图,据图回答。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把以下建设成就对应的字母代号填到地图相应的方框内。
A、1990年建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B、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2)据图观察,请把图例两处空白填写完整?(请将答案填写在地图图例上)据图指出经济特区的共同原因?
10.看下图:请回答
(1)图1、图2、图3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分别是?
(2)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三次巨变”,请问“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3)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请你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答案:(1)从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例如:永安公司,中国近代最大的百货公司 ,商业老字号之一。由大洋洲华侨郭乐等人创办,1918年上海永安公司开业 ,主要经营环球百货,组织土特产出口;至20世纪30年代,永安公司跃居上海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之首,在中国和世界享有良好声誉;五卅运动抵制洋货,永安公司便开辟国货货源,并参加罢市,“八 一三”事变时,永安公司虽被日军炮弹震碎了全部的门窗玻璃,依然捐献钱物,支持抗战;1956年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 ;1966年实行国营;1969年改名上海第十百货商店;1988年在改革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商场进行全面改建和装修,同时更名为上海华联商厦;2005年4月,该商厦重新起用旧称“永安百货”。永安公司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同时代特征,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永安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30年代,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永安公司参加罢市、捐献钱物,支持抗战,在建国后的三大改造中,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由私营公司转变为国营机构,改革开放后,永安公司再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改革创新,谋求发展出路。
解析:(1)依据题干“作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市,上海通过和平赎买方针、公私合营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典范”及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图片提供的上海砂纸厂、永安公司、上海新生搪瓷厂、上海市电影放映公司,选择自己比较拿手的公司或企业,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考察,理清公司或企业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司或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的时代特征即可。
2.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连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答案:(1)不断增长。
(2)不同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解析:(1)根据“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可知,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厦门实行了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因此,不同意小明的说法。
4.(1) 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它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发展观是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答案:(1)上框填B,下框填A。
(2)特点:按照从南到北,自东向西的方向开放。
解析:(1)根据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七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根据国务院2019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面积 35.8万平方公里。故上框为B长江三角洲,下框为A海南岛经济特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按照从南到北,自东向西的方向开放。
6.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2)1978年的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政治上: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解析:(1)根据图一的内容可知是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2)根据图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知反映的是1978年的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的崇拜,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可根据所学从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进行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7.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化)。
(2)不正确;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3)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党制定政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解析:(1)根据图一“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证”结合所学可知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中颁布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图二可知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化。(2)根据图三可知做法不正确,因为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结合所学可知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还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3)根据图四“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的责任制的内容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4)根据材料中我党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对党制定政策的感想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方面分析。
8.答案: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9.答案:(1)左B右A
(2)上填:经济特区;下填:沿海经济开放区
原因:临海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等等。
解析:(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位于沿海地区,右框是上海。重庆位于内陆沿江地区,左框处是重庆。(2)根据“珠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框应填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根据“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框应填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开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都临海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等等。
10.答案:(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3)有远大的志向,远大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怕艰难险阻,一心为民着想,为了实现理想奋斗不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分别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第二次巨变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第三次巨变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人民“富起来”。(3)开放性设问,结合三位伟人的卓越贡献,围绕他们的精神品质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有远大的志向,远大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怕艰难险阻,一心为民着想,为了实现理想奋斗不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