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3)名著
1.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____________(填职业)的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2)“小萝卜头”是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
2.填空题,补全下列人物。
故事情节
汴京城(1)_________卖刀 放冷箭(2)_________救主
(3)_________活捉史文恭 徐宁大破连环马
3.名著中有很多与“水”相关的人和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任务。
书名 文段 与水的关联 相关人物及内容理解
《西游记》 好 A ,抹抹脸,抖擞精神,双手拿钯,到河沿,分开水路,依然又下至窝巢。那怪见他执钯下至,喝道:“慢来!看杖!” 水中激战, 打成兄弟。 ①文段中A是___________, ②“那怪”是___________。
《朝花夕拾》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故人溺水, 意外身亡。 ③文段中的“他”指___________,④看似平淡的句子透出作者对“他”___________之情。
《海底两万里》 就这样一连好几次,他浮出水面后,又重新潜入水中,每次最多采集到十来只珠母。 水中采珠, 险象环生。 在采珠人遭鲨鱼袭击时,⑤___________主动相助。
《儒林外史》 “我因素日里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 水上闹剧, 丑态毕现。 ⑥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⑦“这一料药”其实是___________,⑧“我”这么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从年幼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_______》,《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______(地名)学医时的生活,其中的“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的想法。
5.名著阅读。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
选文出自《_________》,原名《旧事重提》,创作于1926年,作者是________。这部作品集是作者的唯一一部________(体裁)集,全书共计10篇,外加一篇小记、一篇后记,这段文字出自其中的《___________》。
6.同学们在阅读《朝花夕拾》的时候,发现作品中有“小鲁迅”“大鲁迅”两个视角,老师和同学们作了如下的梳理总结,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填空。
《朝花夕拾》中之所以有两重视角,是因为它的体裁是(1)__________散文。一个是过去生活中的鲁迅。那是一个在百草园戏耍、在三味书屋读书和坐在日本仙台的教室里听讲课的鲁迅。这个鲁迅以当年特有的方式观察、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所以有童真、好奇的一面。一个是现在生活中的鲁迅。他从北京到厦门一路奔走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他是大学教授和新文化的启蒙者。各种各样的经历、感受都会影响他,这个视角写的多是对往事的怅惘和对现实的(2)__________。用两个视角写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是(3)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他献出了他拥有的一切,到了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之时,正当胜利的浪潮把他推上创造幸福生活的顶峰,他却被击中了。他没有马上倒下,而是像一个魁伟的战士,咬紧牙关,追随着胜利进击的无产阶级的钢铁大军。在耗尽全部精力以前,他没有离开过战斗的队伍。现在他身体垮了,再也不能在前线坚持战斗。唯一能做的事是进后方医院。
文段(1)的“他”是《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人物名)。
(2)A慌忙放起妇人来,便问:“我看你夫妻两个,也不是等闲的人,愿求姓名。”那人便叫妇人穿了衣裳,快近前来,拜了都头。A道:“却才冲撞,阿嫂休怪。”那妇人便道:“有眼不识好人。一时不是,望伯伯恕罪。且请去里面坐地。”A又问道:“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如何知我姓名?”那人道:“小人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
文段(2)中的A是____________(人物名),文中所描述的情节是____________。
8.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 国(填国别)记者 (人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 ”,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9.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_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阅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你根据下面有关出身与家庭、外貌形象、成长经历的材料,分别写出材料中的“我”“他”指的是谁。
A.我于一八八六年出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叫马鞍场的村子里。我家是穷苦的佃农。为着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们租了二十亩田。(____________)
B.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____________)
C.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参加宴会,他的父亲把他也带去了。做父亲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儿子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儿子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____________)
11.名著阅读。
A组:《阳光在远处》《向太阳》《太阳的话》《给太阳》
B组:《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土地》
这两组诗歌都选自《__________》(书名)。意象是诗中寄寓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________(选A或B)组诗歌均以“_______”为意象,象征了_____________。
12.《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一位自幼父母双亡的英国女子_________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_________的女性形象。
13.《儒林外史》是清代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体裁)。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_________”的不同态度,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_________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14.阅读《简·爱》选段,回答问题。
红房子是间空余的卧房,难得有人在里面过夜。其实也许可以说,从来没有。房子里难得生火,所以很冷;因为远离保育室和厨房,所以很静;又因为谁都知道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显得庄严肃穆。
选段中的“红房子”是_________去世的地方,他的遗体曾经在这里让人瞻仰,他的棺材由殡葬工人从这里抬走。从此以后,这里便始终弥漫着一种阴森森的祭奠氛围。简·爱被关在红房子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A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A,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A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1)文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人民艺术家”_________,原名是_________。
(2)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__(填人名),这是A第_________次买车?这辆车的最后结局是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人力车夫;有一辆自己的新车(洋车);虎妞
(2)红岩
解析: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祥子是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虎妞是祥子的妻子,难产而死。小萝卜头是《红岩》里的一个人物。他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
2.答案:(1)杨志
(2)燕青
(3)卢俊义
解析:考察学生对《水浒传》情节把握的能力,重点情节应牢记。
3.答案:①A是猪八戒,②“那怪”是沙悟净(卷帘大将)。
③“他”指范爱农,④表达了作者对他溺水而亡的震惊、悲痛之情。
⑤尼摩船长。
⑥“我”是严贡生,⑦“这一料药”其实是云片糕,⑧严贡生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敲诈船艄公,赖掉船费。
解析: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掌握。
①“双手拿钯”“他执钯”“看杖”可知A是猪八戒,“那怪”是沙悟净(沙僧)。此情节是:唐僧师徒来到流沙河后,八戒、悟空去战妖怪,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吒与悟空同去。木吒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猪八戒,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生的猪头人身,体型肥胖硕大,皮肤黑灰,獠牙长出嘴外,外形丑陋吓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精通三十六般变化。降魔宝杖是沙悟净的兵器,原是上界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为妖,在流沙河兴风作浪。
②结合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理解可知,此文段出自《范爱农》,文段中的“他”是指范爱农,原著中写道“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范爱农是凫水的高手,即使醉酒也不至于溺水而亡,所以这里看似平淡的句子透出作者听到范爱农溺水而亡的消息后极度震惊与悲痛心情。《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是个性格倔强、落落寡欢、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
③根据原文所写“这时,我看见一个巨大黑影出现在采珠人头上,原来是一条巨鲨。我吓得要死。这只猛兽目露凶光,斜刺着向采珠人冲去。采珠人往旁边一闪,虽然避开了鲨鱼那长满尖利牙齿的血盆大口,可却被鲨鱼的尾鳍打在胸口上,一下子翻倒在水中,晕了过去。鲨鱼掉转过身,想把采珠人拦腰咬断。就在这危急时刻,蹲在我身边的尼摩船长霍地站起身,举着短刀,径直向鲨鱼扑去。鲨鱼发现了尼摩船长,立即转过身子,迅速地向船长冲了过去。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尼摩船长当时的英姿……”可得知:尼摩船长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
④《儒林外史》第六回说严贡生在省城为二儿子娶亲。当日,明明行情价八钱银子一班的“吹手”,他硬是只给下人二钱四分命其去请。……走时雇了两只高要当地人的船,说好船费十二两银子,到达后一次性付清。而将到之前,严贡生忽然一时头晕、两眼昏花起来,自己开行李箱拿出一方云片糕。吃了几片方觉好些,剩下的就搁在船板上不问。那掌舵的看见以为严贡生不要了的,竟顺手一片片送嘴里吃了。船家这一行为正中严贡生下怀。到高要县一靠岸,船家讨喜钱,严贡生便开始了他的表演。然后反倒要船家赔几十两银子,船家差点没吓晕过去。严贡生不依不饶,嚷着要写帖子将人送到汤老爷衙门去打板子。不用说,船家只剩磕头求饶的份儿,哪里还敢要什么船费,眼睁睁地看着严贡生一行人走远了。可知“他”是指严贡生,“这一料药”是云片糕,严贡生施展出惊人的表演才华,为的就是赖掉船家十二两银子的船钱,佯装晕病,把普普通通的云片糕说成是治疗晕病的灵丹妙药,故意让船家吃下去,反要船家陪他几十两银子。目的是赖掉船费。
4.答案:朝花夕拾;仙台;弃医从文
5.答案:朝花夕拾;鲁迅;散文;五猖会
6.答案:(1)回忆性;(2)批判(反省、剖析、讽刺);(3)为重现的“朝花(为回忆)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丰富了文章的主题意蕴(表达更深刻)在童年的拥有和成年的失去的对照中,文章的潜在主题凸现出来(表达作者对童年永逝、快乐不在的人生感叹);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7.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2)武松;大闹飞云浦
8.答案:美(美国);埃德加.斯诺;“土匪聚集的地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考查。这部作品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9.答案:(1)《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
(2)长征
解析:(1)考查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1937年10月的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该书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本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其中书中写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的“这次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1933年——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经过一年奋战,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
10.答案:A.朱德
B.毛泽东
C.贺龙
11.答案:《艾青诗选》;A组;以太阳为意象;象征了光明、自由、和平、胜利和美好理想等(B组,以土地为意象,象征了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和困苦的下层人民)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及理解诗歌的意象。题干中已经对意象进行了解释。A组诗题中可以看到,它们共同描写的事物是“阳光”“太阳”,而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因此它象征的是:光明、自由、和平、胜利和美好理想等。B组诗题中可以看到,它们共同描写的事物是“土地”,而“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地方,它往往象征祖国和人民。
12.答案:简·爱;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13.答案:吴敬梓;长篇小说;功名富贵;古代讽刺小说
14.答案:里德舅舅(或者里德先生);简 爱的表哥约翰 里德无缘无故地打骂简 爱,简·爱终于不再忍受,竭力反抗,与约翰 里德厮打在一起,并大骂约翰·里德。
解析:根据对名著的阅读简洁作答即可。要将情节交代清楚,不要出现错别字。
15.答案:(1)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2)祥子(或“骆驼祥子”);一;被大兵抢走
解析:(1)根据文段内容可知,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2)注意识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故事情节等。此文段是祥子第一次买车,最后车被大兵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