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3)
1.名著阅读。(任选一个人物作答)
米兰·昆德拉说过,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
法国作家大仲马也说过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祥子(《骆驼祥子》)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其中两篇文章都提到了衍太太,她可以说是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噩梦。请你结合文本中的某一情节,概括衍太太的性格特点。
3.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4.读下面《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选段,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名著阅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象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1)选文选自选文选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片段。
(2)上面语段中,这位开方的陈莲河先生给我父亲配置的药引是什么?父亲因庸医延误病情而死,这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学校拟开设“榜样的力量”名人专栏。请你根据下列材料,为入选专栏的袁隆平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突出袁隆平的事迹和品质,语言简洁有感染力,运用第三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用一千多个品种,进行了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他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上了饱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人类,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但他工作非常严谨,事必躬亲,把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农田里。即使在90岁高龄,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看看。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学校将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以下是校团委发出的活动通知初稿,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通知
全校同学:
为激发莘莘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丰富文化自信,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请大家准时光临。
校团委
2021年6月28日
7.学习完本课后,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读诗句,说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
②“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
(2)[读名句,说启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读诗句,猜人名]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
“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4)[读诗歌,谈感悟]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实验中学某班开展“天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我宣传】为营造氛围,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我主持】在诗歌朗诵会上,李明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璇同学接着朗诵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3)【我修改】活动中,有位同学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请你修改上联,使其工整。
上联:回忆峥嵘岁月,山川都在悲哀低吟,漫长的黑夜何时能到尽头
下联:看锦绣大地,江河歌唱,喜气洋洋
(4)【我展示】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你最喜欢的爱国诗句,并注明诗人。
9.按要求作答。
今年春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当面向父母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父母。在这个属于团圆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怎样表达对父母的孝心?谈谈你的看法。
10.综合性学习。
(1)【认识鲁迅】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宽对即可)
材料一 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 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推荐语。(30字左右)
你推荐的作品:_______________
你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
(3)【汲取精华】要求同学们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示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想通过努力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食其力,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是祥子的希望。烈日下拉车,暴雨中拉车,祥子一直用他的勤劳和坚忍在等待新生活的开启。然而“三起三落”的经历、小福子的去世,让祥子希望落空,无所期待,他开始自暴自弃,迷失方向的祥子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的人生从此失去意义。
B示例: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情感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他之所以能忍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因为他心中始终坚守“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信念,他心中有一个方向,并愿意为之奋斗,为之献身,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特别的意义。
2.答案:衍太太是封建时期典型的市侩形象。她愚蠢、自私自利、心术不正,让人心生厌恶。她怂恿我拿母亲的钱买东西,我说母亲没有钱,她让我偷走母亲的首饰典当变钱。我并没有拿母亲的钱,但没多久,就有闲言碎语说我偷家里的钱。
3.答案: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4.答案:(1)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嘲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5.答案:(1)《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
(2)①一对蟋蟀;②为了避开那些无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来到日本学医救国。后来又认识到国民麻木的灵魂,于是决定弃医从文。
6.答案:(1)(示例)他不忘初心,毕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他身体力行,一生与稻田为伴;他无私奉献,留给人类珍贵的稻种;他获奖无数,却始终保持俭朴的本色。
(2)①“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②“丰富文化自信”改为“增强文化自信”。③补充地点,如将“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改为“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在阶梯教室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④“光临”改为“参加”。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词。解答此题,要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突出人物品质,语言做到凝练、概括、有感染力,表达出崇敬和赞美之情。还要注意人称、修辞和字数要求。
(2)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群体概念,后面不能带“们。”“丰富文化自信”搭配不当,可将“丰富”改为“增强”。“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没有交代朗诵会具体地点,可改为“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在阶梯教室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光临”为敬辞,不符合语境,可改为“参加”。
7.答案:(1)①成语:孔武有力;解释:勇武而有力量。
②成语:投桃报李;解释:别人给我送来桃,我送给别人李子做回礼。比喻友好交往,礼尚往来。
(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1)两个成语都耳熟能详,稍加分辨即可提取,解释的时候应注意其本义和引申义。
(2)根据诗句的释义稍加扩展可以写出启示。
(3)抓住“孔明”二字,能马上联想到诸葛亮,调动积累即可轻松作答。
(4)本题实际上是对前三题的总结,第(1)题反映的是《诗经》对中国语言的影响,(2)、(3)题反映的是《诗经》对中国文学和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据此做出归纳即可。
8.答案:(1)(示例1)学习爱国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示例2)继承爱国传统,建设美丽中国。
(2)(示例)李明同学朗诵的《黄河颂》,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王璇同学接着朗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我们去感受杜甫听闻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吧!
(3)(示例)忆峥嵘岁月,山川低吟,长夜漫漫
(4)(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解析:(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天下国家”,只要围绕这个主题来拟写即可,语言要简明。
(2)写串联词要有词语能把上下两个内容串联起来,既有对上一个内容的总结,又能引出下一个内容,语句通顺连贯即可。
(3)“忆”对“看”,“峥嵘岁月”对“锦绣大地”,“山川低吟”对“江河歌唱”,“长夜漫漫”对“喜气洋洋”。
(4)只要围绕“爱国诗句”来写即可。
9.答案:(1)(示例)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2)(示例)对父母的孝心既要表达在语言上,也要表现在行动上。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做家务、陪聊天、洗脚捶背、送小礼品等。(合情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题中要求,这个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一段介绍的是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第二段介绍的是人们对这种方式的看法,有欣赏的,有反对的,所以横线上可填写: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2)对父母的孝心,围绕“既要表达在语言上,也要表现在行动上”来表述即可。
10.答案:(1)(示例1)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示例2)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深刻细腻地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3)我感受最深的是第①句,这句话以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如同采蜜,要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我以后不能只读文学类书籍,还要涉猎历史、艺术以及理论性很强的书,扩大知识面。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能概括出鲁迅先生的品格,材料还给出了这些优秀品格的来源,所以“品格”加“来源”就可以构成对联的内容。这样,我们就不难对出下联。
(2)解答此题关键要熟悉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从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部,推荐理由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精彩的故事情节等角度阐述。
(3)此题所给的第①句是说读书要广博,采众家之长;第②句是说做事不怕慢,贵在坚持不懈。选择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感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