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台见洋人》基础练习能力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制台见洋人》基础练习能力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04 22: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 制台见洋人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撂下(  ) 捺定(  ) 瘪子(  ) 恪遵(  )
考差(  ) 行栈(  ) 排揎(  )(  ) 弹压(  )
答案:liào nà biě chāi zhàn pái xuan tán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他接过手折,顺手往桌上一撩,说道:“……”。 (  )
(2)藩台无法,只得捺定性子,按照手折上的情节约略择要陈说一遍。 (  )
(3)亦就写了两个节略,预备面递。 (  )
(4)一直是恪遵功令。 (  )
答案:(1)同“撂”,放,搁,这里是扔的意思 (2)忍住 (3)一种简述事情经过的手折 (4)严格地遵守
3.根据课文分析下列语句。
(1)如今做了外官,倒不晓得大帅是同皇上相反,一个个是要看大字的。这个只好等卑府慢慢学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上百姓不拿地卖给他,请问他的公司到那里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淮安知府讽刺制台的话。知府说这话,表明自己曾在朝为官,侍奉过皇上,用皇上来压制台。“慢慢学起来”一语,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有弦外之响,话外之音,颇寓讽刺意味。 (2)这是制台为洋人辩解的话。他完全从洋人的立场出发来谈论洋人占地的事,表面上看是心平气和地讲理,实际上充分暴露了他甘当洋人走狗的心态,无耻之极。
4.填空。
《制台见洋人》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著名的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
答案:官场现形记 长篇讽刺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 小说 李宝嘉
【能力提高】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洋人来访,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打,这反映了制台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制台称自己在外交上是“老手” 在他看来,外交胜利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说两个留洋的学生制服了洋人,制台有什么反应 表现了他怎样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一套”(掌拍脚踢)打,是在情理之中的。先打巡捕,所映了制台对内专横、自我为大的心态;后打巡捕.表现了制台恐洋惧洋、又不肯向属下认错的心态,既奴性十足,又恼羞成怒。
2.在小说中,有两处文字写制台称自己在外交上是“老手”,一是他用花言巧语将外国领事哄骗走之后,用假设的语气叙述刚刚发生的事,说“若不是我这老手”云云;一是他惊讶于外国人“既肯陪话.又肯花钱”,说“我办交涉也办老了,从没有办到这个样子”。前者是自信,后者是狐疑,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要对外国人小心服侍,不能出错。他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自称“老手”。在他看来,外交胜利的标准就是不能得罪外国人,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3.听说两个留洋学生制服了洋人,制台先是认为这两个留洋学生的做法不妥,认为是“聚众滋事”;后来虽认为学生的辩驳“有理”,但又担心得罪了洋人;再后来对洋人服软认错、赔钱赔礼不可思议;最后“反倒害怕起来”,指示要“弹压百姓”,护送洋人出境,以免惹恼洋人,再生是非。这表明制台对群众力量的猜疑,对洋人的惶恐不安,表现了他对内不信任,对外奴性十足的卑劣人格。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上下班时间的公共汽车是个变形箱。不管你平常多么的神圣不可侵犯,如何庄严(jīn)持,只要到了这个浓缩人类的铁箱里,不怕你不变形。肉体的变形连锁反应为精神变形。
我的精神在变为二元体,既埋怨又憧憬:①“这一车男女老小紧紧贴在一起,多难受!多造些汽车就好了。会通过工业现代化稀释这过浓的人类的,会的!”
但我还是感到很不好意思,被挤压在一位坐着的女青年肩上。她会想什么呢
她在潜心看书,似乎什么也没想。可是一个刹车带来了一股冲击力——我狠压了姑娘的肩。糟了!她抬头了,一定要使用很难听的评价道德的词了!②可是奇怪,她却歉疚地对我笑着,站了起来,说:“老同志,对不起,我没注意,请坐。”
我不肯。可她硬让我坐下,眼光里满含着尊敬,让人无法再推。
我的被压瘪的身躯弹回到原形。血畅流了,被加温了,心像个温泉的泉眼,喷射着热流,涌到全身。③
我的精神变形着,由丑导致美,联想到一件往事。在那动乱的年月,人们像斗鱼,见面讲斗,特别是浓缩在这铁箱的人更是视如(kòu)仇。有个病人,脸色煞白,虚汗缀额,摇摇晃晃地站着。在病人旁边,有位戴红袖章的青年,心安理得地坐着。我提议请那青年给病人让座。青年理直气壮地说:
“你能保证他不是地富反坏右、犯特叛的臭老九 我不愿犯政治立场错误!”
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直到他下了车,我把病人安顿好,车刚开动,然后把头伸出窗口朝戴着红袖章的喊道:
“喂,小伙子,你丢东西了!”
“丢什么 停车!”他喊着。“到底丢什么啦 ”
“丢了道德!”
他气歪了脸,但鞭长莫及④。
想到这儿,不由得我用赞美的眼光看了看给我让座的女青年。她一手扶把,身体变了形,可另一只手还高举着一本《解析几何》,昂着脖子在看。一会,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钢笔,艰难地在书上做记号。工作服上几个字弹射进我的眼底:“大江汽车制造厂”。她在学高等数学,更需要坐。我pēng然心动,毅然站了起来,恳求说:
“坐吧,姑娘。好好学,多造些汽车,早点把这过分浓缩的人群稀释一下。凭这点,我就该让!”她不肯,我硬把她按下,又钻进浓缩的人群中去。肉体又被挤压变了形,但精神没有被挤biě,反而像宇宙中的星云一样,为了新星的形成而膨胀……
1.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
(1)jīn(  )持 (2)视如kòu(  )仇
(3)pēng(  )然心动 (4)挤biě(  )
2.作者为什么说“上下班时间的公共汽车是个变形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①中“埋怨”的是__________,“憧憬”的是__________。
4.我产生画线句②中的想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画线句③的理解应是(  )
A.血畅流了,被加温了 B.心中有了被关心的温暖
C.为人情的美、姑娘的高尚心灵而感动 D.身体不再被压,心脏工作愉快
6.将最后一小节的“钻进”改为“站回”妥当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尾的比喻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矜 (2)寇 (3)怦 (4)瘪
2.上下班时间的公共汽车极其拥挤,一车子人互相紧贴着,少了一份人的尊严。
3.拥挤难受的挤车现状工业现代化后的美景
4.以往的经历使我认为人与人间少了一份谅解、关心
5.C
6.不妥当。“钻进”与浓缩的人群相照应,突出了车厢的拥挤,用“站回”则不能表达这一点。
7.像姑娘这样有着优秀品质的人正在成长,使“我”的精神有所慰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