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19: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那个星期天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历时7年,其间自学写作。后因急性肾炎损伤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多篇作品,他的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梳理文章脉络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p1
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P2-p6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p7
读第2-5自然段,用中括号【】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小括号()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P2-p5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早晨 答应带我出去



等一会儿再走



买完菜就去



买菜回来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P2-p5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早晨 答应带我出去 (p2)
“……这不会错;……都不会错”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满怀期待
等一会儿再走 (p3)
天气、动作描写 兴奋、雀跃、愉快
买完菜就去 (p4):时光不好挨阶段 动作描写;内心独白(排比)
母亲出门没有回来。“我”眼看时间推移无可奈何,只能想象别人的环境和生活情境打发漫长的时间。 焦急又兴奋、忍耐、执着、脆弱、无可奈何、孤独
买菜回来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P5 紧跟劳作的母亲,提醒她实现“我”的盼望 上午即将结束,盼望还没实现的急切心理
p6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下午 睡完午觉再去


洗完衣服再去



母亲继续劳作



p6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下午 睡完午觉再去 P6“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懊悔
洗完衣服再去 P6无声的动作描写,心理独白, 焦急又执着
母亲继续劳作 P6 一声不吭 心里渐渐失落、失望、委屈,但仍心存期盼。
p7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黄昏 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




“母亲发现我在哭……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母亲惊惶地……对不起……”




p7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状态
我的心情
黄昏 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
P7“我”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无比的悲伤、绝望
“母亲发现我在哭……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母亲惊惶地……对不起……” “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我”的心理变化
梳理人物的心情变化:
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相对应的光线也产生了变化: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思考: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从第7自然段的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例如,第5段中侧面揭示母亲迫于生计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她沉浸在自己的劳作中,彻底忘记自己的承诺。
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抱怨她,这是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跟父母相处?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颜色。”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
走在校园中 奔跑在操场上 漫步在公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