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8《茶馆》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8《茶馆》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1 21: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茶馆》
上课思路:
1.文学常识
2.写作背景
3.梳理剧本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了解“卷轴式”的结构特点。
4.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5.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主题思想。
(重点)
难点
一、文学常识:
1.文体:话剧(《优化方案》67页)
戏剧的三要素: 最基本的要素是
戏剧三一律原则: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务于一个主题。(时间、地点、情节保持统一)
2.《茶馆》共三幕,分别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3.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人民艺术家
戏剧冲突
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二、写作背景:
《优化方案》第67页
维新运动前后:
1.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需大量向帝国主义赔款
2.洋货倾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地兼并)和手工业受到冲击
3.统治阶级压迫,民不聊生。
三、梳理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了解“卷轴式”的结构特点)
(一)梳理情节
1.提问:大家预习了课文,那么请叙述你梳理的情节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1、二德子无端抖威风
2、马五爷施威
3、康六卖女
4、常四爷忧心叹洋货
5、秦仲义梦想办实业救国
6、常四爷怜幼赠肉面
7、秦庞交锋
8、茶客对话
9、常四爷可怜蒙冤情
10、庞太监买妻
提问:那我们从“康六、康顺子、乡妇、妞妞、老人”这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状?
明确:农民挨饿、老无所依,少无所养,揭示了当时社会民不聊生的现状。
提问2:中国百姓千年来都是耕织为生,为何如今就种地种不下去了呢?
因为清政府支付大量赔款,必然盘剥百姓;又会导致地主阶级土地买卖和流转,造成土地兼并,使得老百姓无地可种,加之洋货倾销,老百姓的小手工业也运转不下去了,所以根源还是洋货倾销以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的破产。
2.弱者观现状(底层劳动人民)
3.强者观世道(洋人帮凶、民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渣滓、看客)
提问:在马五爷、二德子、刘麻子、庞太监、秦仲义、众茶客、宋恩子、吴祥子、黄胖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时代风貌?
明确:马五爷和二德子仰洋人鼻息,做洋人走狗,洋人的手甚全可以伸到北京一个郊县(宛平县)的地方事务上,可见大清国的权力己经被洋人分割了,国家“无权”:而且这两个人不讲理,可见“无理”;庞太监、刘麻子贪得无厌,不知廉耻,可见“无廉,无耻”,秦仲义虽有实业报国之志,却无体恤百姓之情:众茶客不仅只关心自己的“铁杆庄稼”,不关心国家命运,而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见“无识,无义”;宋恩子吴祥子只根据手中的“铁链”就随意锁人,还把这个奉为王法,可知“无法“。黄胖子说,“官厅能管的事儿官厅管,官厅管不了的事儿我管”可见国家有两套秩序,是为“乱”。两千多年来封建王朝以儒家思想洽国,儒家思想最讲究“礼义廉耻”,现在己经没有了;“情理法〞也已不行,正是“外无国权,内无理法”。
4.从常四爷观世
提问:那黑暗世道中有没有一缕阳光呢?
明确:常四爷是一个集清气、硬气、胆气、侠气于一身的人。
提问:这样的一个好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明确:无端身陷囹圄。
明确:这正说明“奸佞当道,好人难行”。行文至此,老舍先生己经把这个时代的面貌给我们勾勒出来。正所谓 “尺水狂澜,小茶馆里展尽百般世相:寸心苦海,大时代中蕴足无数艰辛”。

提问:那老舍是怎样把这种现状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呢?
5、“大茶馆,小社会” “卷轴式”结构
老舍的《茶馆》表现 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变迁。但他说:“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的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和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
“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 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整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组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四、品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1、王利发:贯串全剧的线索人物,旧中国广大市民的典型代表。
身份:茶馆掌柜
性格:圆滑世故,谨小慎微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请安,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
文本:对可能影响自己生意的唐铁嘴,他不欢迎,但也只是“轻轻推开”;在房东秦仲义面前,他极力恭维、奉承,用尽各种手段讨好。胆小怕事,不乏善良。“莫谈国事”纸条,提醒茶客“莫谈国事”;悄悄提醒常四爷“说话请留点神”。
2、常四爷:爱国者的形象
性格: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爱国,有反抗精神。
文本:常四爷看不惯官府兵营的人充当富人的打手,看不惯吃洋饭的人,在二德子等打手及宋恩子等官差面前不服软。
爱国:忧虑洋货倾销,感叹“大清国要完”;看到康六卖女,他感慨“乡下是怎么了”。他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他怜悯乡妇母女,送给乡妇母女两碗面
3、庞太监:封建顽固派势力代表
形象:奢侈淫糜、保守、顽固、嚣张、欺压百姓
庞太监依仗皇势,在维新变法时心烦,在谭嗣同被杀后又趾高气扬,得势更猖狂。可以从中窥视到清朝统治时期宦官持强凌弱的形象和封建官僚对百姓的欺压蹂躏。
4、秦仲义:家道殷实,主张维新的民族资本家
性格特点:他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秦仲义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言辞凿凿地要收回茶馆;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自命不凡——似乎只有自己懂得怎样救国。他缺乏同情心,但敢跟保守势力针锋相对,主张“实业救国”。面对乡妇母女,他让王利发把乡妇母女轰出去;他把土地和买卖都卖了办工厂,认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面对保守势力的代表庞太监,他也敢锋相对,不甘示弱。这一形象展示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张扬的个性。
5、松二爷: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代表
性格:他心眼好,胆小怕事。二德子找碴儿,他好言相劝;宋恩子、吴祥子抓捕常四爷,他维护朋友但又不敢出头。他游手好闲,整日只知喝茶逗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代表。
6、刘麻子:病态社会的畸形儿
性格:他是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给庞太监,从中牟取暴利。一方面在穷人跟前卖弄本事,一方面在权贵跟前奴颜婢膝,病态社会的畸形儿。
7、二德子、黄胖子等:封建势力,
性格:仗势欺人、阿谀奉承
8、唐铁嘴:
性格:靠算命骗钱抽大烟
9、马五爷:投靠帝国主义的封建势力,洋人的奴隶
文中潜台词(“想的深说的俏”)赏析:
例题:典型:秦庞交锋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秦仲义听出敌意,先是礼数周到喊一声“庞老爷”,继而假装关心庞老爷的心情状态,表面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暗讽,“这两天”背后是说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然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天下太平了”“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庞太监自然听出其中含意,尤感不爽,开口谈国事,一个“那还用说吗”表示应答和回击,派头十足,以谭嗣同问斩一事炫耀保守派的胜利,“天下太平了”意即我不仅是这两天安顿,以后我都安顿。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我早就知道!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这一套,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
例题:再比如第一幕结尾“将!你完了!”
一语三关,既是指棋局,又暗示受害者的命运,还象征着腐朽的清王朝,甚至是其他两幕的隐形结局。
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我早就知道!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这一套,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
五、艺术特色及主题思想
(一)语言特色: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
2、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二)卷轴式结构
(三)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
朝廷老太监娶妻——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统治阶级和底层人民的矛盾)
秦仲义——常四爷(救国方向、目标、思想不同)
秦仲义——庞太监唇枪舌剑,反映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
主题思想:(“埋葬三个旧时代”)
本文通过裕泰大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爱国者惨遭镇压的社会现状,揭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