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下册26《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26《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0 22: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指导读出问号的句子的语气;
  难点: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什么是劳动模范?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指名——范读——齐读)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围绕这个问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自己打开书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记得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鸟类朋友?
    出示凤凰猫头鹰乌鸦麻雀谁愿意叫叫它们的名字?
    出示推荐劳动模范调查这还有一些词语朋友?指名读。
    用推荐、调查说一句话理解词义。
   3、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说这个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品味
    师:小动物们认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为什么?(自己默读课文)
    师:小鸟认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从课文中找找读读。“许多小鸟推荐猫头鹰,说它是田园卫士,捕鼠能手,应该当劳动模范”
    让学生点评:捕鼠能手,田园卫士,真能干。
    师:就让猫头鹰当劳动模范,结果怎样呢?(凤凰派乌鸦、麻雀去调查)请你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书边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调查的?
    师:谁和大家说说乌鸦是怎样调查的?
    乌鸦
    师:谁来说说乌鸦是怎样汇报的?(生读原句。)
    想想:乌鸦同意猫头鹰当劳动模范吗?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汇报:猫头鹰太懒了师追问: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大王,我大白天查看时,猫头鹰还在睡懒觉。我又向周围邻居了解情况,大家都说猫头鹰一年四季总是白天睡大觉。
    师:能不能让猫头鹰当劳动模范?怎么读让我们听出来不能让猫头鹰当拉动模范?可以把“都”、“总是”变红。乌鸦是不是就和一个人调查了?(不是)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大家都说)那你该怎么读?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认真、负责)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猫头鹰太懒了,所以说?(课件出示句子)这样一个懒汉,怎么能当劳动模范呢?
    师:大家看,这句话后边是什么号?(随着学生说问号变成红色)你们都来读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指名说,师注意评价(课件出示句子)
    这样一个懒汉,不能当劳动模范。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懒汉?
    师:现在你们就是乌鸦,你们特别不同意猫头鹰当劳动模范,所以,你们就向凤凰大王汇报。
    (创设情境:小动物们都说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我派小麻雀、乌鸦去调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哎,小乌鸦回来了,我得问问去,乌鸦你调查的结果怎么样?快向大王我汇报汇报。
    麻雀
    师:也不知道麻雀调查的怎么样?哪只小麻雀向我汇报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大王,猫头鹰的相貌又凶又丑,叫声难听,非常吓人。如果让它当劳动模范,会损害我们鸟国的形象,让外国耻笑。
    师:它相貌什么样?叫声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猫头鹰的图片)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师:乌鸦和麻雀都认为猫头鹰不能当劳动模范,凤凰听了他俩的汇报怎么说的?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师:凤凰是怎么说的?你能试着填填吗?(出示填空)乌鸦,猫头鹰在()干什么,你()了吗?麻雀,你怎么能()呢?你们再去()。
    师:小乌鸦你们只调查了夜晚,调查白天了吗?你们的调查怎么样?小麻雀你以貌取人。什么叫“以貌取人”?你能不能联系上文说一说。(指生说)这就叫以貌取人。
    师:那怎么办?再去调查。
    师:猫头鹰到底能不能当劳动模范呢?我们也和乌鸦、麻雀一起去调查调查。
    师:猫头鹰也来了,你们赶快去和它打听打听情况吧?(师扮演猫头鹰)
    师:这只是猫头鹰自己的说法,光听它一个人说行吗?(向他的邻居打听打听)这次,它们是夜里去调查的。它们在树林里看到了黄莺、喜鹊,就和它们了解情况。
    师:百闻不如一见,。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教师补充资料:一个夏天里猫头鹰起码要捕食野鼠一千只,假使一只野鼠在一个夏天吃掉二斤粮食,一个夏天就为人们抢救下成吨的粮食。)不愧是“田园卫士捕鼠能手”
    师:哦。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学生说(教师板书:擦掉“吗”)
    师:猫头鹰能为人类保护许多粮食,我们认为它能当劳动模范。还有什么模范?那“模范”这两个字怎么写?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记这两个字?(卡片)
    师: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漂亮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
    生先描,体会(摆好写字姿势)
    师:板书(范)
    生展示,再写一个
  四、拓展延伸
    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能干的鸟,它们也能当劳动模范,还有谁能当劳动模范,说一说理由。可以这样提醒孩子:()能(),怎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
  课后反思:
  《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力求通过角色转换,让孩子在做事情时要认真负责,教育学生初步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光看外表。
  一、提问要有价值
  课题和前面学习的都不一样,以此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能不能当”进行,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问题,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在答案的寻找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时而是跳跃的,时而又会被堵塞,当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思维又会不断的相互碰撞,课堂气氛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质疑。在学生质疑中,我们还要对这些问题及时的梳理,筛选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做为课上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探究点。当我们的课堂设计与孩子们的求知点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抛开自己的教案,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并顺势而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在质疑—探究—解疑的开放过程中,皆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广阔的学习空间里,敢想,敢说,敢问,敢批判,让他们的天性得以不断的舒展,个性变得更为突出!在齐老师的帮助下我将“麻雀、乌鸦了解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改为“他们是怎样调查的?”这个问题就有思考的价值,孩子们不仅仅知道的是了解的情况,这个问题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孩子们一读书就知道,孩子们感受到小乌鸦做事认真、负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不仅自己亲眼目睹猫头鹰在大白天在睡觉,而且还向周围的邻居打听情况,多么认真负责呀!读出来,让孩子明白虽然它调查的不全面,但是它做的也很认真。
  二、角色转换要到位
  这篇课文里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那么角色转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我是凤凰大王,孩子们就是小乌鸦、小麻雀等角色。虽然在教学中孩子们体会的不是很到位,但是我有意识去让孩子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魅力。从文字当中悟到一些更深的内容。
  三、理解方法要多样
  《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一文,我让学生拿起笔来算一算: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里捕食野鼠1000只,假使一只野鼠在一个夏天吃掉一千克粮食,一只猫头鹰能为人类抢救下多少粮食?学生很快就算出了答案:1000千克!一袋粮食按50千克计算,相当于()袋粮食?(20袋)通过自己动手计算,孩子们立刻明白了猫头鹰为什么会被称为“田园卫士”了。
  理解课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要得法,而且要有思维的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潜心去设计,做到“走进文本、还要走出文本”。
  四、考虑问题要全面
  《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这篇课文是个开放性的结尾。既然这样,在课文结尾处,我就放手,猫头鹰可以当劳动模范,但是鸟国里的有很多鸟类朋友,还有谁能当劳动模范呢?把课文内容拓展开来,体现了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