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1 08: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十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革命团体的成立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6字纲领三民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没明确反帝——没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和戊戌维新比较社会背景:
同—都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国家面临危亡的条件下兴起
领导力量:
异—戊戌变法发动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斗争目标:
同—都要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异—维新派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斗争方式:
同—都进行思想宣传,成立政治组织
异—维新派依靠皇帝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发动群众进行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
作用和影响:
同—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都是爱国救国的壮举
最后结果:
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失败,失败的内因都是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妥协,外因都是反动势力的破坏 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保国会
2、孙中山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即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课堂练习CC 3、 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主要是指 (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
C、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指导
D、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C4、? 三民主义的主要缺陷有 ( )
①反帝目标不明确 ②反封建目标不明确
③不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④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