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落英缤纷 B.夏天,槐树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寒风瑟瑟
2.以下自然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柳枝摇曳 B.波光粼粼 C.金桂飘香 D.大雪纷飞
3.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闻到菜香
B.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5.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们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王亚平在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接着做了泡腾片实验。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天宫课堂”中水滴呈球形 B.水球不易被压缩
C.航天员闻到泡腾片的香味 D.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走动”
6.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面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雪花纷飞 B.冬去春来
C.万物生长 D.鸟语花香
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柳絮飞时花满城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叶落时
8.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
B.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9.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0.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下列景观中由于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 )
A.春天,明湖岸边柳絮轻扬 B.夏天,大辽河口水雾弥漫
C.秋天,森林公园繁花飘香 D.冬天,青花大街雪花纷飞
二、填空题
11.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80nm,而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1nm,其中80nm=______m;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知不觉中就被传染了,这种传染方式______扩散现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12.家中衣柜里面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属于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包装纸上粘有一层“白粉”,这属于_____现象;轿车到加油站加油时,会闻到汽油的气味,这属于_____现象。
13.吸烟有害健康,明文规定中小学校园内禁止吸烟,因为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吸“二手烟”说明了______。
14.金秋的校园里,能闻到阵阵的桂花香,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我们闻到的桂花香味更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
15.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到________,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____的玻璃管。
三、综合题
16.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类曾做过许多猜想,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1)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内部是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组成的,这两种粒子统称______;
(2)真理的得出经历了前辈的艰辛探索,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这两个观点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______模型,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______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初二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有______(举一例)。
17.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洗衣粉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阴凉处干得慢;常温下,用盐腌菜,隔几天菜才会变咸,而用盐炒菜,几分钟菜就咸了;将电蚊香片放到鼻子附近才能闻出药味,而将它放在电加热器上通电一会儿,满屋子都有药味.
(1)上述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联系当前我们对分子的认识,造成这一显著共同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简要说明“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阴凉处干得慢”的道理_____.
18.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能自动盖上盖子的垃圾桶,它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
(1)裸露的垃圾不断向四周散发难闻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气温越高,这种难闻的气味就越强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重力G的力臂和作用在桶盖上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_____
19.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既然能彼此进入对方,我们可以做出两点推测:组成物质的分子可能是运动的;分子间有空隙.
(1)除了由扩散现象可以推测分子问有空隙之外,请再举一个可以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一个简易实验来验证分子之间有空隙,说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春天,落英缤纷,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槐树飘香,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秋天,落叶飘零,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寒风瑟瑟,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柳枝摇曳,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金桂飘香,是香味扩散现象,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只有D选项闻到花香才是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炒菜时闻到菜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雪花漫天飞舞,是雪花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是因为沙土小颗粒悬浮在水中造成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
【详解】
A.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而呈球形,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球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航天员闻到泡腾片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走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A.雪花纷飞,雪花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雪花纷飞是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冬去春来,四季更替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万物生长,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听到鸟语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闻到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的微观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A错误;
B.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固体间,比如长时间堆放煤的地方变黑了,故B错误;
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而不是分子间没有间隙,扩散现象说明任何物体分子间都存在间隙,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不断运动,才会进入对方,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分子间作用力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小孔,并不是间隙,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A.春天,登月湖柳絮轻舞飞扬,是宏观物体柳絮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大辽河口水雾弥漫,是宏观物体小水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森林公园繁花飘香,是花的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冬天,青花大街雪花纷飞,是宏观物体雪花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8×10-8 不属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新冠病毒的直径
[2]扩散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病毒的直径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这种传染方式不属于扩散现象。
12. 升华 凝华 扩散
【解析】
【详解】
[1]家中衣柜里面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棒包装纸上往往结着一层“白粉”,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
[3]车到加油站加油时,会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13.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校园内只要有人吸烟,烟分子就会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充满这个校园,不抽烟的人都会吸到“二手烟”,因此校园内禁止吸烟,即吸“二手烟”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4. 扩散 剧烈
【解析】
【详解】
[1]金秋的校园里,能闻到阵阵的桂花香,是香气分子扩散进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我们闻到的桂花香味更浓。
15. 水 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小
【解析】
【详解】
[1]因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故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2]因分子间存在间隙,故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进入彼此间的间隙,会观察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3]玻璃管的内径越小,玻璃管内的液体体积变化时,液体的高度变化越明显,故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小的玻璃管。
16. 质子 中子 核子 错误 枣糕 核式 光线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这两种粒子统称为核子。
(2)[4]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非“嵌着葡萄干的面包”或“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即后面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3)[5][6]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枣糕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物理模型。
[7]初二阶段,如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里的光线是物理模型。
17. 都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的蒸发,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水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 阳光下温度高,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水分子越容易跑到空气中,所以衣服于得快
【解析】
【详解】
(1)上述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温度与分子运动快慢有关系,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分子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在阳光下,温度比较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湿衣服就容易变干.
故答案为(1). 都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 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的蒸发,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水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 (3). 阳光下温度高,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水分子越容易跑到空气中,所以衣服于得快
18.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
【详解】
(1)[1][2]垃圾中有气味的分子进入空气中,然后运动到我们的鼻腔中,我们就会难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气温越高,扩散越快,这种难闻的气味就越强烈,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故重力G的力臂为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l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要动力最小,则动力臂最大,故先在桶盖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A,连接线段OA作为动力臂l2,过A点作OA的垂线,因为要打开桶盖,所以沿垂线方向向上作出动力F,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19.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压缩 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的水,再用酒精注满,用塞子塞紧.将玻璃管上下颠倒若干次后,发现玻璃管中水和酒精不再是满的,即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了
【解析】
【详解】
(1)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压缩正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2)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的水,再用酒精注满,用塞子塞紧.将玻璃管上下颠倒若干次后,发现玻璃管中水和酒精不再是满的,即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水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