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4.2 磁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将条形磁铁周围附近摆放几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涂黑的一端表示小磁针的N极),仅考虑小磁针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图中能正确反映小磁针静止时跟磁铁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小冬学习磁学知识后,想硏究橄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图乙是小磁针(黑色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图丙是铁屑静止时的分布.图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能够指向南北,但是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位置的南北方向略有偏差,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 )
A.牛顿 B.安培 C.沈括 D.阿基米德
5.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把小磁针去掉,两个磁极间的磁场也消失
C.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D.由图可知,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那么司南的“柢”相当于磁体的( )
A.极 B.极
C.可能极,可能极 D.无法确定
7.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8.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C.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
9.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D.针尖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10.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北极附近发出回到南极附近的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决定的
④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小嫦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条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小铁钉不吸引磁铁
C.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
1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 B.从岸上看水中鱼的光路图
C.地磁方向及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D.家庭电路的部分连线情况
二、填空题
13.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磁________(选填“南极”或“北极”)。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裂纹b处的磁极是________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1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当指南针自由静止时,指向北方的一端就是磁体的_____极。
15.“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这一伟大发明在航海、探险、军事方面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指南针能指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__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在地理的_______极附近。
16.物体的性质是多方面的,指南针可以指明南北是因为小磁针具有_____,电线内芯是用铜材料,这是因为铜是______。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古文《论衡 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1)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乙和丙所示的两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___________
(2)司南的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_____(选填“N”或“S”)极.
(3)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丁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___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1)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乙和丙所示的两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______.
(2)司南的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选填“N”或“S”)极.
(3)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丁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4)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自由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勺柄总不能正确指南.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才略有改善.这是因为磁勺和盘子之间的______影响了实验效果.
19.干簧管(也叫干簧继电器)比一般机械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寿命长,而与电子开关相比,它又有抗负载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工作可靠性很高.如图甲所示,是干簧管的结构简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被固定于玻璃管上.
(1)如图乙所示,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两磁簧片被磁化,则磁簧片ab的b端为_____极;磁簧片cd的c端为_____极,它们将因相互______ 而触接.
(2)如图丙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干簧管自制的水位自动报警器的结构简图.当水面在A、B之间正常水位时,上、下两干簧管都远离条形磁铁,没有磁化是断开的,红、绿灯都不发光,电铃不响;当水面上升到最高水位A处时, _____ 灯发光,电铃响;当水面下降到最低位B处时, ______灯发光,电铃响,这样通过红、绿灯的发光情况就可以判断水位是否正常.
20.请阅读《手机里的“指南针”》回答文后问题.
手机里的“指南针”智能手机里面“指南针”可以像真实小磁针一样指示方向(如图1所示),但手机中并不存在真实的小磁针,发挥小磁针作用的是一个能对磁场做出反应的电子罗盘.有一种电子罗盘是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磁传感器”.如图2所示,通电长方体金属导体在磁场B中时,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其微观本质上是电子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于是这些电子就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导体的后表面D,从而使后表面D带上负电荷:而前表面C因缺少了电子,带上了正电荷.由于C、D表面带有不同种电荷,因此在C、D两表面之间就形成一定的电压,这就是霍尔效应.
通过实验可知,电流越大、磁场越强,C、D两表面间的电压就越大,即霍尔效应越显著.在电流和磁场一定时,“霍尔效应”的显著程度还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方位有关,导体中电流I的走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越接近垂直,霍尔效应越显著.手机中的电子罗盘(磁传感器)正是利用这一物理原理制成的.
手机都有GPS定位功能,还有必要装电子罗盘吗?很有必要!因为在森林里或者大厦林立的地方,手机很有可能接收不到GPS信号,而有了电子罗盘就可以保障你不会迷失方向,毕竟地球磁场是无处不在的.
手机外部强磁体会不会影响手机内部电子罗盘的功能呢?答案是肯定的.靠近手机的强磁体会影响手机中的电子罗盘的正常工作.更糟糕的是,如果把强磁体紧靠手机放置,手机内部的铁质元器件会被磁化,成为磁体,给校正电子罗盘带来困难.有些用户可能会认为这无所谓,因为自己不常使用电子罗盘,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中其他功能的应用不依赖电子罗盘.例如有些地图软件就是利用电子罗盘来判断手机朝向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智能手机里的“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主要是靠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手机里安装的普通小磁针受地磁场的作用
B.GPS系统给手机发送指示方向的信号
C.手机中的电子罗盘
(2)如图2所示,通电长方体金属导体在磁场中发生霍尔效应时,导体C、D两表面间的电压一定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如果保持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方向及磁场的方向均不变,那么C、D两表面的电压越大,则表明此时磁场越_____(选填“强”或“弱”).
21.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越大,磁场越强;有一种电阻的阻值跟磁感应强度有关,我们把它叫做磁敏电阻,它的阻值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小帆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阻值的电路(如图1,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
次数 1 2 3
U/V 0.9 1.8 2.7
I/mA 3.00 6.00 9.00
(1)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图像中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P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A点(图3).正确测得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则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T .
(3)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图3所示A处移至B处,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就现有的实验器材和电路,请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可供研究的物理问题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由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可知,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小磁针的N极的指向为该处磁感线的方向,故可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应从N极出发,回到S极
A.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和S极都出来,故B错误;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C错误;
D.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由此可知该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水平环形顺时针方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牛顿在物理方面是力学(三大定律)及光的色散,在磁学没有大的建树,故A不符合题意;
B.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和安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宋朝的学者沈括是第一个发现磁偏角的人,故C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从N极向S极,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磁极均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把小磁针去掉,两个磁极间的磁场不受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磁场方向为小磁针N极的指向,所以小磁针的下端是N极,上端是S极,故C符合题意;
D.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为画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司南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的,“柢”指向地理的南极附近,即地磁北极附近,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柢”是磁体的S极。
故选B。
7.B
【解析】
【详解】
A.磁体周围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甲、乙磁极均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磁针北极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B符合题意;
C.A、B两点的磁感线疏密不同,磁场强弱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假想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详解】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A正确;
B.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研究磁场,通过想象而描绘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故C错误;
D.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故D错误 。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A.磁针自由转动后静止,指示北方的是其N极。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针尖指示的是地理北极,地磁的南极。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针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示南北的;磁感线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表示磁场的,不是真实的存在。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后,N极指示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这是磁场方向的规定。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①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所以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故①错误;
②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象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故②错误;
③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一定的,并不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决定的,故③错误;
④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这是典型的转换法,故④正确。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
【详解】
A.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
B.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小铁钉也吸引条形磁体,故B错误;
C.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故C正确;
D.玻璃不能隔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相互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A.力臂的方向应该与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故A错误;
B.从岸上看水中鱼,光应该是从鱼射向人眼,故B错误;
C.地磁的南北极和地理的南北极相反相不重合,小磁针的S极指向地理的南极,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故C正确;
D.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13. 南极 N 吸引
【解析】
【详解】
[1]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即地磁的南极。
[2]如图乙,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b处是磁体的N极。
[3]如图甲,a为磁体的S极,b为磁体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这两段会相互吸引。
14. 地磁场 北
【解析】
【详解】
[1]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体,地磁场对放入期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具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能够指南北。
[2]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指南针指向北方的一定是磁体的N(北)极。
15. 地球 北
【解析】
【详解】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本身是磁体,地球也是一个大的磁体,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方向就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根据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指南针静止时北极指示地理的北方,是地理的北极,地磁的南极。
16. 磁性 导体
【解析】
【详解】
[1]指南针可以指明南北是因为小磁针具有磁性,而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于是小磁针便能指明南北了。
[2]电线内芯用铜材料,是因为铜是导体。
17. 丙 S C
【解析】
【详解】
(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丙图正确.(2)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极.(3)如(丁)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C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18. 丙 S C 摩擦
【解析】
【分析】
(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
(2)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3)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详解】
(1)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丙图正确;
(2)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极;
(3)如图(丁)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C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4)把天然磁石打磨成的磁勺放在粗糙的木盘上,由于摩擦力较大,很难正确指示南北方向,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摩擦力减小了,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这说明磁勺和盘子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19. N S 吸引 红 绿
【解析】
【详解】
(1)磁性材料与磁体靠近时被磁化,磁化后与原来的磁体相互吸引,所以两个靠近的一端分别为异名磁极.
所以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两磁簧片被磁化,则磁簧片ab的a端为S极,b端为N极;磁簧片cd的d端为N极,c端为S极,即bc端为异名磁性,所以相互吸引而接通.
(2)如图丙,当水面上升到最高水位A处时,干簧管1被磁化接通,所以绿灯发光,电铃响;
当水面下降到最低位B处时,干簧管2被磁化接通,红灯发光,电铃响,所以通过红、绿灯的发光情况就可以判断水位是否正常.
点睛:重点是磁化的特点应用,要明白磁性材料磁化后,可以认为是加长了原来的磁体,即加长后与原来磁体的磁极一致,据此不难判断干簧管的工作原理.
20. C 不为零 强
【解析】
【详解】
(1)智能手机里的“指南针”可以像普通小磁针一样指示方向,发挥普通小磁针作用的是一个能对磁场做出反应的电子罗盘,智能手机里的“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主要是靠手机中的电子罗盘,故选C;
(2)如图乙所示,通电长方体金属导体在磁场中发生霍尔效应时,由于C、D表面带有不同种电荷,因此在C、D的表面之间就形成一定电压,导体C、D两表面间的电压一定不为零;通过实验可知,电流越大、磁场越强,C、D两表面间的电压就越大,霍尔效应越显著,保持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方向及磁场的方向均不变,C、D两表面间的电压越大,说明此时磁场越强.
21. 磁感应强度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是100Ω 300 0.6 减小 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有关吗?
【解析】
【详解】
(1)[1]由图像可知,当磁感应强度B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在P点,为100Ω.所以P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磁感应强度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是100Ω.
(2)[2]有表格可知,跟R=,计算得三次测量的磁敏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300Ω、300Ω、300Ω,去平均值得,磁敏电阻R放在磁场中A点时电阻值为300.
[3]对照图像可知,当磁敏电阻阻值为300Ω时,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6T.
(3)[4]由图中A、B位置的磁感线疏密程度可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其他条件不变,将磁敏电阻从A处移至B处,由图像可知,则磁敏电阻阻值将减小.再由电路图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少,所以电压表示数将减小.
(4)[5]利用现有器材,将磁敏电阻放置在磁场中某一位置,保持磁敏电阻与磁体的位置不变,将磁极对换,再测量磁敏电阻阻值.可以探究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