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4.1 简单磁现象
一、单选题
1.以下物体被“吸”起来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大气压强作用而引起的是( )
A.图甲中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起纸屑
B.图乙中削平的铅柱“吸”在一起
C.图丙中塑料吸盘被“吸”在墙上
D.图丁中磁铁“吸”起铁钉
2.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
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吸管“吸”饮料。下列事例中与人们用吸管“吸”饮料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物体
B.磁铁“吸引”铁钉
C.两个表面削干净、削平的铅柱压紧后“吸”在一起
D.吸尘器“吸尘”
4.小科在实验室发现一枚钢针,为能快速利用小磁针判断:①钢针是否有磁性,②若有磁性则磁极如何分布,小阳画出了思维导图如下,为了补充完整,下列关于(1)、(2)位置处需要填入的内容正确的是( )
A.(1)吸引 (2)有磁性 B.(1)吸引 (2)无磁性
C.(1)排斥 (2)有磁性 D.(1)排斥 (2)无磁性
5.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电现象的是( )
A.水结冰 B.磁铁吸引铁钉 C.闪电 D.太空船在太空飞行
6.一则新闻中这样写道:磁性鞋带扣让你跟系鞋带说再见,如图所示。把鞋带裁剪到合适的长度,然后将模块串进去,这之后两边一碰即可牢牢地把鞋带系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模块相互接触的一侧一定是同名磁极
B.两模块相互接触的一侧一定是异名磁极
C.两模块中,其中一块有磁性,另一块可能是铁块
D.两模块中,其中一块有磁性,另一块可能是铜块
7.三根钢棒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棒有磁性,那么( )
A.A棒有磁性,C棒没有
B.A棒一定没有磁性,而C棒有磁性
C.A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D.C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
8.小东用一块条形磁体的北极,以相同的力度依次与一根塑料搅拌棒、一枚铁钉和一根竹筷子各摩擦两分钟。每个物体被摩擦后,小东都会用它去尝试吸引一枚钢制的大头针。小东所探究问题中的因变量是( )
A.所选实验材料的磁性质 B.摩擦时间
C.条形磁体的磁性强弱 D.摩擦的程度
9.在举行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上,人们往往先用“磁选”来对沙子进行处理。“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铜、铝碎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铁钉、铁片
10.壹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认为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猜想与假设 B.评估 C.进行实验 D.结论
二、填空题
11.请阅读《干簧管》并回答问题。
干簧管
干簧管是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线路电路器件。如图为单触点干簧管的结构示意图。其外壳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中装有两个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磁簧片电板,还灌有惰性气体。平时,玻璃管中两个磁簧片的触点部位是分开的(如图甲)。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在合适的磁场的作用下,管内的两个磁簧片被磁化成为两个磁体,磁簧片的触点就会吸合在一起,使结点所接的电路连通(如图乙)。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电路就断开。干簧管中的磁性材料是指铁、钴、镍等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它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两种。软磁性材料是指既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又很容易失去磁性的物质。硬磁性材料是指不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但一旦获得磁性又很不容易失去的物质。磁体周围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的极性与放置在该处的小磁针的极性相似,如我们拿一根铁棒的一端靠近或接触磁铁的N极时,这一端就会被磁化成S极,它的另一端则会被磁化成N极。
(1)单触点干簧管中的磁簧片是用______(选填“软”或“硬”)磁性材料制成的;
(2)单触点干簧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选填“电源”、“导线”、“开关”或“用电器”);
(3)单触点干簧管中的______也可以用铜来制作;(选填“磁簧片”或“触点部位”)
(4)单触点干簧管的玻璃外壳______用导体制作。(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12.在做磁铁隔物吸钉实验中,若被选择的物品有:塑料板、玻璃板、白纸板和搪瓷盘,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当被隔离物品是______时,磁铁不能吸引铁钉;当被隔离物品是_____时,磁铁能够吸引铁钉.
13.科学探究的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提出问题(或猜想);②实验探究;③分析归纳;④得出结论。为了验证“铅球”是否由铁制作,某同学用磁铁吸了一下“铅球”。“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__(选填序号)。
14.如图所示,将磁体M固定在桌面用手将两枚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体上端.如将手指松开之后,将观察到两个硬币的上端将_____(填“合拢”或“分开”),这是由于_____.
15.向条形磁体上撒铁屑后,可以发现磁体上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较强,________较弱.磁体上磁性较强的部分叫________.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面《善变的软磁铁》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填空:
善变的软磁铁
图甲所示为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一个名为“善变的软磁铁”的展品,体验者推动如图乙所示的软磁铁A向永磁铁B移动(永磁铁的右端是N极),会感觉到软磁铁和固定的永磁铁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推动越来越吃力。但是,当软磁铁继续靠近永磁铁,两者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又忽然变成了吸引力。这件展品让观众们体验了软磁铁与永磁铁之间“同性相吸”的奇妙特性。
磁铁一般分为软磁铁和硬磁铁。所谓软,是指这些材料容易磁化,在磁性上表现“软”。在一般情况下,软磁铁同样也表现出硬磁铁中的一类——永磁铁的正常属性,但当普通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材料的磁矩方向发生了变化,两者的斥力会突然转变为吸引力。软磁材料,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也易于通过敲打和加热退磁,它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如应用在电磁铁,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中,以便在断电后磁性消失。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当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铁的左端会突然变为 ________ 极;软磁铁与硬磁铁相比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螺线管的铁芯应选用 ________ 磁材料(选填“软”或“硬”),理由是 _________ 。
17.归纳式探究﹣﹣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表示,符号是B,单位是T.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所示,初速度可视为零的带电粒子,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1经过加速电场加速,然后经过小孔S2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为S,经研究不同粒子在不同情况下得到数据如下表:
m/kg q/C U/V B/T S/m2
1×10﹣25 5×10﹣18 2 1 4π×10﹣8
1×10﹣25 10×10﹣18 2 1 2π×10﹣8
2×10﹣25 5×10﹣18 2 1 8π×10﹣8
2×10﹣25 5×10﹣18 4 1 16π×10﹣8
1×10﹣25 5×10﹣18 2 2 π×10﹣8
(1)S=k_____,其中k=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对同一个粒子,进入不同的电场和磁场中,要使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相等,则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___表示.
(3)一个质量为4×10﹣25kg、带电量为2×10﹣17C的粒子,经过电压为_____V的电场加速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5T的匀强磁场中,它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为8π×10﹣9m2.
18.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如图所示.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有空气的阻力.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1970年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后完成列车调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产业化的制造能力.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
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磁悬浮列车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排斥产生悬浮.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排斥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把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EDS把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
2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3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否提出磁悬浮列车的不足或缺点有什么吗?请写出你的观点.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电饭锅中的磁钢限温器
电饭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这样可以限制煮饭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感温磁钢的磁性随着本身温度作非线性变化,其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磁钢限温器结构如图乙所示,它主要由感温磁钢、永磁体和弹簧构成.感温磁钢及其外套、内锅由弹簧支撑.感温磁钢与受热面固定在一起,受热面直接把热量传递给锅底.
煮饭时用手按按钮开关,通过杠杆AOC使永磁体和感温磁钢吸合,在吸力作用下永磁体不会落下,金属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加热元件开始发热.当饭煮熟后,温度继续上升,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永磁体落下,通过杠杆CBO使触点分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同时按钮开关跳起.
(1)与铜导线相比,制作电饭锅加热元件的材料应具备的特性是______
A.电阻较大,熔点较低
B.电阻较大,熔点较高
C.电阻较小,熔点较低
D.电阻较小,熔点较高
(2)煮饭时用手按按钮开关,杠杆AOC属于______杠杆;饭煮熟后,永磁体落下,通过杠杆CBO使触点分开,杠杆CBO属于______杠杆.
(3)在磁钢限温器工作过程中,感温磁钢的磁性急剧减弱是在______
A.按下按钮开关时
B.加热升温过程中
C.按钮开关跳起时
D.降温过程中
(4)永磁体落下时,感温磁钢的温度为______℃;永磁体下落过程中,感温磁钢对永磁体_____(有/没有)磁力的作用.
(5)标准大气压下,用此电饭锅烧水,水烧开后按钮开关______(会/不会)自动跳起.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起纸屑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物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瓷砖上,故C符合题意;
D.磁铁“吸”起铁钉,因为磁铁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磁体能够吸引铁屑,没有磁性的钢棒则没有吸引铁屑的能力,所以铁屑被吸引能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不具有磁性的钢棒没有指示南北的能力,所以钢棒能指示南北可以说明其具有磁性,故B不符合题意;
C.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说明钢棒与小磁针靠近的一端为同名磁极,说明钢棒有磁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若钢棒没有磁性,当它靠近小磁针时,钢棒与小磁针也会互相吸引,所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不能能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
A.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电,故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磁铁能“吸”起铁钉,属于磁体的磁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通过内部电机旋转,使内部的气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将外面的灰尘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由思维导图可知,当钢针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存在吸引和排斥两种情况,则(1)处应为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钢针有磁性,且a端为N极,若吸引则无法判断是否有磁性,因为当钢针无磁性或a端为S极时,小磁针都可以吸引钢针,因此可使钢针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再次观察,若依然吸引则说明钢针无磁性,若排斥则说明钢针有磁性,且a端为S极,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是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磁铁吸引铁钉,属于磁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闪电属于放电现象,属于电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太空船在太空飞行,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BC.两模块相互接触能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能是一块有磁性,另一块可能是铁块,但不可能是同名磁极,故AB错误,C正确;
D.磁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不能吸引铜,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根据三棒的平衡态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已知B棒有磁性,AC棒都有水平向右的力,由题图知可知BC之间存在斥力,C一定有磁性;AB之间相互吸引知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目中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材料的物体,这些不同材料的物体与磁体的北极摩擦后,用它去尝试吸引一枚钢制的大头针,判断是否有磁性,所选实验材料的磁性质是因变量。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铁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利用磁铁吸引铁的性质,“认为是铁制的”这一过程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故选A。
11. 软 开关 触点部位 不可以
【解析】
【详解】
(1)[1]软磁性材料是指既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又很容易失去磁性的物质。硬磁性材料是指不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但一旦获得磁性又很不容易失去的物质。根据题意可知,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在合适的磁场的作用下,管内的两个磁簧片被磁化成为两个磁体,磁簧片的触点就会吸合在一起,使结点所接的电路连通(如图乙)。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电路就断开。所以单触点干簧管中的磁簧片是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
(2)[2]由题干可知,单触点干簧管平时玻璃管中两个磁簧片的触点部位是分开的(如图甲)。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在合适的磁场的作用下,管内的两个磁簧片被磁化成为两个磁体,磁簧片的触点就会吸合在一起,使结点所接的电路连通(如图乙)。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电路就断开。故单触点干簧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开关。
(3)[3]干簧管中的磁性材料是指铁、钴、镍等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而铜不是被磁铁吸引的材料,故单触点干簧管中的磁簧片不能由铜来制作,但铜是导体,故触点部位也可以用铜来制作。
(4)[4]因单触点干簧管的外壳与电路中的磁簧片接触,若干簧管的外壳用导体制作,外壳会带电,有触电的危险,故当不可以用导体制作。
12. 搪瓷盘 塑料板、玻璃板、白纸板
【解析】
【详解】
磁铁吸引力来自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在小区域产生磁场.隔着玻璃板、白纸板、塑料板,磁铁会对铁钉有吸引力,但隔着搪瓷盘就没有了,因为磁场不能穿过搪瓷盘.
13.②
【解析】
【详解】
为了验证“铅球”是否由铁制作,用磁铁吸了一下“铅球”,根据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便可知道“铅球”是否由铁制作。故“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探究。
14. 分开 硬币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解析】
【分析】
磁化后的硬币,注意区分硬币的两端极性和磁铁的两端极性的关系,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判断.
【详解】
当两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体上端时,会被磁体磁化,两硬币的上端是相同的磁极.
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会相互分开.
15. 不同的 两端 中间 磁极
【解析】
【详解】
向条形磁体上撒铁屑后,可以发现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的铁屑多少不同,两端吸引的多,中间吸引的少,所以说明磁体上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是不同,两端较强,中间较弱.磁体上磁性较强的部分叫磁极.
16. S 软磁铁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 软 断电后螺线管失去磁性,避免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性材料按照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叫硬磁材料;
(2)软磁材料,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
【详解】
(1)[1]软磁材料易被磁化,当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铁被磁化,永磁铁右端是N极,软磁铁被磁化后左端是异名磁极,即为S极;
[2]硬磁体被磁化后不容易退磁,能够长时间保持磁性,与硬磁铁相比,软磁铁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
(2)[3][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和螺线管匝数多少,因此在探究与电流大小这一因素关系时,螺线管的铁芯应选用软磁材料,断电后螺线管失去磁性,避免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
【点睛】
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对软磁铁知识和磁化现象的理解,能够从材料中获得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7. π C T2 m2/(kg V) a 10
【解析】
【详解】
解:
(1)设表格中物理量下方的数据(横向)分别为1、2、3、4、5组;
由表中1、2两组实验数据知,在带电粒子的质量m、加速电场的电压U、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相同时,电荷量q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为原来的,由此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与电荷量q成反比;
由表中1、3两组实验数据知,在电荷量q、加速电场的电压U、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相同时,带电粒子的质量m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为原来的2倍,由此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与带电粒子的质量m成正比;
由表中3、4两组实验数据知,在带电粒子的质量m、电荷量q、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相同时,加速电场的电压U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为原来的2倍,由此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与加速电场的电压U成正比;
由表中1、5两组实验数据知,在带电粒子的质量m、电荷量q、加速电场的电压U相同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变为原来的2,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为原来的,由此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平方成反比;
由以上分析可得:S=k,把第一组使用数据代入解得,k=π C T2 m2/(kg V).
(2)由上面推出的表达式S=k可知,对于同一带电粒子,q、m相同,进入不同的电场和磁场中,要使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S相等,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的平方成正比,由图2所示图象可知,图线a正确;
(3)将质量为4×10﹣25kg、带电量为2×10﹣17C的粒子,磁感应强度为5T的匀强磁场,它做圆周运动扫过的半圆面积为8π×10﹣9m2
代入S=k可得U=10V.
18. 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优点 由于磁悬浮系统是凭借电磁力来进行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一旦断电,磁悬浮列车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强磁场对人的健康,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电子产品的运行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解析】
【分析】
(1)先看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有目的读材料中的内容,找出相关的关键信息,据此从环保、经济等角度去总结提炼关键信息并作答;(2)根据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去找出它不足或缺点,从强磁场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影响的角度分析;
【详解】
(1)综合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并提炼关键信息总结如下: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优点;
(2)由于磁悬浮系统是凭借电磁力来进行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所以对电的依赖程度过高,一旦断电,磁悬浮列车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强磁场对人的健康,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电子产品的运行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19. B 费力 省力 C 103 有 不会
【解析】
【详解】
(1)电饭锅加热元件,需要在高温下,并且需要放出较多的热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需要较大的电阻,所以必须是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故选B;
(2)煮饭时用手按按钮开关,动力作用在A处、阻力作用在C处,支点在O,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饭煮熟后,永磁体落下,动力作用在C处、阻力作用在B处,支点在O,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3)感温磁钢的磁性受温度的影响,随温度升高,磁性减弱;在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其磁性急剧减弱,由于电磁铁受到的重力大于磁力和弹力之和,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同时使加热开关断开,按键跳起,电热盘停止加热.所以感温磁钢的磁性急剧减弱是在按钮开关跳起时.故选C;
(4)当感温磁钢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其磁性急剧减弱,使得产生的磁力小于重力,永磁体下落,由图甲可知这个温度值为103℃;在下落的过程中,永磁体有磁性,对感温磁钢还有磁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