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9.1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9.1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06: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9.1 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的估计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重庆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0℃
B.中学生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约1000N
C.一个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0.5N
D.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20g
2.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B.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
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
D.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
3.如图为中国邮政用足够长的传送带传送快递,将快递(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快递受到的摩擦力f,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及压强p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70mm B.体重约为50N
C.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体温约为37℃
5.下列物理量中能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密度 B.质量 C.体积 D.压强
6.生活中有时需要利用摩擦,下面做法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椅子下装轮子 B.在滑轮间加润滑油
C.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 D.把刀口打磨锋利
7.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尖而细
B.滑雪板大而宽
C.
书包带很宽
D.图钉帽面积较大
8.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
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
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
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
9.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5×102帕 B.1.5×103帕 C.1.5×104帕 D.1.5×105帕
10.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现沿水平方向均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则(  )
A.m甲 > m乙,p甲 > p乙
B.m甲 < m乙,p甲 > p乙
C.m甲 > m乙,p甲 < p乙
D.m甲 < m乙,p甲 < p乙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刀刃磨得很薄 B.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
C.压路机碾轮的质量很大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12.如图所示,公交车上安全锤的一端做得很尖锐是为了(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则铅笔尖对食指的压力______铅笔尾对食指的压力,铅笔尖对食指的压强______铅笔尾对食指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如图,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2×103kg/m3,ρB=4×103kg/m3。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kg;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Pa;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均为h(h<0.1m)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A∶ΔpB=___。
15.赣南脐橙美味享誉大江南北。如图所示,吃脐橙时,常常利用脐橙剥皮器这一工具来剥皮,该工具是通过减小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压强,使得脐橙皮很容易被剥开。
16.如图,是专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上面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砖,是为了让盲人踩在上面时,能增大脚部与地面间的 ________ ,产生与行走在普通路面上不同的感觉,从而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一般的鞋底有花纹主要作用是增大 ____________ 。
三、综合题
17.如图甲、乙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场景。
(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目的是为了_____压强,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2)在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将土压实后,土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在图丙中,“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此时它受到的牵引力是_____N;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一位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假设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70cm2.(g取10N/kg)
(1)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当他单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2)当他脚蹬滑雪板(每块滑雪板长约1.5m,宽约12cm)在雪地水平滑行时,两块滑雪板所受的总重力是60N,他对雪地的压强约是________Pa。(结果保留整数)
19.如图1所示,在固体一侧施加压力,固体的另一侧能对外产生大小相同的压力。小杨猜想密闭液体也有上述规律。为了验证猜想,他在两个针筒内装满水并水平放置,两针筒的端口用橡皮管紧密连接,再在右侧针筒活塞处连接数字测压计,对左侧针筒活塞向右施加大小为1.2牛的力F左,当两活塞静止时,测压计示数如图2(a)所示。最后他更换右侧的针筒重复实验,如图2(b)所示。(活塞横截面积大小关系SA:SB:SC=1:2:3)
(1)分析比较图2现象,请判断小杨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写出依据。_______。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2中右侧产生的压力F右与右侧活塞面积S右比值、左侧施加的压力F左与左侧活塞面积S左比值的大小,可得结论:_______。
(3)如图3是液压千斤顶的原理示意图,请用上述结论解释“用较小的力顶起一辆轿车”的工作原理。_______
20.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18年9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雪龙2“号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载员90人,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在现代极地科考中,人们已经意识到船不只在大,而更需要变得更快、更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破冰能力。“雪龙2“能以2﹣3节航速冲破1.5米厚的冰层(含0.2米积雪)。江南造船公司介绍,“雪龙2“号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并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船艏船艉直接斜着下来的简单设计。是它能够实现在极地连续破冰的关键。
近距离的走近“雪龙2“号,就能看到上面那个简单设计里的玄机。船艏的凸起(如图所示),就是破冰专用的“破冰艏“。它里面的钢板厚度是普通船只钢板厚度的5倍以上,尖角型的设计,使船只在行进过程中,利用推进和自身重力对冰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实现破冰。
(1)“雪龙2“号破冰船开启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向前推进,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雪龙2“号破冰船冲撞破冰的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
(3)请分析文中句子“船艏的凸起(如图所示),就是破冰专用的“破冰艏”。它里面的钢板厚度是普通船只钢板厚度的5倍以上,尖角型的设计,使船只在行进过程中,利用推进和自身重力对冰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实现破冰。”,应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 )
21.按照国家规定,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质量为1.5t的六轮汽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核准载货为4t。但在某次运输中实际载货7.5t。(g=10N/kg)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
(2)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危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重庆冬季平均气温约10℃,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因质量不随温度、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煮熟的鸡蛋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即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0.5N,故C符合题意;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是因为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给A力的同时A也给B的相同大小的力,故B错误;
CD.A、B接触处,A、B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故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工件刚放上去时,做向右的加速运动,速度还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工件受滑动摩擦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当工件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将工件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此时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大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D.压力不变,工件向右运动,与传送带的接触面积变大,根据可知,压力不变时,压强与接触面积成反比,所以受力面积变大,压强会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cm,故A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约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脚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C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D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A符合题意;
B.质量是指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不是物质的特性,所以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B不符合题意;
C.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C不符合题意;
D.压强是指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A..椅子下装有轮子,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滑轮间加润滑油,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可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符合题意;
D.把刀口打磨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啄木鸟的嘴比较尖,受力面积比较小,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鸟嘴对树木的压强,故A符合题意;
B.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包带越宽背同一书包时,对肩部的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肩膀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图钉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力
F甲=G甲=10N
受力面积为
S乙=100cm2=0.01m2
甲对乙的压强
乙对地面的压力
F乙=G甲+G乙=10N+20N=30N
乙对地面的压强
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故A错误;
B.图a中,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1和F2的合力
F合=F2-F1=8N-5N=3N
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
f2=F合=3N
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
C.图b中,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对甲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3和乙对甲向左的摩擦力f3,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乙对甲的摩擦力
f3=F3=15N
方向水平向左,因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
D.图c中,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平衡状态,则F4的大小与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4大小相等。对比图b和图c可知,两图中乙物体与水平面接触的材料和粗糙程度不变,由Ff=μFN可得
带入数据得
解得f4=10N,即F4的大小为10N,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详解】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中学生的重力为
中学生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3m2,则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由图示知,两个正方体的底面积及高度关系为
S甲切去相同厚度,甲、乙减少的重力分别为
G1=m1g=ρ甲S甲 h,G2=m2g=ρ乙S乙 h
据题意有
ρ甲S甲 h=ρ乙S乙 h
则有
ρ甲S甲=ρ乙S乙
而甲、乙的质量
m=ρSh
所以
m甲设甲、乙的边长分别为a和b,则有
ρ甲a2=ρ乙b2
据得


a所以
p甲>p乙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铁轨下面铺有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压路机碾轮的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解析】
【详解】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分析可知,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使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容易敲碎玻璃。故选D。
13. 等于 大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铅笔尖对食指的压力等于铅笔尾对食指的压力。
[2]根据压强计算公式可知,压力相同时,铅笔尖的接触面积较小,则对食指的压强更大。
14. 16 4×103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正方体A的体积为
VA=a3=(0.2m)3=8×10﹣3m3
正方体A的质量为
mA=ρAVA=2×103kg/m3×8×10﹣3m3=16kg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
pB=ρBghB=4×103kg/m3×10N/kg×0.1m=4×103Pa
[3]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均为h(h<0.1m)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
15. 受力面积 增大
【解析】
【详解】
[1][2]脐橙剥皮器这工具与脐橙接触的部位,受力面积较小,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压强较大,即该工具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使得脐橙皮很容易被剥开。
16. 压强 摩擦力
【解析】
【详解】
[1]盲道上面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盲道对脚底的压强,为了让盲人踩在上面时,产生与行走在普通路面上不同的感觉,从而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2]鞋底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
17. 增大 增大 形状 变大 75000 不变
【解析】
【详解】
(1)[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进而增大压强,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2]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摩擦。
(2)[3]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将土压实后,土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土的密度变大。
(3)[5]“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牵引力等于重力为
[6]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8. 850 5×104 2.5×104 2528
【解析】

19.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1]不正确,由(a)(b)两图知,左侧活塞受到压力与右边活塞处产生的压力不相等。
(2)[2]因为SA:SB:SC=1:2:3,设SA=S、SB=2S、SC=3S。图2中右侧产生的压力F右与右侧活塞面积S右比值、左侧施加的压力F左与左侧活塞面积S左比值分别为
故能得出结论:。
(3)[3]根据[2]的结论
当左侧活塞施加一个很小的力,若比的大很多,比比值很大,就能产生很大的力,当,就能顶起右侧较重的轿车。
20. 相互的 形状 “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小船体与需要破的冰的受力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船对冰的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容易破冰
【解析】
【详解】
(1)[1]“雪龙2“号破冰船开启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向前推进,船桨对水有力的作用,水对船(桨)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在破冰的过程中,冰受力破碎,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3]“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小船体与需要破的冰的受力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船对冰的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容易破冰。
21.(1)超过规定;(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货物和车的总质量
m=7.5t+1.5t=9t=9000kg
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9000kg×10N/kg=90000N
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S=6×0.02m2=0.12m2
车对地面的压强
P==750kPa
因为
750kPa>700kPa
所以该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规定。
(2)超载增大了路面受到的压力,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了压强,路面容易被压坏。
答:(1)请该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规定;
(2)超载容易压坏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