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08: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卷
一.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共6小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    。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人的眼睛很像一架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用眼过度疲劳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此时应佩戴   来矫正视力。
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0小题)
7.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  )
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8.倡导“理性使用智能手机,远离网络不良诱惑”也是为了预防我们中学生的近视,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9.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如果把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   (能/不能)重复上面的实验。
10.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是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是    ,属于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是    。
11.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为90%。近视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如图所示,图中    (选填“A”或“B”)是近视眼的成因,应佩戴    透镜矫正。
12.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如图甲)。由此可知小明患有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要正确矫正小明同学的视力应该用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透镜。
13.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14.如图所示,画出近视眼的透镜类型以及补充光路图。
15.在探究模拟眼睛视力矫正的实验中,在图中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1)此时,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
(2)若用一个比较厚的凸透镜替换掉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则看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光屏的   (选填:左、右)面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3)在光屏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在凸透镜的左边A处放一个合适的眼镜的镜片时光屏上模糊的像变得清晰了,这说明这个眼镜是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4)此实验是模拟了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过程。
16.近视眼的学生都有这种经验: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戴上近视眼镜以后,较远处的物体就看清楚了。由于这些学生的眼睛无法解剖,我们怎么能知道近视眼患者眼球的缺陷在哪里?你能否做一个模拟实验,找一找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哪里?再分析眼球可能存在的缺陷。
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近视眼镜(或镜片),火柴。
请你简要写出几条关键性的实验步骤:
(1)   ;
(2)   ;
(3)   。
你的实验结论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前/后)方。造成的生理缺陷可能是晶状体   或眼球   。
三.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1小题)
17.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18.小强看近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9.图中分别画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一定是远视眼的是(  )
A.看近处的物体 B.看近处的物体
C.看远处的物体 D.看远处的物体
20.远视眼是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后”)方,需要戴   透镜矫正。
21.老年人常戴“老花镜”,人们常称之为“远视眼”。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图。
22.如题图所示,请你根据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23.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24.如图所示,是小强家的一副眼镜,小强通过镜片看到眼镜腿变得粗大了。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这副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
(3)这副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还是远视眼?
25.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通过调节晶状体厚度,眼睛就可以看清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通过分析近处某点在远视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说明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的原因。
26.小明的爷爷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带上老花镜就能看清楚了,为什么?
27.如图所示,这两只眼睛存在视力问题。图乙的眼睛是   眼。图甲应该配带用   透镜做的   眼镜。这种透镜对光有   作用。
四.显微镜(共4小题)
28.显微镜中物镜成像,目镜也成像,则(  )
A.物镜成正立虚像,目镜成倒立实像
B.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
C.物镜、目镜均成倒立实像
D.物镜、目镜均成正立虚像
29.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一个放大镜 B.投影仪镜头 C.照相机镜头 D.一个平面镜
30.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目镜再次将这个像成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五.望远镜(共3小题)
32.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33.小强喜欢爬山运动,一次小强爬上山顶用望远镜观看远处景物。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其中物镜成像特点与生活透镜中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相同。
34.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焦点。
(1)物体AB通过物镜成一个    、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    (选填“上”、“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虚”)像。
六.生活中的透镜(共3小题)
35.潜望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依次用的是(  )
A.凸透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C.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7.如图所示,通过画光路图可确定蜡烛所成的像。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与这个光路图相当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共6小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2.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解答】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是错误的。
故选:B。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  凸透镜 。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人的眼睛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要使像仍然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焦距将变小。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小。
4.人的眼睛很像一架  照相机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体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
【解答】解:眼球很像一架照相机,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照相机;视网膜;实。
5.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后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解答】解: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由于物距减小,像距会变大,所以像会成在视网膜后。但实际上,人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会放松,晶状体比较薄,晶状体的焦距会变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小。
故答案为:后;变小。
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用眼过度疲劳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此时应佩戴 凹透镜 来矫正视力。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透镜。
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0小题)
7.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  )
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此时是近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延迟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8.倡导“理性使用智能手机,远离网络不良诱惑”也是为了预防我们中学生的近视,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③是近视眼的成因,①是矫正方法。
故选:B。
9.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如果把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 能 (能/不能)重复上面的实验。
【解答】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如果把近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同样可以使光线发散一些,即延迟会聚,因此仍可通过使光屏远离透镜来接收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发散;能。
10.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是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是  甲 ,属于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是  丁 。
【解答】解:
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甲、丁。
故答案为:甲;丁。
11.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为90%。近视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如图所示,图中  A (选填“A”或“B”)是近视眼的成因,应佩戴  凹 透镜矫正。
【解答】解:B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应该用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A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需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A;凹。
12.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如图甲)。由此可知小明患有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要正确矫正小明同学的视力应该用图中的  丙 (选填“乙”或“丙”)透镜。
【解答】解: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故丙图是矫正近视眼的图象。
故答案为:近视眼;丙。
13.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解答】解: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画出近视眼的透镜类型以及补充光路图。
【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刚好呈在视网膜上。
如图所示:
15.在探究模拟眼睛视力矫正的实验中,在图中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1)此时,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u>2f 。
(2)若用一个比较厚的凸透镜替换掉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则看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光屏的 左 (选填:左、右)面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3)在光屏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在凸透镜的左边A处放一个合适的眼镜的镜片时光屏上模糊的像变得清晰了,这说明这个眼镜是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4)此实验是模拟了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过程。
【解答】解:(1)由图可知,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满足的条件是u>2f。
(2)厚的凸透镜焦距较小,用一个比较厚的凸透镜替换掉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则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这时,我们可以在光屏的左面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
(4)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因此此实验是模拟了近视眼的视力矫正过程。
故答案为:(1)u>2f;(2)左;(3)凹透镜;(4)近视眼。
16.近视眼的学生都有这种经验: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戴上近视眼镜以后,较远处的物体就看清楚了。由于这些学生的眼睛无法解剖,我们怎么能知道近视眼患者眼球的缺陷在哪里?你能否做一个模拟实验,找一找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哪里?再分析眼球可能存在的缺陷。
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近视眼镜(或镜片),火柴。
请你简要写出几条关键性的实验步骤:
(1) 将点燃的蜡烛(物体)、凸透镜(晶状体)和光屏(视网膜)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2) 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
(3) 移去近视眼镜,观察屏上像的变化,适当移动光屏(注意方向)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为止 。
你的实验结论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前 (前/后)方。造成的生理缺陷可能是晶状体 变凸 或眼球 前后方过长 。
【解答】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下,来验证近视眼的成因:
(1)将点燃的蜡烛(物体)、凸透镜(晶状体)和光屏(视网膜)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3)移去近视眼镜,观察屏上像的变化,适当移动光屏(注意方向)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为止。
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前后方过长引起的。
故答案为:(1)将点燃的蜡烛(物体)、凸透镜(晶状体)和光屏(视网膜)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3)移去近视眼镜,观察屏上像的变化,适当移动光屏(注意方向)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为止。
前;变凸;前后方过长。
三.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1小题)
17.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解答】解: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该眼是远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故选:D。
18.小强看近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解答】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造成的,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
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这说明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图中分别画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一定是远视眼的是(  )
A.看近处的物体 B.看近处的物体
C.看远处的物体 D.看远处的物体
【解答】解: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A、图中近处物体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可能是正常的眼睛,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属于远视眼的情况,故B符合题意;
C、图中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可能是正常的眼睛;故C错误;
D、由图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一定为近视眼的情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远视眼是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后 (选填“前”、“后”)方,需要戴 凸 透镜矫正。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如果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后;凸。
21.老年人常戴“老花镜”,人们常称之为“远视眼”。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甲 图。
【解答】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而甲图符合这一特点,因此是远视眼成像情况。乙图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特点。
故答案为:甲。
22.如题图所示,请你根据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戴凸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23.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刚好呈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是小强家的一副眼镜,小强通过镜片看到眼镜腿变得粗大了。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这副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
(3)这副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还是远视眼?
【解答】解:小强通过镜片看到眼镜腿变得粗大了,成正立放大虚像;
(1)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
(2)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3)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答:(1)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
(2)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3)这副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25.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通过调节晶状体厚度,眼睛就可以看清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通过分析近处某点在远视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说明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的原因。
【解答】答: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较大;来自近处某点的光比较发散,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
26.小明的爷爷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带上老花镜就能看清楚了,为什么?
【解答】答:小明的爷爷戴的是老花眼,报纸上的字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爷爷戴老花镜看书上的字,由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光线就会聚在视网膜上,带上老花镜就能看清楚了。
27.如图所示,这两只眼睛存在视力问题。图乙的眼睛是 近视 眼。图甲应该配带用 凸 透镜做的 远视 眼镜。这种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解答】解:分析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的成因;
图甲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的成因,所以应该让光线提前会聚,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应该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近视;凸;远视;会聚。
四.显微镜(共4小题)
28.显微镜中物镜成像,目镜也成像,则(  )
A.物镜成正立虚像,目镜成倒立实像
B.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
C.物镜、目镜均成倒立实像
D.物镜、目镜均成正立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29.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一个放大镜 B.投影仪镜头 C.照相机镜头 D.一个平面镜
【解答】解: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A。
30.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 顺时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于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就是旋转180°得到的像,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也是顺时针的。
故答案为:投影仪;顺时针。
3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实 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目镜再次将这个像成放大的 虚 (选填“虚”或“实”),相当于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实;投影仪; 虚;放大镜。
五.望远镜(共3小题)
32.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解答】解: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物镜上的小飞虫在焦距以内,不会成像在视野内即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故选:B。
33.小强喜欢爬山运动,一次小强爬上山顶用望远镜观看远处景物。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其中物镜成像特点与生活透镜中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相同。
【解答】解: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生活透镜中照相机相同。
故答案为:照相机。
34.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焦点。
(1)物体AB通过物镜成一个  倒立 、 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  下 (选填“上”、“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虚 (选填“实”、“虚”)像。
【解答】解:(1)望远镜的物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后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最后会看到一个箭头向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照相机;(2)下;放大;虚。
六.生活中的透镜(共3小题)
35.潜望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依次用的是(  )
A.凸透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C.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解答】解:由光学基本知识可知,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3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解答】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7.如图所示,通过画光路图可确定蜡烛所成的像。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与这个光路图相当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解答】解: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②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③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由图知,u>2f,f<v<2f,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第①个条件,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