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波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波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04:4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 3.2 波的反射和折射
一、单选题
1.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又高又宽的墙前面,二人相距,距墙均为,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甲开枪后 B.甲开枪后
C.甲开枪后 D.甲开枪后
2.如图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速度为v1,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v2.则v1∶v2为(  ).
A.1∶ B.∶1
C.∶ D.∶
3.下面四幅图描述的场景分别是:图甲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选取计时的开始(和终止)的位置;图乙是用惠更斯原理解释球面波的传播;图丙是产生电磁振荡的电路;图丁是氢原子能级图。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取小球到达最高点时作为计时起点较好
B.图乙中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新的子波源
C.图丙中开关从a端拨到b端的一瞬间线圈L中的磁场能最大
D.图丁中的若干条“跃迁线”说明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均为水平的波可能是横波,也可能是纵波
B.波速表示了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快慢,且质点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C.惠更斯原理完美地解释了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现象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
5.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
A.波速在逐渐变小 B.频率在逐渐变小
C.振幅在逐渐变小 D.波长在逐渐变小
6.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墙前面,两人相距,距墙均为。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在什么时候能听到第二声枪响(假设距离足够大)(  )
A.甲开枪后时间
B.甲开枪后时间
C.甲开枪后时间
D.甲开枪后时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和反射波的波长相等
B.入射波的波长大于折射波的波长
C.入射波的波长小于折射波的波长
D.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等于两波速之比
8.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9.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 B.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D.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波是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波是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12.一列波以60°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反射波线刚好与折射波线垂直,若入射波的波长为,则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波长分别为(  )
A., B.,
C., D.,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均为水平的波可能是横波,也可能是纵波
B.波速表示了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快慢,且质点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C.惠更斯原理完美地解释了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现象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
14.下面四幅图描述的场景分别是:图甲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选取计时的开始(和终止)的位置;图乙是用惠更斯原理解释球面波的传播;图丙是产生电磁振荡的电路;图丁是氢原子能级图。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取小球到达最高点时作为计时起点较好
B.图乙中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新的子波源
C.图丙中开关从a端拨到b端的一瞬间线圈L中的磁场能最大
D.图丁中的若干条“跃迁线”说明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15.一列水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入射波与界面夹角为45°,折射波与界面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在深水区与浅水区的波速相同,频率不同,波长不同
B.波在浅水区与深水区中传播时,波速、频率、波长都相同
C.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小
D.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大
二、解答题
1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其中回归大自然的滨海游、生态游等休闲度假游备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一艘汽船以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一声鸣笛,旅客在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悬崖离汽船原来位置有多远?
17.一只汽船以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声鸣笛,旅客在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悬崖离汽船鸣笛时的位置有多远。
18.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19.已知声波的速度为,有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若该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时并同时以的加速度加速,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
20.某旅游者走过一个山谷,他拍手后经过0.5听到右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1.5s听到左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设声速为,乙听到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开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朵中,故①
甲、乙两人与墙的位置如图所示,乙听到的第二声枪响必然是墙反射的枪声,由声波的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AC= BC=AB=.
故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
②,
由①②得:.
A. 甲开枪后,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甲开枪后,与结论相符,选项B符合题意;
C. 甲开枪后,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甲开枪后,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
【详解】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所以选项C正确.
3.B
【解析】
【详解】
A.图甲中取小球到达平衡位置时作为计时起点较好,选项A错误;
B.图乙中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新的子波源,选项B正确;
C.图丙中开关从a端拨到b端的一瞬间,电容器要开始放电,此时振荡回路中电流为零,此时线圈L中的磁场能最小,选项C错误;
D.图丁中的若干条“跃迁线”说明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谱,选项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是纵波,故A错误;
B.波速是单位时间内波形传播的距离,表示了波形传播的快慢,且质点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故B错误;
C.惠更斯原理是以波动理论解释光的传播规律的基本原理,完美地解释了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现象,故C正确;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方向有两种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根据惠更斯原理知,声波从声源发出后,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波源为中心的波面,波面上的每个点都是子波的波源,然后又形成子波波面.形成包络面,即为新波面.但声源提供的能量一定,在形成新的波面后,总能量不变,但新波面单位面积内获得的能量减少,故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少,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6.C
【解析】
【详解】
乙听到的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开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中,故
甲、乙二人及墙的位置如图所示
乙听到的第二声枪响必然是经墙反射传来的枪声,由反射定律可知,波线如图中和,由几何关系可得
故第二声枪响传到乙耳中的时间为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同种介质中,所以它们的波长相等,故A正确;
BC.介质不确定时,不能确定入射波长和折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故BC错误;
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
则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波速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B.入射波与反射波在同种介质中波速相同,频率由波源决定,频率相同,由知波长相同,选项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因不知介质情况,入射波与折射波波长无法比较,选项CD不符合题意.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
v=λf
得知,声波的波长变大。
故选D。
10.B
【解析】
【详解】
该题考查了波面,根据球面波的定义可知: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正确.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不是球面波,A不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
【详解】
该题考查了波面,根据球面波的定义可知: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正确.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不是球面波,A不正确。
故选B。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反射波与入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和频率都相同,由波速公式
分析得知两波的波长相同,即反射波的波长为。已知入射角
根据反射定律得到反射角,由题可知,反射波线刚好与折射波线垂直,得到折射角
设入射波的波长为,折射波的波长为,频率为,根据折射定律有
代入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是纵波,故A错误;
B.波速是单位时间内波形传播的距离,表示了波形传播的快慢,且质点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故B错误;
C.惠更斯原理是以波动理论解释光的传播规律的基本原理,完美地解释了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现象,故C正确;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方向有两种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14.B
【解析】
【详解】
A.图甲中取小球到达平衡位置时作为计时起点较好,选项A错误;
B.图乙中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新的子波源,选项B正确;
C.图丙中开关从a端拨到b端的一瞬间,电容器要开始放电,此时振荡回路中电流为零,此时线圈L中的磁场能最小,选项C错误;
D.图丁中的若干条“跃迁线”说明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谱,选项D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
【详解】
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频率不变,而波与界面的夹角由45°变为60°,如图所示。当波线a到达界面A点,设b波线刚好到达B点,此时AB与波线垂直,刚好在同一波面上,设经Δt,b光线也刚到达界面上B′点,此时a波已在浅水区传到A′处,B′A′刚好也是波面,且与波线垂直,由波线与界面的夹角知BB′>AA′,设该波在深水区的波速为v1,在浅水区波速为v2,则
BB′=v1·Δt, AA′=v2·Δt
所以有
v1>v2
由v=λf知
λ1>λ2
故选D。
16.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汽观船发出鸣笛声于B处,旅客听到回声位置在A处,即3s内汽船若警前进了A、B间距离l,则声波经过的距离.,得,.
17.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汽船于B处发出鸣笛声,旅客听到回声的位置在A处,即内汽船前进了距离,则声波走过的距离。所以
所以
18.(1) ; (2) 3000m
【解析】
【详解】
(1)该波的周期为
T==1×10-5s
由波动图像知,此时
x=7.5×10-3 m
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该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2)由波形图读出波长
λ=15×10-3 m
由波速公式得
v=λf
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
x=vt
联立代入数据得
x=3000m
19.;
【解析】
【详解】
画出汽车与声音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汽车在点鸣笛,在点听到回声,汽车由 到的位移为,到山崖的距离为,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有.
根据汽车运动的时间与声波运动的时间相等.则
解得:,
即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

同理:
解得:,
即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
20.340m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由公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