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必修三 第六章 电磁现象与电磁波 章节综合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两根相互绝缘的通电长直导线平行且水平地放置于真空中,两导线间的距离为,两导线中电流为,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在其周围激发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其中为常量,为导线中的电流,为磁场中某点到导线的垂直距离。空间中有一点到两导线的距离都是,则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
A.,水平向左 B.,竖直向上
C.,水平向右 D.,竖直向下
2.对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B跟磁场力F成正比,跟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成反比
B.公式表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通电导体的受力F的方向相同
C.磁感应强度B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不随F、I及L的变化而变化
D.如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F等于0,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等于0
3.把螺线管与电源连接,发现小磁针N极向螺线管偏转,静止时所指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线管左端接电源正极
B.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内部,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不变
C.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左端,小磁针N极将转过180°
D.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正上方,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不变
4.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 60°,在M、N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时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若将M处长直导线移至P处,则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那么B2与B1之比为( )
A.:1 B.:2
C.1:1 D.1:2
5.如图,两根平行通电长直导线固定,左边导线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的恒定电流,两导线连线(水平)的延长线处,一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下、忽略地磁场的影响。关于右边导线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6.某病人拍摄CT胸片,病发区的密度与其他部位不同,片中显示为白色斑点。CT机可以诊断病情是因为利用了( )
A.长波 B.紫外线 C.红外线 D.X射线
7.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与电紧密联系,有磁必有电,有电必有磁
B.永久磁铁的磁性不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C.不管是磁体产生的磁场还是电流产生的磁场都起源于电荷的运动
D.根据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知,磁体内分子电流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磁体都不会失去磁性
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磁感应强度 B.电势差 C.电流 D.磁通量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不变 B.先减小再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再减小
10.为了将SI单位中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不变的自然常数基础上,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投票,自2019年5月20日起,千克将基于普朗克常数定义,即。由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a、b的数值分别为( )
A. B. C. D.
11.在“探究感应电流的规律”实验中,电路连接如图所示,合上开关,让铁芯从副线圈上端静止释放,并穿出线圈,已知铁芯长度与副线圈长度相同,则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电流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水平直导线正下方,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现给直导线通以向右的恒定电流,不考虑其它磁场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保持不动 B.小磁针的N极将向下转动
C.小磁针的N极将垂直于纸面向里转动 D.小磁针的N极将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
13.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
B.磁感线的方向是磁场减弱的方向
C.磁感线是空间不相交的闭合曲线
D.磁感线是细铁屑在磁场中的连线
14.某人有两部手机A和B,当用手机A(或B)拨打B(或A)的号码时,既能听到手机B(或A)的响声,又能看到B(或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A(或B)的号码。现把手机A放到一个透明玻璃罩内,并抽成真空,再用手机B拨打手机A的号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既能听到A的响声,又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B的号码
B.能听到A的响声,但不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B的号码
C.不能听到A的响声,但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B的号码
D.既不能听到A的响声,也不能看到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号码
15.如图所示,在矩形导线框abcd的对称轴OO'的左侧存在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线框以ad边为轴,从图示位置以逆时针开始转动,转动周期为T,关于线框在前内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内始终有感应电流
B.0~内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C.0~内没有感应电流,~内有感应电流
D.0~内有感应电流,~内没有感应电流
二、填空题
1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______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1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一定是黑色的物体。( )
(2)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 )
(3)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
(4)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其大小与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成正比。( )
(5)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
18.如图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的方向和___________的方向有关。
19.如图所示,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________电流产生,而导体AB顺着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________电流产生。(均选填“有”或“无”)
三、解答题
20.列举电磁波在生产、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
21.如图所示为我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那么,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又是什么?
22.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如图所示。线圈圆筒安放在永磁体磁极间的空隙中,能够在空隙中左右运动。音频电流通进线圈,安培力使线圈左右运动。纸盆与线圈连接,随着线圈振动而发声。这样的扬声器能不能当作话筒使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着纸盆说话,扬声器能不能把声音变成相应的电流?为什么?
23.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时,铁片被吸引加速上升,设某时刻铁片的加速度为a,则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24.在网上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生平的小论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设导线1在C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导线2在C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合磁感应强度为B,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C.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只是比值定义,但磁感应强度B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不随F、I及L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C正确;
B.根据左手定则,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通电导体的受力F的方向垂直,B错误;
D.当导体与磁场平行时,受到的磁场力F=0,但该处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并不等于0,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其所在处的磁场方向,由图知螺线管电流在螺线管中轴线上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左视),则螺线管右端接电源正极,故A错误;
B.螺线管内部沿中轴线方向磁场向左,所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内部,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不变,故B正确;
C.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左端,仍处于向左的磁场中,小磁针N极指向不变,故C错误;
D.螺线管正上方磁场向右,若将若将小磁针移到螺线管正上方,小磁针N极指向向右,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设该电流在距其R处产生的磁场为B,当M处长直导线未移动时有
B1= 2B
将M处长直导线移至P处,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有
根据余弦定理有
解得
则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小磁针静止时N极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下,说明该处的磁场方向向下,因I1在该处形成的磁场方向向上,则I2在该处形成的磁场方向向下,且比I1在该处的磁感强度大,所以合磁场方向向下,由安培定则可知I2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I2>I1,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CT机可以诊断病情是因为利用了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的性质。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磁与电是紧密联系的,但“磁生电”“电生磁”都有一定的条件,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但一个静止的点电荷的周围就没有磁场,故A错误;
B.永久磁铁的磁场也是由运动的电荷(分子电流即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形成的电流)产生的,故B错误;
C.一切磁现象都来源于电流或运动电荷,不管是磁体的磁场还是电流的磁场都起源于电荷的运动,故C正确;
D.根据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知,磁体内分子电流总是存在的。磁体有磁性的原因是由于磁体内分子电流取向一致造成的,因此磁体内分子电流是存在,但当磁体受到外力击打、加热等条件下将会失去磁性,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A.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电势差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D.电流和磁通量有大小,虽有方向,但是合成时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则都是标量。
故选A。
9.C
【解析】
【详解】
磁体上磁性强弱并不一样,实验证明,磁体两端(磁极)处的磁性最强,因而铁球在条形磁铁的N极附近缓慢向上移动时,磁场越来越弱,磁体对小球作用力越来越小,故弹簧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由
可知
其中能量E的单位是焦耳,,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可得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
【详解】
让铁芯从副线圈上端静止释放,并穿出线圈,铁芯向下速度越来越大,则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来越快,线圈中的磁通量先增加后减少因此感应电流会变化方向,感应电流变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直导线下面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可知小磁针的N极将垂直于纸面向里转动。
故选C。
13.C
【解析】
【详解】
A.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在磁体的内部是从S极到N极,形成闭合的曲线,选项A错误;
B.磁感线的方向不一定是磁场减弱的方向,选项B错误;
C.磁感线是空间不相交的闭合曲线,选项C正确;
D.磁感线是为了形象表述磁场引入的,是不存在的,不是细铁屑在磁场中的连线,故D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
【详解】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拨打真空罩中的手机不能听到手机铃声;手机发射和接收的是电磁波信号,能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光也是电磁波,所以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上显示出B的号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线框以ad边为轴,从图示位置以逆时针开始转动,0~内线框垂直磁场方向有效面积不变,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内线框垂直磁场方向有效面积变化,磁通量变化,有感应电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磁通量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17.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解析】
略
18. 乙 磁场 ab棒移动
【解析】
【详解】
[1]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应选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2][3]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ab棒运动的方向有关。
19. 有 无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如图所示,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有电流产生,而导体AB顺着磁感线运动时,线路中无流产生
20.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移动电话通信应用了无线电波;
2.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3.雷达通过微波捕捉目标信号;
4.红外探测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根据这一原理制成夜视仪以及红外摄影机;
5.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人造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情、预报风暴和寒潮等;
6.红外线体温计可以不与身体接触测量体温;
7.利用紫外线具有较高能量的特点进行灭菌消毒;
8.利用紫外线的荧光特性设计防伪措施;
9.利用X射线穿透性强的性质制成X光机,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
10.利用γ射线能量高的性质制成γ刀,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21.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物理学史可知,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
22.能;原因见解析
【解析】
【详解】
这样的扬声器能当作话筒使用;当人对着纸盆说话时,线圈会在声波的带动下在振动,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把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
23.Mg+mg+m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F大小等于AC的重力Mg和B对A的引力F引′的和。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对B有
所以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引力F引′与A对B的引力F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
24.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普朗克( Max Planck,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他以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普朗克的墓在哥廷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爱因斯坦在1879年3月出生于德国的小镇乌尔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10岁时,他进入古典氛围很浓的路德中学,12岁时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时,他读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和《自然科学通俗读本》,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