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麦浪翻滚
B.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灯火璀璨
C.绿草如茵 繁花似锦 光阴似水 风景如画
D.草长莺飞 花红柳绿 一叶知秋 莺歌燕舞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A.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
D.夜晚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4.下列语句中应选的正确的关联词语是( )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A.即使……也…… B.虽然……但是……
C.无论……都…… D.只要……就……
5.下列句子未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B.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C.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D.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二、填空题
6.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2.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一颤一颤的。( )
3.许多小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与明镜。( )
7.比一比,组词。
谈( ) 竖( )
淡( ) 坚( )
洒( ) 绮( )
酒( ) 椅( )
三、语言表达
8.句段剖析
1、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竖琴”,是“明镜”,分别要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转述
一、知识链接。
转述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一般情况下,转述别人的话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然后,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最后,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二、吴悦在教学楼下见到了刚开完会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说:“明天下午第三节,学校要举行大扫除比赛,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打扫结束后,你们先在教室自习,等我去检查验收。”吴悦该怎样向同学们转述老师的话呢,转述之前,可以先想想这些问题。
1、转述的主要信息:
大扫除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工具:_________________
结束后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一人称“______”,改为转述句时应改为第三人称“______”,例句中的第二人称“______”,应改为第一人称“______”。
3、冒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号去掉。
4、不改变原句意思,但可以适当改写或删减词语。
三、请把吴悦要转述的话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训练。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0.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__________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___。
11.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柔软( ) 督促( )
16.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 ) ( )
17.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 的写法,写出了______ 。
18.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春天的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归类和辨析,本题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D项。其他三个词语是形容春天的,而“一叶知秋”是秋天。
草长莺飞:莺:黄鹂。花草生长,群莺飞舞。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
花红柳绿:意思是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一叶知秋:本义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后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莺歌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A选项全部是关于乡村生活的词语。B选项全部是关于城市生活的词语。C选项词语全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句子把巨浪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A.相同。“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句子把笋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B.不相同。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不相同。“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这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运用反问的手法。
D.不相同。“夜晚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手法。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本句将桃花水作为本体,“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是喻体。
4.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此句前后分句是假设关系,所以选用“即使……也……”。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本题中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的是D项。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地面比作草,把柳比作眉。
A项:拟人,把麦苗当成人来写。
B项:拟人,把桃花水当成人来写。
C项:拟人,把燕子当成人来写。
6. 拟人 夸张 拟人 比喻
【解析】
略
7. 谈话 竖琴 浓淡 坚果 洒脱 绮丽 喝酒 躺椅
【解析】
略
8.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 “三月桃花水”是竖琴,是说三月的桃花水的水声优美,就像竖琴吹奏出来的音乐那样动听;说它是“明镜”,是在说三月的桃花水清澈透明,倒映着春天的各种美景。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了铃铛、丝绸,形容春水的叮咚婉转,“轻轻走过村边”指的是春水轻快地奔流过村庄,写出了春水富有生命力,柔和美好的形象。这两句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解析】
略
9. 明天下午第三节 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 打扫结束后,同学们先在教室自习,等李老师去检查验收 我 他 你们 我们 逗号 引号 李老师说,明天下午第三节,学校要举行大扫除比赛,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打扫结束后,我们先在教室自习,等他去检查验收。
【解析】
略
10. 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1.(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
(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2.惊喜、高兴、激动。
13. 小燕子为大自然添加了音符, 小草舒展了懒腰。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解析】
10.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一二自然段的描述,不难发现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了铃铛、丝绸,形象的写出了三月桃花水欢快向前奔腾的特点。
1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文章第三、第四自然段写了桃花水美在有声;②文章第五、六自然段写了桃花水美在有色;③文章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桃花水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2.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读第四、六、九自然段可知,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水,作者是的心情是:惊喜、高兴、激动。
13.主观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可结合文段的所给的形象,进行合理想象。
14.此题考查谚语俗语的识记能力。学生根据平时积累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把字写正确。
15. 绚丽 轻柔 催促
16. 夜如水 月如盘
17. 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8.(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 。(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9.惊喜、高兴、激动。
20. 柳树长出嫩芽 小花绽开笑脸
2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