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窄小(zhǎi) 肩膀(jiān) 水原
B.突兀(wù) 浙江(zhè) 森郁
C.蜿蜒(yán) 一簇(zù) 额头
D.臀部(diàn) 漆黑(qī) 罗店
2.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荷花 B.负荷 C.重荷 D.荷枪实弹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镶金边 B.伟大的奇观
C.充分的精力 D.夺目的亮光
4.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清静 B.登陆 C.观常 D.额角
5.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拥挤(yōng) B.剖开(pāo) C.臀部(tún) D.枪栓(shuān)
二、填空题
6.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①“____”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作者巧妙地运用“_____、___”两对反义词准确地写出了溪流的形和声。
②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和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三、语言表达
8.句子天地。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左右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了金华的双龙洞,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游览的经历吧,请你认真回忆一下游览的经过,运用“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列一个游览的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叫“望君归”。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0.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天安门的。
11.用“___________”画出文中写了天安门城楼的哪些地方。这些描写突出了天安门城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添加——( )
遥望——( )趣味——( )
13.读一读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1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面的_______,南面的____________。
1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 ”把它画出来。
16.用“﹏﹏”画出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和读音。A项“水原”应为“水源”;C项一簇(zù) 应为(cù);D项臀部(diàn) 应为(tún)。
2.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荷花hé huā。
负荷fù hè。
重荷zhòng hè。
荷枪实弹hè qiāng shí dàn。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选项C搭配不恰当,“精力”精神和体力。这里和“充分”搭配不恰当。可以改为“充足的精力”。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本题中书写不正确的是C项,观常——观察:(动)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剖开(pāo)应为[ pōu ]。
6. 迎 宽窄 缓急 小弟弟一看到这样的塑胶操场就高兴极了,时而跳,时而躺,时而爬,时而跑。 形状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解析】
略
7. 无论 都 即使 也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
1.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所以用关联词“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
2.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关联词“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
8. 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这段时间,天气时而阴,时而晴,时而冷,时而热,变化十分反常。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解析】
略
9.1.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
2.按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游览的景点及这些景点的特点。
3.游览的感受。
【解析】
【详解】
略
10.从部分到整体
11.白玉石做底 台座 黄色的琉璃瓦 朱红的廊柱 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 窗门上玲珑的姿丽花纹
这些描写突出了天安门城楼的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解析】
10.略
11.略
12. 游览 增添 眺望 乐趣
13. 山路 半山腰 山顶
14. 峨眉山 大渡河 乐山城 马路
15.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16.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即可。
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
添加:指增加。
遥望:向远处看;看远方。
趣味: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13.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从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提炼关键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14.此题考查课文的检索能力。细读第四自然段不难得出答案。
1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文意的一种形式。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第一自然段。
16.此题考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通过对家乡乐山的风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最后一自然段就是作者感情的抒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