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笼罩 奋奋不平 B.电据 漫天卷地
C.立既 横七竖八 D.违抗 精疲力竭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捕捉(bǔ pǔ) (揭 竭)开秘密
荧光屏(yín yínɡ) 障(碍 得)重重
3.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4.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不得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我们不能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C.怎么能说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呢?
D.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是伟大的工程。
5.下列有误的是(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销响个不停。 ( )
7.根据课文《蝙蝠和雷达》完成下面的表格。
试 验 方 法 结 果 证 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语言表达
8.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1.针对片段的内容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
9.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他跑了起来,连声大叫:“我捉住了太阳!我捉住了太阳!”这一句话中“捉住了太阳”是指______。这个人是______大师麦克斯韦。
2.麦克斯韦上中学时数学和______比赛都获得了冠军。他后来创立了一组______方程。
3.麦克斯韦发现了______,指出光就是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0.“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在文中用“﹏﹏﹏”划出)
11.请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自选一个解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从科学家的行动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 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3.“陶”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用黏土烧制的材料 B.制造陶器 C.比喻教育、培养 D.快乐。 “陶醉”中“陶”字的意思应选( )
14.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没有风浪,水面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
(2)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
(3)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
15.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鄱阳湖的美丽,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16.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鄱阳湖的。
17.文章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不同情况下的鄱阳湖美丽风光。
18.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奋奋不平”改为“愤愤不平”;
B项,“电据”改为“电锯”;
C项,“立既”改为“立即”。
D项,正确。
2.pǔ 竭 yín 得
【解析】
【详解】
略
注意“捕”的读音
3.B
【解析】
【详解】
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A、C、D中句子的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不大。
B.变化大,句子的语序调整后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A项,这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我们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项,这是否定句,表达的意思是: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
C项,这是反问句。意思是:我们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D项,这是设问句。意思是: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句意思不同。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夜间飞行的秘密》主要记记叙了人们受到生物的启示而进行的发明、创造。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总说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
阅读可知,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6. 拟人 比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首先需要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正确判断所模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再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入。
故答案为:拟人;比喻。
7. 一 蒙上蝙蝠的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二 捂住蝙蝠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三 封住蝙蝠的嘴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文后一页的“资料袋”简单地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8.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还可能有哪些? 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预防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
阅读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只有善于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
1.本片段主要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的传播途径,针对内容可以提问:还有哪些传播途径?
2.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问:如何预防?如何保护自己?
9. 太阳光 电磁学 诗歌 麦克斯韦 电磁波 电磁波
【解析】
【分析】
听力原文:
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拿着一块雪白的铁皮在空前玩。铁皮反射的阳光,把房间照得很亮很亮的。他跑了起来,连声大叫:“我捉住太阳了!我捉住太阳了!”
捉住太阳了,这是诗人的想象。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电磁学大师的麦克斯韦。他上中学时数学比赛和诗歌比赛都获得了冠军。他后来创立了一组麦克斯韦方程,简直就是用数字和符号写成的电和磁的抒情诗。
他发现了电磁波,指出光就是电磁波。他抓住了光的本质。我们地球上的光来自太阳,麦克斯韦真的用他那富有诗意的数学方程式,捉住了太阳。
【详解】
此题重点考查听读理解和记忆能力。在解答本题时,先浏览问题,带着问题去听朗读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解答。
1.通过理解全文可知,“捉住了太阳”是指太阳光,这个人便是电磁学大师。
2.第三段中有原话。
3.根据题眼,在文中第三段中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太阳光;电磁学;诗歌;麦克斯韦;电磁波;电磁波。
10.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1. 科学家在做了一次实验后,又做了几次实验? 科学家在后来的两次实验中分别作了什么实验? 问题2。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12.任何的科学研究都不是凭空想象,而要通过各种实验,经过不懈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析】
【分析】
10.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具体指蝙蝠的眼睛很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所有的东西吗?
11.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题干来看这道题属于开放题型,要对文章进行理解,然后提出两个问题并且在文中找到答案,选择一个作答。表达要合理,答案不唯一。如:
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
答: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12.
考查学生的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
13. T D
14. 风平浪静 汹涌澎湃 心旷神怡
15.比喻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
16. 景色 物产
17.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 风平浪静的时候 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
18.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9.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