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选择题
1.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B.句中的“全面”说明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尚未完全弄清楚。
C.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更多资料,弄清楚演变的全过程。
D.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能找到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2.下列词语和“恐龙 翼龙”关系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医生 病人 B.船 码头
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成千上万只白鸥在金色的夕阳下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B.在艺术之都巴黎,形式多样的街头艺术表演成为了城市活力的点晴之笔。
C.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D.爷爷说,大概是因为上了年纪,最近爬楼梯的时候总是无能为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摘了美丽的一束鲜花。
B.蜜蜂飞得很低,大概这样可以减轻阻力。
C.清晨,我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D.下雨了,校园里撑起了五颜六色的红伞。
5.下列选项中词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马 老黄牛 应声虫 百灵鸟
B.变色龙 铁公鸡 哈巴狗 小蜜蜂
C.奋不顾身 眉清目秀 正气凛然 光明磊落
D.崇山峻岭 湖光山色 依山傍水 山清水秀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清净( ) 努力( ) 忠厚( ) 高傲( ) 强健( )
宽广( ) 观赏( ) 维护( ) 提醒( ) 伺候( )
7.比一比,再组词。
脂( ) 响( ) 侧( ) 渗( )
指( ) 晌( ) 测( ) 惨( )
纳( ) 蔬( ) 健( ) 灶( )
呐( ) 疏( ) 建( ) 抗( )
三、语言表达
8.我会句子大合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 大人们偏就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有了一群鸡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我不是什么妖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的屋后有一条小河。 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癌症很可怕。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加工厂。
(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姐姐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 繁殖)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连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蟒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 猜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0.用“√”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11.下面和文中划横线句子介绍事物的方法不一样的句子是( )
A.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小。
B.有一种叫做“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C.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例如未来治疗癌症时,我们可以使用纳米机器人,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12.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类的呢?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为下面四幅图片正确排序。在下面的据号中用“1、2、3、4”标出。
( ) ( ) ( ) ( )
13.如果班里举行“神奇的恐龙”研究性学习,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准备如何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飞龙
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龙。
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
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
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它只能在林间空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它更加沾不上边了。
14.请你为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皮膜(mé mó) 蝙蝠(biān biǎn)
支撑(chēnɡ chěnɡ) 翼龙(jì yì)
空地(kōnɡ kònɡ) 空中(kōnɡ kònɡ)
15.先看看例子的一对词语是什么关系,再在后面的四对词语中找出关系相似的一对。
(1)恐龙 翼龙( )
A.医生 病人 B.船 码头
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
(2)水鸟 小鱼( )
A.母鸡 鸡蛋 B.山羊 青草
C.老鼠 猫 D.果树 果实
16.翼龙为什么会飞呢?从文中找出,用“_____”标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所学课文中句子的理解,这要求平时对所学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做到见到句子就能知道出自哪篇课文,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
本题中的句子出自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通过阅读原文,对本题这句话“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句中的“全面”说明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尚未完全弄清楚。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更多资料,弄清楚演变的全过程。因此,题目中的A、B、C项说法正确。
2.C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词语关系的理解。
例词关系是翼龙属于恐龙的一种。与其关系相似的一对词语是钢笔属于文具。
ABD词语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C.钢笔属于文具的一种。是从属关系。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根据语境,“无能为力”应改为“力不从心”。
D项错误,本题选D。
4.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步骤:
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A.语序不当。“一束”和“美丽的”交换位置。
B.用词不当,把“减轻”改为“减少”。
C.没有语病。
D.前后矛盾,把“红”去掉。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归类,本题中归类完全相同是D项。
A项:“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是褒义词,“应声虫”含有贬义。
B项:“程门立雪”是指尊敬老师。“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事情就能成功。“手不释卷”都是表现勤奋学习的成语。“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C项:“奋不顾身”“正气凛然”“光明磊落”是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眉清目秀”是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D项: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景色的。
6. 安静 勤奋 忠实 傲慢 壮健 宽阔 欣赏 爱护 提示 服侍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弄懂一个词的意思,才有找到词的近义词的基础,加上很多近义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相同的语素,用共同词素去组词,结合两者就能准确的找出词语的近义词。
7. 脂肪 响声 侧面 渗透 手指 晌午 测验 悲惨 纳米 蔬菜 健康 病灶 呐喊 疏远 建设 抵抗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8.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解析】
略
9. 恐龙变成了鸟儿。 这位小姐姐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所以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本题去掉枝叶“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凌空翱翔的”即可得到一句缩句。即:恐龙变成了鸟儿。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问句转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本题把否定词“不正”改为肯定词“正”,去掉疑问词“吗”,把“?”改为“。”即可。即:这位小姐姐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3)本题考查了学生连词成句能力,按照题干要求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完成此类题目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区分句子的关系后再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即可。
本题“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与“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故用上表示因果的“因为……所以……”关联词把句子合成一句话即可。即: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所以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0.繁衍 推测
11.C
12. 2 1 4 3
13.我最想研究:恐龙是如何在地球上消失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科学老师请教,去恐龙历史博物馆考察等方式去研究。
【解析】
10.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与搭配。
繁衍:词义指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使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或增多。
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根据词义,联系上下文可知应选择繁衍。
推测:意思是推究揣测。解释推究揣测大概。
猜测:猜度;揣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根据词义,联系上下文可知选择推测。
11.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AB都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项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说明顺序的梳理。根据“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连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结合图文分析,可以判断。故恐龙演变成鸟类的顺序为:2143。
13.
本题考查探讨研究性活动、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这是开放性的题型,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主题,介绍运用的方法,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我最想研究:恐龙是如何在地球上消失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科学老师请教,去恐龙历史博物馆考查等方式去研究。
14.mó biān
chēnɡ yì
kònɡ kōnɡ
15. C B
16.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