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2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0: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世界
试验一: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将小球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
一、声音的产生
试验二:
扬声器发声时,我们观察放在扬声器纸盆上的豆子的情况。
实验现象:豆子在扬声器的纸盆中不停的跳动,表明扬声器在振动。
试验三: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将振动的音叉插入水中后,水花飞溅。
悠扬的琴声
潺潺的流水声
朗朗的读书声
琴弦在振动
流水在振动
声带在振动
由以上实验,我们说声音是由 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物体的振动
练习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又会怎样?
结论1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观察:在抽气后,你听到的铃声有何变化
猜想:如果钟罩的空气能全部抽完,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真空能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想要交谈,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闹钟的声音明显变小,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结论2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演员在水中可以听到音乐进行表演
水中的鱼儿可以被声音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
3.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结论3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后,又怎样让大脑感知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叫做声波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四、声音的传播速度
(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5摄氏度)为

(2)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 ,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 。
即:固体声速大于液体声速大于气体声速
v固声>v液声>v气声
(1)部分介质中的声速
340m/s


思考:
哪个小孩先听到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结论4
1、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 V气< V液< V固
3、 V空气=340m/s
五、回音(或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音。
回音现象有广泛的应用:
产生回音的条件
若要听到回声,则在时间上回声至少必须与原声相隔0.1s,在距离上反射物至少要与发声体相距 m。
17
人耳分辨率为0.1s
小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传播
物体的振动
传播条件
传播方式
传播速度
存在介质
声波
(空气15°)
340m/s
课后作业
课本P39 4-5
同步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