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液化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液化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1: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探究液化和液化的特点


1.汽化:物质从 ______变为_____。
2.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和____——。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
都需要吸热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温度
条件
发生
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汽化
速度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温度下降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变化
影响
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还与液体种类有关)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和大气压有关
相同点
问:你能说出图中所示的现象中“水”和“白气”从哪里来的吗
图图 图
图 4镜片模糊
图 1玻璃上的水珠
图 2呼出“白气”
图3”白气“
问:下面的景象你见过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水烧开时,水蒸气从壶口逸出,水蒸气
是看不到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小水珠.
平常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珠,而不是气态的
水蒸气.用玻璃片可以接收到小水珠形成的水滴.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
变成小水珠.这个现象叫做液化
液化的概念: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的现象叫做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液化的条件: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的程度时,都会液化。
下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你能给予解释吗?


问题:
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屋里来,眼镜上立刻会
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产生的?
2.夏天,打开冰棒包装,会看到也有“白气”,这“白气”
是怎样产生的?
解释:1.冬天,室内空气中的热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发生液化生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而形成。2、夏天,空气中的热水蒸气遇到冷冰棒发生液化生成极小水珠悬浮在空气而形成。
归纳: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或其他气体)
放入冷的环境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称为降低温度(冷却)法.
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冷却)
如图有两个烧杯,里面一个放热水,一个放 一块冰。上面都盖上了一块玻璃板,过一会你会发现两个玻璃上都有水珠产生。这些水珠是在玻璃的外面产生的还是里面产生的?又是怎样产生的?


(1)
( 2 )

解释:(1)在玻璃里面产生水珠。杯内
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发生液化而形成;
(2)在玻璃的外表面产生水珠。杯外空
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发生液化而形成。
液化的方法———压缩体积(加压)
问题:
1、液体石油气是怎样液化的?
液体石油气就是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石油气体液化后, 装在钢瓶里,便于贮存和运输。
2、你知道打火机里的液体是丁烷气体用什么方法液化的吗?
归纳: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压缩体积(加压)法.
这种方使气体体积缩小,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
另外有的气体液化还要采用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结合的方法
例1: 氧气在-118℃以下( 氮气在-147℃以下),
压缩体积可使其液化.
例2: 我国火箭技术已经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长征三号运载 火箭的燃料仓里就是贮存
液态的氧和液态的氢作燃料。
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分别使氧气和氢气液化
液化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吧!
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用温度计测出B中的水温.再
将试管A放放入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会遇冷液化为水.过一段
时间再测容器B中的水温.它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这
说明什么?(探究液化放热现象.mpg)
得:B中的水温升高了。分析:
说明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结论:液化时放热;同时可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用壶烧开水,然后观察一下水沸腾后 “白气”从哪里冒出。仔细看在离壶嘴很近 的地方是否有“白气”。分析看到的现象。
分析:“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在离壶嘴很近地方“白气”不明显,原因是在离壶嘴很近的地方空气的温度较高,液化不明显。
结论: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严重,现在你知道原因吗?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烧水、做饭的时候,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伤得很厉害,就不只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还因为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时多一个放热过程的缘故。
观察蒸汽熨斗(如右图所示)熨平衣物的过程,并指出其优点。
从蒸汽熨斗喷出的热水蒸气温度很高,这些高温水蒸气接触冷空气后迅速液化为同温度的小水滴,放出大量的热,如此高温足于将衣服熨平。蒸汽熨斗的另一个优点是不易将衣服烫坏。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造成平面镜成像模糊。
课堂训练:
1、物质由____变为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
2、液化时气体会____热量。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的方法有_________——。
4、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烧开水时,壶嘴都能
冒出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
同等条件下,冬天的“白气”比夏天的“白气”
是否更明显吗?
气态
液态
放出
降低温度和 压缩体积
小水珠
更明显
1,你观察到金属盘上有什么现象?
有许多水滴附着金属盘的底面,
并不断往下滴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2.想一想,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需要哪些条件?
 
空中的水蒸气
烧瓶中的水
金属盘上的水滴
(先吸热汽化,后放热液化)


吸热
遇冷
放热
小结
1、液化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2、液化的条件: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程度时,都会液化。
3、液化的方法:
(1) 降低温度(冷却)
(2) 压缩体积(加压)
4、液化的特点:
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5、利用液化 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