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7.1《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7.1《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07: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教学课件★★
思维目标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历史的思想高度,提高学生辩证的看待机遇与挑战、挫折与进步的能力。
审美目标
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
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
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语言目标
素养·目标导学
英国BBC新闻网“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一起入围候选人。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情境·激趣导航
基础·预习探索·走近作者
屠呦呦,中国知名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基础·预习探索·新知导学
正字音
目睹( ) 精髓( ) 相悖( ) 砒( )霜
繁衍( ) 瑰( )宝

bèi
yǎn
guī

suǐ
基础·预习探索·新知导学
释词义
(1)毫无疑问:
(2)振奋人心:
(3)沧海一粟:
没有一点疑问,十分肯定。
使人们振作奋发。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基础·预习探索·新知导学
辨词义
(1)衷心与忠心
(2)启事与启示
衷心:由衷之心,指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
忠心:表示忠诚之心。
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
启示,是指启发指示,开导思考,使人有所领悟。
文本·重难探究
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信息,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
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
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文本·重难探究
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提示:
①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②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文本·重难探究
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提示:
①第一阶段,发现提取阶段。
②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
③第三阶段,分离提纯阶段。
④第四阶段,制成药物阶段。
文本·重难探究
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提示:
①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
②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
文本·重难探究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客观方面: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
②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文本·重难探究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主观方面:
①屠呦呦童年时就有目睹民间中草药救人事例的经历,从小饱含对医学的敬畏和好奇,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有着对医学研究的热忱。
②积极尝试并大量翻阅古代文献,并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
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积极开展临床试验;
④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科研精神。
文本·重难探究
文章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
①列数字,如“2000种中草药”,更加具体、真实;
②举例子,如“《肘后备急方》”,增强真实性;
③作比较,如“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突出强调;
文本·重难探究
本文有哪些艺术特点?
①以第一人称讲述,更加的真实、自然。措辞准确、态度谦虚,也充分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医学者的人格魅力;
②在相对专业的知识介绍中,体现出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
③使用小标题,让庞杂的内容,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
文本·重难探究
学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角度一: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文本·重难探究
角度二: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角度三: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爱,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
主题·群文悦读
“屠呦呦刷屏” 致敬科学家精神
毛建国
“屠呦呦刷屏”,其实是人们自发地向科学家精神致敬。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其实是硬通货, 是这个社会的刚需。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她与团队成员经过多年攻坚,在“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上获得新突破,并提出合理应对方案。这则消息很快在网络刷屏。
主题·群文悦读
这段时间,人们普遍关注和谈论着科技创新。就连市场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创新,其风光也被科技创新“抢走了”。科技创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塔底,也就是国民的科技素养,有多少孩子对科技感兴趣,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科技研究工作,而这显然离不开科普。
最好的科普,其实就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现在,屠呦呦团队出了最新重磅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触动。这其实是一个闭循环,一方面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就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出了科技创新成果,就会吸引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这些年来,我们并不缺少一些重磅级的研究成果,只是社会关注度不够。
主题·群文悦读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整个社会不能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的价值导向,又怎么可能会有科技创新的蔚然成风?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刷屏。但在此后,有一条把屠呦呦与某明星对比的新闻,成功地抢了头条。其实人们不是反对明星上头条,而是担心只有明星上头条。娱乐不是问题,但当出现“娱乐至上”“娱乐唯一”时,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曾几何时,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几乎淡出了大众视野。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不是在实验室, 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他们也无意于走到大众面前。可是,当孩子的视线里长期缺少科学家的身影时,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除了要思考媒体责任,还要思考,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真的没有流量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屠呦呦刷屏”已然给出了答案。
主题·群文悦读
“流量有两种,一种是浅层次的,这是很多流量明星的擅长。还有一种是深层次的,有着价值和精神层面的考量。很多时候,不是公众不需要深层次的内容,而是在所谓的“算法推荐”下,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正如这则屠呦呦团队最新重磅研究成果的消息,如果仅仅依靠算法,估计很多人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
“屠呦呦刷屏”才是该有的模样。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过去讲得更多的是科学精神,而这一次强调了科学家精神。“屠呦呦刷屏”,正是人们自发地向科学家精神致敬。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其实是硬通货,是这个社会的刚需。
主题·群文悦读
悦思考:文章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①社会要有正确的价值引领;
②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和展示科技成果,做好科普工作,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
提示:
课堂小结
在抗疟面前,我们看到了屠呦呦的责任担当,也看到了人类的共同发展;在科技面前,我们看到了一个功勋人物的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作用,保存一颗热爱科学的心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