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画杨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 画杨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19: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画杨桃》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的水果有什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南方的水果——杨桃(实物展示杨桃)。杨桃不但味道甜美,还蕴藏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呢,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让我们学习第13课《画杨桃》。
提问激趣,交流预习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单元导读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这节课的字词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叮嘱 审视 教诲 严肃 和颜悦色
书写词语: 教诲 严肃 (指导书写“肃”)
字词都已经掌握了,相信课文内容也难不倒大家了,谁可以帮老师填一下预习单的第二题? 课文主要讲了:同学们在()课上练习画()时发生的事情。这节图画课上究竟发什么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堂绘画课吧。
品读体验,随文得法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预习单的第3题。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毫不犹豫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不约而同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怀疑自己)“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吞吞吐吐地说)
2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_______; 这一看,_________。
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 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谁来说说你们对“老师”的研究?(老师表情的变化:严肃——和颜悦色)
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理解“严肃”。同学们的嘲笑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没了“半晌”。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理解“和颜悦色”。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
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图画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
类比阅读,领悟异同
师:同学们,其实,不仅杨桃里面藏着可爱的小星星,苹果里面也有调皮的小星星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苹果里的星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完成短文下面的练习。(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全班交流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转换思维,提高创造力)
(五)实践体会,学以致用谈体会,谈收获: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1、不要盲目嘲笑别人。2、转换思维,提高创造力。3、做事情要实事求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