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进化性变化
是怎样发生的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需要微小变异变成显著变异 选择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数代选择 所需变异被保存生物普遍存在变异培育出新品种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如何解释长颈鹿脖子为什么会变长?自然选择: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遗传变异);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影响存活与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进化,新物种产生适应环境的所需变异被保存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生存斗争数代选择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认为: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自然选择: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在农药使用前,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作用。思考: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基因突变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定向选择基因座位 种群的变异性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相对性状:
两对相对性状:
那么n 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3n2n种群中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变异 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生物通过变异(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在传递给后代时如何分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一个种群全部等位基因总和称为什么?基因库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3、基因频率: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比例。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例1: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a=40%A = 30×2 +60
100×2=60%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经调查,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Xb = 15+5×2 +11
200×2+200=6%4、基因型频率: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例3: 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基因B的频率为p,基因b的频率为q,
现有100只豚鼠,BB、Bb、bb的个体数分别为81,18,1,
求:1、基因B、b的频率(即p 和q)
2、基因型Bb的频率
q=1-90%=10%1、2、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假定AA中有20%的个体基因型突变成Aa(p+q)2 = p2 + 2pq + q2 =1(A% + a%) 2 = (AA% + Aa% + aa%)10%80%10%0%10%90%例4: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1)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也叫A配 子数,a配子数)(2)子代各种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3)子代各种基因频率是多少?(1)A基因占60%,a基因占40%。
(2)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三、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由基因频率所决定。
平衡被打破的因素:基因频率改变
遗传漂变:小种群的偶然事件
非随机交配:交配有选择
基因迁移: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突变:少数有利突变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改变AA、Aa、aa的个体分别占81%、18%、1%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适应: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称为适应。适应性进化——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五、 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生殖隔离
加拉帕格斯群岛不同种地雀形成图解 原始地雀分布于不同岛屿上(地理隔离)各地雀种群出现不同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同种群间无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同变化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有所差异长此以往,不同种群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最终产生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地理隔离属于异地还是同地物种形成?
物种的形成都需要地理隔离吗?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异地还是同地物种形成?五、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
1、异地物种形成:地理隔离
2、同地物种形成:有性生殖 现代进化论
进化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原材料:突变与重组
决定方向:自然选择
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总结:练习(判断正误 ):1.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
2.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
3.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
√×√A、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 变异不定向
B、 a 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 b 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2、如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3.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A4.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但基因库却因个体繁殖代代相传
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D.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5、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甲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A甲岛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