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09: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干】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A
【解析】油是可燃物,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燃烧更剧烈。
【题干】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着火点低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答案】C
【解析】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现象②③没有可比性;物质燃烧时,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现象①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C。
【题干】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友情提示:甲醛溶液有毒)( )。
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答案】D
【解析】A项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该事故处理措施错误。B项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泄漏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天然气爆炸,故该事故处理措施错误。C项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处理方法错误。D项着火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在高处,所以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故选D项。
【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然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缓慢氧化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D.爆炸实验的设计与探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答案】D
【解析】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只有当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可燃物与助燃物接触才会引起自燃。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只有当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才会引起爆炸。缓慢氧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酒和醋的酿造和农家肥料的腐熟等;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如钢铁生锈和食物的腐烂等。化学实验一定要注意安全,显然,爆炸实验的设计与探究一定要注意安全。
【题干】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它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氮气、二氧化碳均无可燃性,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无可燃性,它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题干】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立即开灯
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
C.关掉进气总阀门
D.打开门窗通风
【答案】B
【解析】燃气泄漏时,要先关闭进气总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不能开灯或点燃蜡烛,以防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选B。
【题干】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答案】B
【解析】A项易造成电器短路等更大的灾害,C项会使火势更大,D项会引发爆炸,只有B项正确,故选B项。
【题干】下列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燃烧反应都放热,镁与盐酸反应同样放出热量,而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却是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题干】今年7月底之前,七里河餐饮业所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灶将全部改用清洁能源。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含硫煤
【答案】D
【解析】含硫煤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物质,不属于清洁能源;而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均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属于清洁能源。
【题干】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答案】B
【解析】太阳能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
【题干】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B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合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是混合物,故A、D正确;石油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石油的分馏产品汽油、柴油等是常用的燃料,C正确。
【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A、B、C均不正确,只有D正确。
【题干】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答案】B
【解析】化石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题干】5月14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
B.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
C.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
D.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
【答案】C
【解析】纸尿裤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A正确。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等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B正确。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纸尿裤的温度到它的着火点以下,并不是改变纸尿裤的着火点,故C错误。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若堆放过密会使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温度达到纸尿裤的着火点而引起自燃,故D正确。
【题干】今年中国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A.合理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控制家用汽车的使用
D.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答案】B
【解析】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同时还会排放出炭粒、尘粒等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浮尘,严重污染环境。
【题干】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答案】A
【解析】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A正确;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可能会导致触电或电器爆炸,应该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不正确;能燃烧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碳元素,如氢气、镁条等也可以燃烧,C不正确;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只具备一个条件不燃烧,D不正确。
【题干】年南充市成为四川省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PlVl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人颗粒,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的是( )。
A.汽车排放尾气 B.工厂排放烟尘
C.太阳能发电 D.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C
【解析】A.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微小颗粒物,会增大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不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错误。故选C。
【题干】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窑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答案】A
【解析】B、C、D措施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只有A正确。
【题干】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答案】D
【解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为68%+18% + 4% = 90%,故B错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故C错误,D正确。
【题干】(原创创新题)据2014年5月20日央视报道:土耳其发生特大矿难,导致300多人死亡。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避免煤矿爆炸事故发生的是( )。
A.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B.经常做灯火试验
C.经常保持通风
D.以风定产,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煤矿里常含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若经常做灯火试验极易引起爆炸事故发生。
【题干】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其着火点
C.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答案】C
【解析】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其着火点,故B正确;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C错误;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二是隔绝空(氧)气,故D正确。
【题干】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
【答案】(1)可燃物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1)鞋、纸箱等均具有可燃性,属于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
(2)水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题干】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等(请举一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可减少汽油消耗和有毒尾气的排放。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答案】(1)煤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合理叙述均可)
(2)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或核能发电等)
【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用水灭火是利用水吸热降低温度,使其达不到石油的着火点;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等;
(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燃烧生成和;(4)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且制取乙醇的原料丰富,如用工业原料合成乙醇,用粮食发酵也可得到乙醇;乙醇燃烧产生有害物质少,但完全没有污染的说法不正确。
【题干】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____;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____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____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
【答案】(1)热能(或内能或热量) 充分
(2)石油 酸雨 太阳能(合理即可)
【解析】(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而产生了单质碳。
(2)汽车用柴油是由石油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题干】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解析】(1)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由于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所以氢能源被广泛关注。
【题干】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了,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若小明将小木棒事先涂上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____。
【答案】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少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解析】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扩散,没有达到给小木棒预热的作用,即温度没有达到小木棒的着火点,而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下放出的热量起到了加热小木棒的作用,温度达到了小木棒的着火点,能继续燃烧。若事先涂油,因为油的着火点比小木棒的着火点低,容易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达到了小木棒的着火点,从而使燃烧继续。
【题干】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除了以燃烧释放热能这种转化方式外,它还能以如上图所示的原理装置将____能转化为能,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该“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化学 电
【解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此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实现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水。
【题干】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用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用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煤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酒精)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
(4)合成气(CO和)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L--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A.草酸(HOOCCOOH) B.甲醇() C.尿素[]
【答案】(1)不可再生
(2)
(3)能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C
(5)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煤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2)CO还原CuO生成Cu和;
(3)乙醇具有可燃性,可推测乙二醇也具有可燃性;
(4)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含氮元素的尿素;
(5)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题干】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答案】(1)天然气
(2) 化合反应 C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液氢在液氧中燃烧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知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故C选项正确。
【题干】据央视报道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经过中国10省区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已于2012年10月16日在北京、新疆和福建同时开工,将年供应天然气300亿立方米。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火、静电易发生爆炸,输送天然气时,在其中混入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出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输送的天然气中混入乙硫醇的目的是____;
(3)室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是_________(任填一项)。
【答案】(1)
(2)有利于发生泄漏时及时发现、处理
(3)开灯、打电话、点火、脱衣服、撞击或摩擦金属等(任填一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属于易燃易爆且又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气味的乙硫醇是为了及时发现其泄漏情况,若其一旦泄漏应避免明火和电火花及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