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水的电离过程为,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对于纯水的电离过程以及离子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离子积Kw(25℃)>Kw(35℃)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答案】D
【解析】Kw(35℃)>Kw(25℃),说明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由可得出:任何温度下,纯水电离出的c(H+)=c(OH-).
【题干】室温下,水的离子积为l×l0-14,平均每m个水分子中有一个发生电离,则m的数值为( )
A.10-14 B.10-7
C.5.56 D.5.56×108
【答案】D
【解析】1L水电离出l×10-7 mol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则有,解得m=5.56×108.
【题干】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SO3 B.H3PO4 C.BaSO4 D.HI
【答案】CD
【解析】SO3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SO3+H2O=H2SO4,H2SO4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SO3本身却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H2SO4是电解质,而SO3是非电解质.H3PO4在水溶液中不能全部电离,仅能部分电离,所以H3PO4是弱电解质.BaSO4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其导电能力极弱,但它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HI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属于强电解质.
【题干】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100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
A.0.05 mol L-1的硫酸
B.0.1 mol L-1的醋酸溶液
C.0.1 mol L-1的盐酸
D.0.05 mol L-1的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解析:因投入的是固体,所以可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后各种溶液的变化如下:H2SO4→Na2SO4;CH3COOH→CH3COONa;HCI→NaCl;CuSO4→Na2SO4,A、C、D溶液中的带电离子的浓度没变化,所以导电能力变化不明显,选项B中醋酸是弱电解质,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很差,但和烧碱固体反应后变为醋酸钠溶液,醋酸钠为强电解质,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离子浓度有显著提高,导电能力也就有明显变化.
【题干】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不能用可逆符号;磷酸为中强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醋酸铵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题干】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溶液中含有OH-
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答案】A
【解析】选项A的叙述无疑是正确的.所有水溶液中都既含有H+,又含有OH-,且c(H+)·c(OH-)为一常数,溶液呈现酸碱性实质是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可见选项B的叙述不正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显红色,表明其pH<3.1,呈酸性,选项C不正确.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只表明其PH>4.4,却不一定显碱性,选项D不正确.
【题干】向10mL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某酸,再滴入几滴甲基橙,则溶液呈红色,这种酸可能是( )
A.pH=2的硫酸 B.0.01mol L-1的盐酸
C.pH=2的醋酸 D.0.01mol L-1的硝酸
【答案】C
【解析】甲基橙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NaOH溶液中c(OH-)=0.01 mol L-1,A、B、D中三种溶液都是强酸,其溶液中c(H+)都为0.01 mol L-1,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溶液显中性.c中c(H+)=0.01 mol L-1,电离的H+恰好中和等体积的NaOH溶液,醋酸是弱电解质,还有未电离的醋酸,所以溶液依然显酸性.
【题干】60mL0.5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和40mL0.4 mol L-1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
A.0.5 B.1.7 C.2 D.13.2
【答案】B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后,酸过量,剩余H+的物质的量为0.032mol-0.03mol=0.002mol,稀溶液混合其体积可简单加和,所以c(H+)=n(H+)/V混=0.002mol/0.1L=0.02mol L-1,pH=-lg0.02=-lg(0.01×2)=2-lg2≈1.7.
【题干】室温下在一定体积某浓度的Ba(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硫酸至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测得溶液pH=2,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则稀硫酸的体积与Ba(NO3)2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0:1 B.1:10 C.9:1 D.1:9
【答案】D
【解析】实际上氢离子没有参加两种溶液的反应,则相当于Ba(NO3)2溶液把稀硫酸稀释了.
【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中和醋酸消耗的NaOH比中和盐酸消耗的NaOH的量少
C.足量锌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产生H2的量相等,放出H2的速率不等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PO4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答案】C
【解析】电解质的强弱在于其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其溶液导电能力强弱无必然联系.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溶质虽完全电离,但若其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也会很弱,故A错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虽不完全电离,但存在电离平衡,等物质的量浓度时,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浓度较小,但消耗离子后可通过平衡移动来补充,在相同条件下提供离子的能力是相同的,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消耗NaOH的量是相同的,与Zn反应产生H2的量也是相同的,所以B错误,C正确.D选项中Na3PO4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磷酸是多元中强酸,是分步且不完全电离的,产生的PO43-的浓度肯定比同等条件下的磷酸钠溶液中PO43-的浓度小,所以D错误.
【题干】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意在考查考生对电解质溶液与pH的理解,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相同浓度溶液的酸性:乙酸>碳酸>苯酚,酸性越强pH越小,乙醇为非电解质,溶液显中性,因此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题干】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l×10-13mol·L-1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显酸性
B.溶液一定显碱性
C.溶液一定显中性
D.溶液可能是pH=13的溶液
【答案】D
【解析】根据水的离子积原理,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l×10-13mol L-1小于l×l0-7mol L-1,可能是由于在水中加入了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如水中加碱使得水电离出的c(OH-)=l×l0-13mol L-1,则溶液中的c(OH-)=0.1mol L-1,溶液的pH=13;如水中加酸使得水电离出的c(OH-)=l×l0-13mol L-1,则溶液中的c(H+)=0.1mol L-1,溶液的pH=1.
【题干】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 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l09:5×l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答案】A
【解析】酸或碱抑制水电离,且酸性或碱性越强,抑制的程度就越大;能发生水解的盐促进水电离.由题意知①②③④中由水电离的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10-14 mol L-1、10-13 mol L-1、10-4 mol L-1、10-5 mol L-1,所以选项A正确.
【题干】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 L-1的一元酸HA与b mol 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 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答案】C
【解析】选项A,a=b只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而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A错误;选项B,题给温度未指明是25℃,所以pH=7并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B错误;选项C,由于混合溶液中c(H+)=,结合Kw=c(H+)·c(OH-),可推断出c(H+)=c(OH-),所以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确;选项D是正确的电荷守恒表达式,无论溶液是否呈中性都满足此式,D错误.
【题干】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2<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答案】D
【解析】根据水的离子积定义可知,A项正确;XZ线上任意点都存在c(H+)=c(OH-),所以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B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Kw会增大,T2对应的曲线是浓度乘积较大的,所以T2<T2,C正确;XZ线上只有X点pH=7,D错误.
【题干】常温下,将0.1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 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A.1.7 B.2.0 C.12.0 D.12.4
【答案】B
【解析】设两溶液的体积均为1L,则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L-1×lL=0.1mol;因H+的浓度是硫酸浓度的2倍,即H+浓度为0.06 mol L-1×2=0.12 mol L-1,故H+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 L-1×lL=0.12mol,H+的物质的量大于OH-的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反应后剩余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0.1mol)÷(lL+lL)=0.01 mol L-1,溶液的pH=-lgc(H+)=2.
【题干】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答案】D
【解析】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变大,氢离子浓度变大,pH变小,但c(H+)=c(OH-),呈中性.
【题干】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存在着微弱的电离:,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粒子
B.—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 c(NH2-)是一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4+)=c(NH2-)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
【答案】C
【解析】液氨中NH3的电离与纯水中水的电离相似,只要做好知识迁移便可判断出C错误.
【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如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 L-1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 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只有⑤ D.只有⑥
【答案】C
【解析】判定强弱电解质的依据是在稀的水溶液中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不溶于水的盐溶解的部分可能完全电离,可溶于水的盐不一定完全电离.一元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酸的浓度.很稀的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可能要小于浓的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熔融的共价化合物不电离不导电,如液态氯化氢等.
【题干】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
C.H2SO4的电离方程式:
D.CaCO3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A
【解析】电离生成水合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A正确;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电离生成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B错误;硫酸为强酸,完全电离,C错误;碳酸钙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D错误.
【题干】下列各组比较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A.25℃时,pH均为2的硫酸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B.25℃时,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D.25℃时,pH均为3的盐酸和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答案】C
【解析】A项,同温度、pH相等的硫酸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项,同温度、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比,后者大;C项,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相比,前者大;D项,HC1电离出的H+能抑制水的电离,FeCl3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同温度、pH相等的盐酸和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比,后者大.
【题干】下列溶液里,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
①pH=0的盐酸 ②0.1 mol L-1的盐酸 ③0.01 mol L-1NaOH溶液 (3)pH=11的NaOH溶液
A.1:10:100:1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3
【答案】A
【解析】酸溶液中的OH-、碱溶液中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且水电离产生的c(H+)=c(OH-),因此根据Kw=c(H+) c(OH-),可求得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分别为10-14 mol L-1;10-13 mol L-1;10-12 mol L-1;10-11 mol L-1.
【题干】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4,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1和碱溶液体积V2的正确关系是( )
A.V1=102 V 2 B.V 2=102 V1
C.V1=V 2 D.V 2=2 V1
【答案】C
【解析】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有10-a·V1=l0-(14-b) V2,,所以V 2=V1.
【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在0.1 mol L-11NaOH溶液和0.1 mol L-1盐酸中水的离子积相等
B.常温下,在水中加入NaOH,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的离子积减小
C.室温下,每l×l07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D.HC1溶液中无OH-,NaOH溶液中无H+,NaCl溶液中会无OH-也无H+
【答案】A
【解析】A项,K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水的离子积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就不变,正确;B项,只要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就不变,与平衡是否发生移动没有关系,错误;C项,室温下,1L水中c(OH-)=c(H+)=10-7mol·L-1,1L水的质量是1000g,约为55.6mol,所以是每55.6mol水中有l×l0-7mol水电离,错误;D项,水溶液中均存在OH-、H+,错误.
【题干】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1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答案】C
【解析】水的离子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温度不变则离子积常数不变,A选项正确;A点到D点氢离子浓度增大,可采用加入酸的方法;从点A到C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只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处在B点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2,pH=2的硫酸溶液中c(H+)=10-2 mol·L-1,pH=10的KOH溶液中c(0H-)=10-2 mol·L-1,等体积混合时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强酸强碱盐——硫酸钾,因此混合液显中性.
【题干】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平衡向正向移动,KW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向移动,c(OH-)增大
C.新制氯水久置后,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c(O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向移动,KW增大
【答案】B
【解析】A选项,水的离子积KW是温度的函数,温度改变,KW就会改变,错误;B选项,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增加了c(0H-),平衡逆向移动,正确;C选项,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盐酸,溶液中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选项,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W就不变,错误.
【题干】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1:9 B.9:1
C.1:11 D.11:1
【答案】A
【解析】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KW=10-13.因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呈碱性,c(0H-)=l0-3 mol·L-1=,.
【题干】pH=1的两种一元酸的溶液HA、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可知,HA、HB两种酸中__________为弱酸,理由为_________.
(2)向稀释后所得HA、H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产生氢气的体积V(HA)_________V(H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
(3)常温时将pH=11的Ba(OH)2溶液与pH=4的HA溶液混合,若所得的混合液的pH=9,则Ba(OH)2溶液与HA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答案】(1)HB 随着稀释的进行,HB不断电离出H+使pH升高的幅度比HA小,即存在电离平衡:
(2)小于 HB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较多(3)1:9
【解析】(1)HB溶液由1mL稀释为1000mL时,溶液的pH增不到3个单位,说明随着稀释的进行HB不断电离出H+,即HB为弱酸.
(2)因HB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较多,与足量Zn反应时,生成的H2较多.
(3)
解得V[Ba(OH)2]:V(HA)=1:9.
【题干】今有浓度均为0.1 mol L-1的醋酸、盐酸、硫酸和磷酸四种稀溶液(回答时用“>”“<”或“=”连接a、b、c、d).
(1)设四种溶液的pH分别为a、b、c、d,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2)取等体积上述四种溶液,分别用0.1 mol L-1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需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a、b、c、d,则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3)若取等质量Zn分别跟这四种酸溶液反应,使Zn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四种酸的体积分别是a、b、c、d,则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4)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mL,分别跟10mL0.1mol L-1NaOH溶液混合,当反应结束后,四种混合液的pH分别为a、b、c、d,则pH最小的是__________.
【答案】(1)c<b<d<a(2)d>c>b=a(3)d<c<b=a(4)c
【解析】(1)盐酸、硫酸是强酸,全部电离,但硫酸是二元酸,有c<b,磷酸部分电离,但磷酸是中强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小于盐酸,有c<b<d<a.
(2)根据酸能提供H+的多少比较,磷酸最多,其次为硫酸,醋酸与盐酸相等,故消耗碱溶液的体积:d>c>b=a.
(3)与(2)思路一致,能提供H+越多,消耗酸溶液体积越小,故d<c<b=a.
(4)与等量NaOH中和,盐酸、醋酸等一元酸恰好被完全中和,硫酸、磷酸生成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钠,但硫酸氢钠相当于一元强酸全部电离,pH最小,磷酸二氢钠虽因电离显酸性,但只是少量电离.
【题干】我们通常所提及的溶液体系都是水溶液.由于水的电离特点产生了水溶液中的一些反应规律.能否把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迁移到其他新的溶液体系中去,能体现一个考生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如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电离能力强于硝酸,纯硫酸的导电性也显著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纯酸都像水那样可进行自身电离()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据此回答:
(1)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的方程式是_________.
(2)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1×10-14.
(3)在纯硫酸与纯硝酸的液态混合酸中,存在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这是因为混合酸中不仅存在硫酸和硝酸各自电离的两个电离平衡,而且还因硫酸的酸性大于硝酸,在此条件下,混酸中必然发生(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反应.
【答案】(1)H2SO4+H2SO4H3SO4-+HSO4-;(2)大(3)HSO4-
H2 SO4+HNO3=HSO4-+H2NO3+
【解析】虽然情景是新的,但只要理解了水的电离特点就不难做出判定.由于纯硫酸的电离能力强于硝酸,故在液态混酸中主要是硫酸电离.
【题干】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要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的c(H+)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平衡:△H>0,现要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的溶液呈酸性,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入Cu(NO3)2固体
C.加热至100℃ [其中c(H+)=7.4×10-7 mol·L-1]
D.向水中加入(NH4)2SO4
(2)现要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__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________7(填“>”“=”或“<”).
(3)常温下,用预先润湿的pH试纸测得某氨基酸溶液的pH等于8,则原溶液的pH_______8(填“>”“=”或“<”).
【答案】(1)BD(2)淡黄 中 <(3)>
【解析】(1)要注意两点:一是促进水的电离,可排除A;二是使溶液呈酸性,可排除C.(2)100℃的沸水仍呈中性,根据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该温度下水的pH=6.(3)根据题意可知,原氨基酸溶液显弱碱性,稀释后溶液的pH=8,则原溶液的pH应大于8.
【题干】25℃时,将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混合,若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否 若a=3,则b=6,溶液为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2)否 若a=5,c(H+)=10-5mol·L-1;b=10,c(OH-)=10-4mol·L-1;=10-4+5=10>1,与题中Va<Vb矛盾,所以a≠5
(3)14/3>a>7/2
【解析】(1)若a=3,由a=0.5b可知b=6,由题设知pH=b是一元强碱,故与题设矛盾,答“否”.
(2)若a=5,则b=10,cb(OH-)=10-4 mol·L-1,中和时,应该有Va·ca(H+)=Vb·cb(OH-),Va/Vb=cb(OH-)/ ca(H+)=l0-4/10-5=10>1,与题设Va<Vb不符,答“否”.
(3)由题设Va/Vb<1可得Va/Vb=cb(OH-)/ ca(H+)==10-14+b/10-a<1;所以:a+b-14<0,又a=0.5b,3a<14,a<14/3;又因为b=2a>7,a>7/2.则a的取值范围为14/3>a>7/2.